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世界的成吉思汗

西行 原創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 蒙古帝國可汗, 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 意為“擁有海洋四方”。 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 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 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 1227年在征伐西夏時去世後密葬。

1幼時經歷

1146年, 蒙古部首領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懲治叛部法”的名義釘死在木驢上。

蒙古部落聯盟曾經組織了多次反抗鬥爭, 他們的幾代先人為此付出了鮮血與生命。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出生的鐵木真, 自然也將對金國的勝利看作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奮鬥目標。 他一直把這個仇恨記在心裡, 正是這種幾代冤仇導致了草原內外的長期征戰。

弘吉刺部的美女訶額侖

鐵木真的母親訶額侖夫人出身于弘吉剌部, 同蔑兒乞人赤列都結親。 1161年秋, 蒙古乞顏部首領也速該在斡難河畔打獵, 發現了途經蒙古部駐地的訶額侖。 他在幾位元兄弟的協助下, 根據當時的“搶親”傳統, 打敗了蔑兒乞人, 搶來了訶額侖夫人, 於是訶額侖成為鐵木真父親也速該的妻子。

鐵木真降生

第二年, 也速該生擒塔塔爾部首領鐵木真兀格, 恰好這時第一個兒子降生了。 為了慶祝戰爭的勝利, 也速該給自己剛出生的長子取名“鐵木真”。 鐵木真9歲時, 父親被鐵木真兀格之子劄鄰不合毒死。 也速該死後, 俺巴孩汗孫泰赤兀部的塔里忽台乘機興風作浪, 煽動蒙古部眾拋棄鐵木真母子, 使其一家從部落首領的地位一下子跌入苦難的深淵。

2十三翼戰

by 胡狼001

鐵木真18歲時, 昔日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又搶走了他的妻子。 鐵木真向蔑兒乞部開戰, 打敗了蔑兒乞人。 1184年前後, 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 鐵木真稱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劄木合的忌恨, 劄木合結合塔塔兒、泰赤兀等13部向鐵木真發動了“十三翼之戰”。 這是鐵木真一生所經歷60餘場戰爭中唯一一次戰敗。

3統一部落

隨著自己力量的不斷強大,鐵木真開始向殺害父祖的敵人尋仇。擊敗主兒乞部,殺其首領,部將木華黎父子投誠。後木華黎成為鐵木真的第一名將,封太師國王,讓他獨當一面地經略中原。

by 胡狼001

草原各部貴族害怕鐵木真的崛起,推舉劄木合為“古兒汗”,即眾汗之汗,誓與鐵木真為敵。他們組建12部聯軍,向鐵木真和克烈部發動了闊亦田之戰。劄木合率領的烏合之眾經不住鐵木真王汗聯軍的猛烈打擊,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劄木合投降王汗。隨後鐵木真進攻塔塔兒部,其首領劄鄰不合服毒自殺,塔塔兒部另一首領也客扯連投降。鐵木真追擊泰赤兀部,在指揮作戰中被泰赤兀部將射中脖頸,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眾向鐵木真投降。

哲別和速不台雕像

泰赤兀部的覆滅,剷除了鐵木真進一步統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礙,而其幾員部將如神箭手哲別、納牙阿等卻成為鐵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後來遠征西遼消滅屈出律的是他們,第一次在西征中哲別和速不台作用最為特殊,追趕摩訶末蘇丹的是他們,活捉禿兒罕太后的是他們,敗羅斯基輔大公的也是他們。

1202年秋,鐵木真集中兵力,消滅了其宿敵塔塔兒部。1203年秋,鐵木真襲擊了一直與自己爭戰不休的王汗的金帳,王汗父子被打敗。1204年,鐵木真征服乃蠻部。王汗隻身一人想投奔乃蠻部,在乃蠻邊界被邊將當作奸細殺死,其子桑昆身死異鄉.

呼倫貝爾草原

強大的克烈部被滅,鐵木真佔據了水草豐美的東部草原—呼倫貝爾草原。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乃蠻部還有力量能夠與鐵木真對抗,敗於鐵木真之手的各部貴族先後彙集于乃蠻汗廷,企圖借助太陽汗的支持奪回自己失去的牛羊和牧場。但草原人民並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經戰陣的“太陽汗”也不堪一擊,經過納忽崖之戰,乃蠻部被其徹底消滅。

4崛起擴張

1206年春天,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尊號“成吉思汗”。正式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蒙古帝國大汗)這是蒙古帝國的開始。遂頒佈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範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貴族民主為基礎的蒙古貴族共和政體制度。

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益盛,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軍。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征服戰爭。經二十餘年與西夏的戰爭,屢創西夏軍主力,迫西夏國王乞降,除金朝西北屏障以順利南下攻金。六年,親率大軍伐金,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余萬;重創金軍于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

打敗金國,收服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三月,集兵大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乘金人心浮動及憋軍嘩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jiǔ遼、金、元時代對被征服北方諸部族人泛稱)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於次年五月克城。為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採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為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四處掠奪工匠藝人,一城即掠數萬。隨後建工匠軍,設廠冶鐵製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創建“箭速傳騎”,日速數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於發揮騎兵之長,有“蒙古旋風”之稱。

出征誓師動員大會

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

成吉思汗會見丘處機

成吉思汗十三年,遣先鋒將領哲別滅西遼屈出律勢力,掃清西征障礙。

5成吉思汗西征

成吉思汗遠征軍行軍途中

成吉思汗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國殺蒙古商人和使者為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數年間先後攻破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速不台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裡海)中小島(後病死)。再命哲別、速不台繼續西進,遠抵克裡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劄蘭丁至申河(印度河)。成吉思汗十九年,班師返漠北。

二十一年,率軍10萬殲滅西夏軍主力(次年西夏滅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於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年66歲。臨終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其子窩闊台和拖雷遵此遺策,於窩闊台汗六年(1234)滅金。

6文化貢獻

創建文字

蒙古族原來沒有文字,只靠結草刻木記事。在鐵木真討伐乃蠻部的戰爭中,捉住一個名叫塔塔統阿的畏兀兒人。他是乃蠻部太陽汗的掌印官,太陽汗尊他為國傅,讓他掌握金印和錢谷。鐵木真讓塔塔統阿留在自己左右,“是後,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不久,鐵木真又讓塔塔統阿用畏兀兒文字母拼寫蒙古語,教太子諸王學習,這就是所謂的“畏兀字書”。從此以後,蒙古汗國的文書,“行于回回者則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個字母,其餘只就偏旁上湊成。“回回字”就是指的“畏兀字書”。雖然忽必烈時曾讓國師八思巴創制“蒙古新字”,但元朝退出中原後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書”經過14世紀初的改革,更趨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塔塔統阿創制蒙古文字,這在蒙古汗國歷史上是一個創舉。正是由於有了這種文字,成吉思汗才有可能頒佈成文法和青冊,而在他死後不久成書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這種畏兀字書寫成的。

版本文法

文法—《大劄撒》

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前,由於蒙古族還沒有文字,因此也不可能有成文法。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時,就命令失吉忽禿忽著手制定青冊,這是蒙古族正式頒佈成文法的開端。這些卷帙,稱為‘劄撒大典’,保存在為首宗王的庫藏中。每逢新汗登基、大軍調動或諸王會集共商國事和朝政,他們就把這些卷帙拿出來,依照上面的話行事,並根據其中規定的方式去部署軍隊,毀滅州郡、城鎮。《劄撒大典》已經失傳,但在中外史籍中還片斷記載了其中一部分條款。在蒙古社會中,大汗、合罕是最高統治者,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大汗的言論、命令就是法律,成吉思汗頒佈的“大劄撒”記錄的就是成吉思汗的命令。成吉思汗的“訓言”,也被稱為“大法令”。

7相關重要人物

麾下大將

博爾術

四傑(博爾術、木華黎、赤佬溫、博爾忽)

四勇(哲別、者勒蔑、速不台、呼必來)

四弟(哈薩爾、別勒古台、合赤溫、帖木格)

四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托雷)

四養子(闊闊出、失吉·忽圖忽、博爾忽、曲出)

家族成員

母親:弘吉剌氏·訶額侖(劇照)

父親:孛兒只斤·也速該把阿禿兒

母親:弘吉剌氏·訶額侖

兄弟姐妹

兄弟:拙赤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別勒古台,別克貼兒。

妹妹:帖木倫

後妃

成吉思汗一共有後妃40多人,並同時冊立數位皇后。她們分居在四個斡兒朵中。每個斡兒朵排名第一位的,既是該斡兒朵的首領,其餘後妃按實際地位排名。所有後妃中,又以第一斡兒朵的正妻孛兒帖地位最高。

第一斡兒朵:

孛兒帖皇后

孛兒帖皇后;忽魯倫皇后;闊裡桀擔皇后;脫忽思皇后;帖木倫皇后;亦憐真八剌皇后;不顏忽禿皇后;忽勝海妃子。

第二斡兒朵:

忽蘭皇后畫像

忽蘭皇后;古兒別速皇后(又稱為‘哈兒八真皇后’或乃蠻部落‘太陽汗妃’,名叫歌璧,是漠北第一美人);亦乞列真皇后;脫忽思皇后(與第一斡兒朵第四人同名);也真妃子;也裡忽禿妃子;察真妃子;哈剌真妃子。

第三斡兒朵:

也遂皇后;也速幹皇后

也遂皇后;也速幹皇后;忽魯哈剌皇后;阿失侖皇后;禿兒哈剌皇后;察合皇后(名叫李嵬名,又稱為西夏公主,李安全之女);阿昔迷失皇后;完者忽都皇后。

第四斡兒朵:

公主皇后(金國之岐國公主,完顏永濟第四女);合答安皇后;斡者忽思皇后;燕裡皇后;有禿該妃子;完者妃子;金蓮妃子;完者台妃子;奴倫妃子;卯真妃子。

其他:

亦巴合別乞(克烈氏,劄合敢不長女);八不別乞妃子。

子女

據《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成吉思汗有六個兒子,按出生順序為:

術赤,孛兒帖所生,

察合台,孛兒帖所生,

窩闊台,孛兒帖所生,

拖雷,孛兒帖所生,

兀魯赤,無後嗣,

闊列堅,忽蘭所生。他雖然是庶子卻很受父親寵愛。後來他隨拔都征俄羅斯的時候因箭傷而死。

其他沒在《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兒子:

察兀兒,也速幹所生。

術兒徹,古兒別速所生。

有史載的成吉思汗女兒:

昌國大長公主,名火臣別吉,孛兒帖所生,嫁給昌忠武王孛禿。

延安公主,名扯扯亦堅,孛兒帖所生。

趙國大長公主,名阿剌海別吉,孛兒帖所生,嫁給趙武毅王孛要合,無子。

鄆國公主,名禿滿倫,孛兒帖所生。

阿兒答魯黑,又譯作阿勒塔倫,按塔倫,又名阿勒塔魯罕,孛兒帖所生幼女。嫁給斡勒忽訥兀惕部的泰出駙馬。有子術真伯(又稱紮兀兒薛禪),術真伯先後娶元憲宗蒙哥之女失鄰公主和必赤合公主。

高昌公主,名也立可敦,嫁給亦都護巴而術·阿而忒·的斤。

8逝世

回軍滅西夏(1225年)秋,經過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將木華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顧64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途中圍獵受傷,高燒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盤山休養,留下了三條著名的遺囑。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死於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他雖然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滅亡西夏,卻為自己的子孫留下了滅夏、滅金的方略。

廟號諡號

成吉思汗陵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元太祖。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諡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

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諡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諡號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9歷史評價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歷史人物,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人物。七八百年來,中外各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名人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討成吉思汗。

孫中山評價

“亞洲早期最強大的民族之中元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時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佔領,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

毛澤東評價

眾所周知,這詩中所提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特別是“一代天驕”均存反諷意味,並不是正面稱讚之意。(《沁園春·雪》)

柏楊評價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給予成吉思汗極高度的評價:“鐵木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組織家暨軍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戰場上的光輝成就,在二十世紀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鐵木真胸襟開闊,氣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態度統禦他那每天都在膨脹的帝國,高度智慧使他發揮出高度的才能。”

蒙古評價

蒙古國世界最大的成吉思汗騎馬雕像

1924年成立社會主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後的蒙古是處於蘇聯的影響和控制之下,所以不但沒有視成吉思汗為民族英雄,還對其給予否定評價,棄如敝屣。那時候,蒙古人民共和國禁止崇拜和祭祀成吉思汗,任何場所都不得懸掛成吉思汗畫像。所有官方的教科書上都不得稱成吉思汗為民族英雄。1990年以後,蒙古國脫離蘇聯控制,實現了民主化。成吉思汗崇拜在蒙古復活,對成吉思汗的評價也陡然上升,成為蒙古人心目中無可取代的民族英雄。蒙古國政府更于成吉思汗開國800周年的2006年舉行國際性慶典,將蒙古的成吉思汗崇拜推向頂峰。如今,蒙古人對成吉思汗無限敬仰,成吉思汗亦成為蒙古國的象徵。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

在《怎樣對待世界歷史》一書中說:“蒙古人在戰場上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這並不靠兵馬之眾多,而靠的是嚴謹的紀律、制度和可行的組織。也可以說,那些輝煌的成就來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揮藝術。”他非常贊成勒·加特的說法:“蒙古人所進行的征戰,就其規模和藝術、突然性和靈活性、包圍的戰略和戰術而言,是史無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

韓國總統金大中

“有人認為,由於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強不拔、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智敏捷的性格卻塑造了偉大的成吉思汗。同樣,我也贊成一些人的評價,網路還未出現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卻打通了世界各國的關係,建立了國際往來關係。”

《世界征服者史》作者波斯人志費尼

亞歷山大在世也會將成吉思汗尊為自己的老師。他認為,全能的真主使成吉思汗才智出眾,使他思想之敏捷、權力之無限為世上諸王之冠。所以,史書雖然記載了古代偉大的庫薩和的實施,以及法老愷撒的法令律文,但是成吉思汗卻憑藉自己的腦子創造出來了類似的東西,既沒有勞神去查閱文獻,也沒有費力去遵循傳統。征服他國的方略、消滅敵軍、擢升部署等措施,也全是他自己領悟的結果。說實話,倘若那善於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歷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會在使計用策方面做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現最好的方法莫如盲目地跟著成吉思汗走。

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

是個成吉思汗迷。日本政府在一項實習訓練中,調查了520名新任公務員,問他們心目中最敬佩的老闆是誰,結果79人選成吉思汗。這是1991年起進行類似調查以來,第一個榮登榜首的非日本人。人事院官員說,許多新任命的公務員認為成吉思汗是“一個有組織能力的領袖,而不僅是一個征服者”。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僅得了8票,排名第九。不過他本人對此不太在意,因為他也是個成吉思汗迷。橋本最喜愛的書就是日本有關成吉思汗及其家庭的小說。

西方評價

《馬可波羅遊記》中的成吉思汗是一個雄才大略,以聰明善良、公正謙和贏得百姓擁護的統治者。啟蒙運動之後儘管不斷有哲學家、文學家批評成吉思汗的殘暴,攻擊蒙古人或黃種人,但多數知識份子對蒙元時代仍懷有優美的想像,如柯勒律治的殘詩《忽必烈汗》。十八世紀之後,西方社會對成吉思汗和蒙元帝國的認識有了巨大的變化,蒙古人已成為邪惡勢力的象徵。

威澤弗德

討論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時指出,哲學家和文學家們的批評不算什麼,最惡毒的攻擊來自那些從啟蒙運動中形成的新型知識份子群體――科學家,他們從分類學和進化論入手,把世界人種劃分成歐洲、非洲和亞洲三類,以歐洲白種人為進化的最高等級,而將亞洲人都歸於與猩猩等靈長類接近的“蒙古人種”之下,如果歐洲兒童出現了智障和遺傳性疾病,那就是蒙古人入侵歐洲強姦白人婦女後出現的返祖現象。甚至歐洲人的反猶主義,也是因為他們認為猶太人和蒙古人通婚,他們身上有蒙古人的影響。在科學家和政客的合力之下,蒙元帝國落後野蠻的形象已深入西方社會,糾正這種偏見的工作多半費力不討好,威澤弗德不但有勇氣重新塑造成吉思汗的形象,而且選擇了一個全新的角度,把成吉思汗定位為近現代文明和全球化體系的開拓者。成吉思汗在征服中的殺戮和毀滅城市是一個明顯的事實,但這不是種族仇恨產物,與現代社會出現的種族屠殺不能相提並論。成吉思汗在征服過程中從來都是和平手段無效後才採取武力。在歷史上所有的征服中,只有成吉思汗不在乎富人性命這一點才真正讓人印象深刻。對蒙古人所征服的城市毀滅的情況進行校驗後顯示,很少有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傷亡。成吉思汗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城市的毀滅者,而非屠殺者,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波斯史家拉施特

成吉思汗銅像

對成吉思汗的性格有很經典的刻畫: 成吉思汗曾問不兒古赤,人生何者最樂?不兒古赤以春日走馬飛鷹出獵為最樂作答。成吉思汗則說,不然,戰勝敵人,奪其所有,見其親人流淚,納其妻女才是人生之最樂。作為把戰爭當作生產的遊牧民族來說,成吉思汗把搶劫和毀滅作為國策,出於森林遊獵民族視天下財物如同獵物的天性。

馬克思

在談到成吉思汗時曾說:“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在《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一書中,馬克思寫道,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的過程中組建了一支軍隊,他“依靠這支軍隊征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還征服了突厥族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他的帝國的疆土從裡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後這個帝國分為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元朝;前四部分由汗統治;最後一部為帝國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統治”。

美國五星上將麥克亞瑟

“如果有關戰爭的記載都從歷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戰鬥情況的詳細記載,且被保存得很好,那麼軍人將仍然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從那些記載中,軍人可以獲得有用的知識,塑造一支用於未來戰爭的軍隊。那位令人驚異的領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歷史上大多數指揮官的成就黯然失色”。“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滅亡國家,摧毀整個文明。在戰場上,他的部隊運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橫掃千軍如卷席,無數次打敗了數量上占壓倒優勢的敵人”。“雖然他毀滅一切,殘酷無情,野蠻兇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戰爭的種種不變的要求”。

中國學者劉樂土

在其《成吉思汗》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後人難以比肩的戰爭奇才。他逢敵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他麾下的鐵騎,勢如破竹,硝煙漫捲到了俄羅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廣袤的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已經成了戰無不勝的神,對手無不聞風喪膽,屈服於腳下”。“什麼人才能稱得上戰神?惟有成吉思汗!”。

俄國將軍以葛那吉夫

橫覽宇內,歷年之少,而開拓疆土之廣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嘗見也。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戶數約一萬三千而已(約3萬),其後征服民族之數凡七百二十部之多,其言語信仰,大抵異類。其子孫蒙業開拓,所奄有之全版圖,包括今之清朝大半,印度的北部,朝鮮半島全部,中亞細亞的全域,俄羅斯帝國大半,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間之南部,兵刃之所斬刈,馬足之所蹂躪,由東達西,成一直線,徑長六千英里(約當中國1萬6千里),其間列國數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此最大蓋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

俄國軍事家柯列金

通觀世界歷史,用很少兵力(拉施德丁說12萬,小林高四郎說20萬),在很短時間內(1207年到1227年共20年),攻略廣大土地(歐亞兩洲的大部),統治眾多人口(中小路彰說6億人口,我認為有些誇大),除成吉思汗時代的韃靼人和帖木兒時代的中亞細亞人之外,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

法國學者格魯塞

在《蒙古帝國史》中說:“蒙古人幾乎將亞洲全部聯合起來,開闢了洲際的通道,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以及基督教和遠東的接觸。中國繪畫和波斯繪畫彼此相識並交流。馬可波羅得知了釋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總主教。”“從蒙古人的傳播文化這點說,差不多和羅馬人傳播文化一樣有利。對於世界的貢獻,只有好望角的發現和美洲的發現,才能夠在這一點與之相似”。

加拿大史學家斯塔夫裡·阿塔斯

由於蒙古帝國的興起,陸上貿易發生了一場大變革。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個政權橫跨歐亞大陸,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往來于這條大道的商人們說,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在塔那到中國的路上行走,是絕對安全的。這條“橫穿中亞的商路”,對於當時東西方商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作家哈羅蘭姆

將成吉思汗稱為“人類帝王”,他在著作中說:“雖然成吉思汗從未接受過物質文明的薰染,竟能為50多個民族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典章,維持大半個世界的和平與秩序”“信使可以縱橫50個經度,一個少女懷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遊這個廣大的帝國”。使得東西交流為之暢通、歐亞文化為之交流,“這是人類之間最廣大而開放的一次握手”。

拿破崙

我不如成吉思汗。不要以為蒙古大軍入侵歐洲是亞洲散沙在盲目移動,這個遊牧民族有嚴格的軍事組織和深思熟慮的指揮,他們要比自己的對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沒有這種好運。

英國史學家威爾斯

在他的《世界史綱》中說:“蒙古人的征服故事確實是全部歷史中最出色的故事之一。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在範圍上不能和它相比。在散播和擴大人們的思想以及刺激他們的想像力上,他所起的影響是巨大的……作為一個有創造力的民族,作為知識和方法的傳播者,他們對歷史的影響是很大的”“由這種相互影響提供的機會,又被正在歐洲形成的新文明所充分利用。這一點具有深遠的意義,直到現在,仍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影響”七八百年過去了,成吉思汗的影響並沒有因時間的推移而黯淡。對整個世界來講,他去世以後的影響遠比生前更大,而且滲透到了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等各個領域,出現了世界的成吉思汗熱。

德國嘉桑大學教授費朗索兒·馮·額爾多滿

在歐羅巴也與西部亞細亞同樣,不重新樹立自然的秩序是不行的。那樣無論在歐洲和亞洲,使他們從沉睡狀態中蘇醒過來,需要一隻強有力的手去搖動他們是迫切必要的。這樣搖醒他們的強有力的手出現了,這就是不屈之王鐵木真及其後裔。那樣,他們是完成支配世界的至上命運後不久撤離了歷史舞臺的。俄羅斯人和德意志人及其他西歐諸國民,能夠達到現在這樣強大和文明無疑是蒙古人和蒙古軍征服的刺激和賜物。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

類似一體化在人類歷史上,只有成吉思汗等人的時代出現過。

普希金

俄羅斯人民掩護了西歐,使西歐免受蒙古人壓迫的災禍。韃靼人不像摩爾人,他們征服俄羅斯後,既沒有給予它代表,也沒有給予它亞里斯多德。崇高的使命落到了俄羅斯身上;他那一望無際的平原吞噬了蒙古人的力量,使他們的侵略停止在歐洲的邊緣。

前蘇聯著名藏學家尼古拉·列裡赫

亙古開天闢地以來沒有一個民族如此強大。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

“遊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類偉大的文化。13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舉世無雙的龐大的蒙古帝國。他所建立的政權和法律,至今對世界各國和地區仍然有積極意義。我早就有個願望,很想到具有悠久歷史的成吉思汗家鄉去看看。”

一帶一路上的風土民俗藝術瑰寶,請關注西行文化!

秦巴美好江山,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生活!

隨著自己力量的不斷強大,鐵木真開始向殺害父祖的敵人尋仇。擊敗主兒乞部,殺其首領,部將木華黎父子投誠。後木華黎成為鐵木真的第一名將,封太師國王,讓他獨當一面地經略中原。

by 胡狼001

草原各部貴族害怕鐵木真的崛起,推舉劄木合為“古兒汗”,即眾汗之汗,誓與鐵木真為敵。他們組建12部聯軍,向鐵木真和克烈部發動了闊亦田之戰。劄木合率領的烏合之眾經不住鐵木真王汗聯軍的猛烈打擊,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劄木合投降王汗。隨後鐵木真進攻塔塔兒部,其首領劄鄰不合服毒自殺,塔塔兒部另一首領也客扯連投降。鐵木真追擊泰赤兀部,在指揮作戰中被泰赤兀部將射中脖頸,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眾向鐵木真投降。

哲別和速不台雕像

泰赤兀部的覆滅,剷除了鐵木真進一步統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礙,而其幾員部將如神箭手哲別、納牙阿等卻成為鐵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後來遠征西遼消滅屈出律的是他們,第一次在西征中哲別和速不台作用最為特殊,追趕摩訶末蘇丹的是他們,活捉禿兒罕太后的是他們,敗羅斯基輔大公的也是他們。

1202年秋,鐵木真集中兵力,消滅了其宿敵塔塔兒部。1203年秋,鐵木真襲擊了一直與自己爭戰不休的王汗的金帳,王汗父子被打敗。1204年,鐵木真征服乃蠻部。王汗隻身一人想投奔乃蠻部,在乃蠻邊界被邊將當作奸細殺死,其子桑昆身死異鄉.

呼倫貝爾草原

強大的克烈部被滅,鐵木真佔據了水草豐美的東部草原—呼倫貝爾草原。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乃蠻部還有力量能夠與鐵木真對抗,敗於鐵木真之手的各部貴族先後彙集于乃蠻汗廷,企圖借助太陽汗的支持奪回自己失去的牛羊和牧場。但草原人民並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經戰陣的“太陽汗”也不堪一擊,經過納忽崖之戰,乃蠻部被其徹底消滅。

4崛起擴張

1206年春天,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尊號“成吉思汗”。正式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蒙古帝國大汗)這是蒙古帝國的開始。遂頒佈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範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貴族民主為基礎的蒙古貴族共和政體制度。

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益盛,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軍。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征服戰爭。經二十餘年與西夏的戰爭,屢創西夏軍主力,迫西夏國王乞降,除金朝西北屏障以順利南下攻金。六年,親率大軍伐金,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余萬;重創金軍于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

打敗金國,收服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三月,集兵大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乘金人心浮動及憋軍嘩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jiǔ遼、金、元時代對被征服北方諸部族人泛稱)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於次年五月克城。為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採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為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四處掠奪工匠藝人,一城即掠數萬。隨後建工匠軍,設廠冶鐵製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創建“箭速傳騎”,日速數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於發揮騎兵之長,有“蒙古旋風”之稱。

出征誓師動員大會

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

成吉思汗會見丘處機

成吉思汗十三年,遣先鋒將領哲別滅西遼屈出律勢力,掃清西征障礙。

5成吉思汗西征

成吉思汗遠征軍行軍途中

成吉思汗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國殺蒙古商人和使者為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數年間先後攻破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速不台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裡海)中小島(後病死)。再命哲別、速不台繼續西進,遠抵克裡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劄蘭丁至申河(印度河)。成吉思汗十九年,班師返漠北。

二十一年,率軍10萬殲滅西夏軍主力(次年西夏滅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於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年66歲。臨終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其子窩闊台和拖雷遵此遺策,於窩闊台汗六年(1234)滅金。

6文化貢獻

創建文字

蒙古族原來沒有文字,只靠結草刻木記事。在鐵木真討伐乃蠻部的戰爭中,捉住一個名叫塔塔統阿的畏兀兒人。他是乃蠻部太陽汗的掌印官,太陽汗尊他為國傅,讓他掌握金印和錢谷。鐵木真讓塔塔統阿留在自己左右,“是後,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不久,鐵木真又讓塔塔統阿用畏兀兒文字母拼寫蒙古語,教太子諸王學習,這就是所謂的“畏兀字書”。從此以後,蒙古汗國的文書,“行于回回者則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個字母,其餘只就偏旁上湊成。“回回字”就是指的“畏兀字書”。雖然忽必烈時曾讓國師八思巴創制“蒙古新字”,但元朝退出中原後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書”經過14世紀初的改革,更趨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塔塔統阿創制蒙古文字,這在蒙古汗國歷史上是一個創舉。正是由於有了這種文字,成吉思汗才有可能頒佈成文法和青冊,而在他死後不久成書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這種畏兀字書寫成的。

版本文法

文法—《大劄撒》

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前,由於蒙古族還沒有文字,因此也不可能有成文法。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時,就命令失吉忽禿忽著手制定青冊,這是蒙古族正式頒佈成文法的開端。這些卷帙,稱為‘劄撒大典’,保存在為首宗王的庫藏中。每逢新汗登基、大軍調動或諸王會集共商國事和朝政,他們就把這些卷帙拿出來,依照上面的話行事,並根據其中規定的方式去部署軍隊,毀滅州郡、城鎮。《劄撒大典》已經失傳,但在中外史籍中還片斷記載了其中一部分條款。在蒙古社會中,大汗、合罕是最高統治者,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大汗的言論、命令就是法律,成吉思汗頒佈的“大劄撒”記錄的就是成吉思汗的命令。成吉思汗的“訓言”,也被稱為“大法令”。

7相關重要人物

麾下大將

博爾術

四傑(博爾術、木華黎、赤佬溫、博爾忽)

四勇(哲別、者勒蔑、速不台、呼必來)

四弟(哈薩爾、別勒古台、合赤溫、帖木格)

四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托雷)

四養子(闊闊出、失吉·忽圖忽、博爾忽、曲出)

家族成員

母親:弘吉剌氏·訶額侖(劇照)

父親:孛兒只斤·也速該把阿禿兒

母親:弘吉剌氏·訶額侖

兄弟姐妹

兄弟:拙赤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別勒古台,別克貼兒。

妹妹:帖木倫

後妃

成吉思汗一共有後妃40多人,並同時冊立數位皇后。她們分居在四個斡兒朵中。每個斡兒朵排名第一位的,既是該斡兒朵的首領,其餘後妃按實際地位排名。所有後妃中,又以第一斡兒朵的正妻孛兒帖地位最高。

第一斡兒朵:

孛兒帖皇后

孛兒帖皇后;忽魯倫皇后;闊裡桀擔皇后;脫忽思皇后;帖木倫皇后;亦憐真八剌皇后;不顏忽禿皇后;忽勝海妃子。

第二斡兒朵:

忽蘭皇后畫像

忽蘭皇后;古兒別速皇后(又稱為‘哈兒八真皇后’或乃蠻部落‘太陽汗妃’,名叫歌璧,是漠北第一美人);亦乞列真皇后;脫忽思皇后(與第一斡兒朵第四人同名);也真妃子;也裡忽禿妃子;察真妃子;哈剌真妃子。

第三斡兒朵:

也遂皇后;也速幹皇后

也遂皇后;也速幹皇后;忽魯哈剌皇后;阿失侖皇后;禿兒哈剌皇后;察合皇后(名叫李嵬名,又稱為西夏公主,李安全之女);阿昔迷失皇后;完者忽都皇后。

第四斡兒朵:

公主皇后(金國之岐國公主,完顏永濟第四女);合答安皇后;斡者忽思皇后;燕裡皇后;有禿該妃子;完者妃子;金蓮妃子;完者台妃子;奴倫妃子;卯真妃子。

其他:

亦巴合別乞(克烈氏,劄合敢不長女);八不別乞妃子。

子女

據《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成吉思汗有六個兒子,按出生順序為:

術赤,孛兒帖所生,

察合台,孛兒帖所生,

窩闊台,孛兒帖所生,

拖雷,孛兒帖所生,

兀魯赤,無後嗣,

闊列堅,忽蘭所生。他雖然是庶子卻很受父親寵愛。後來他隨拔都征俄羅斯的時候因箭傷而死。

其他沒在《元史》宗室世系表記載兒子:

察兀兒,也速幹所生。

術兒徹,古兒別速所生。

有史載的成吉思汗女兒:

昌國大長公主,名火臣別吉,孛兒帖所生,嫁給昌忠武王孛禿。

延安公主,名扯扯亦堅,孛兒帖所生。

趙國大長公主,名阿剌海別吉,孛兒帖所生,嫁給趙武毅王孛要合,無子。

鄆國公主,名禿滿倫,孛兒帖所生。

阿兒答魯黑,又譯作阿勒塔倫,按塔倫,又名阿勒塔魯罕,孛兒帖所生幼女。嫁給斡勒忽訥兀惕部的泰出駙馬。有子術真伯(又稱紮兀兒薛禪),術真伯先後娶元憲宗蒙哥之女失鄰公主和必赤合公主。

高昌公主,名也立可敦,嫁給亦都護巴而術·阿而忒·的斤。

8逝世

回軍滅西夏(1225年)秋,經過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將木華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顧64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途中圍獵受傷,高燒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盤山休養,留下了三條著名的遺囑。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死於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他雖然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滅亡西夏,卻為自己的子孫留下了滅夏、滅金的方略。

廟號諡號

成吉思汗陵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元太祖。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諡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

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諡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諡號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9歷史評價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歷史人物,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人物。七八百年來,中外各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名人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討成吉思汗。

孫中山評價

“亞洲早期最強大的民族之中元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時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佔領,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

毛澤東評價

眾所周知,這詩中所提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特別是“一代天驕”均存反諷意味,並不是正面稱讚之意。(《沁園春·雪》)

柏楊評價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給予成吉思汗極高度的評價:“鐵木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組織家暨軍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戰場上的光輝成就,在二十世紀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鐵木真胸襟開闊,氣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態度統禦他那每天都在膨脹的帝國,高度智慧使他發揮出高度的才能。”

蒙古評價

蒙古國世界最大的成吉思汗騎馬雕像

1924年成立社會主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後的蒙古是處於蘇聯的影響和控制之下,所以不但沒有視成吉思汗為民族英雄,還對其給予否定評價,棄如敝屣。那時候,蒙古人民共和國禁止崇拜和祭祀成吉思汗,任何場所都不得懸掛成吉思汗畫像。所有官方的教科書上都不得稱成吉思汗為民族英雄。1990年以後,蒙古國脫離蘇聯控制,實現了民主化。成吉思汗崇拜在蒙古復活,對成吉思汗的評價也陡然上升,成為蒙古人心目中無可取代的民族英雄。蒙古國政府更于成吉思汗開國800周年的2006年舉行國際性慶典,將蒙古的成吉思汗崇拜推向頂峰。如今,蒙古人對成吉思汗無限敬仰,成吉思汗亦成為蒙古國的象徵。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

在《怎樣對待世界歷史》一書中說:“蒙古人在戰場上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這並不靠兵馬之眾多,而靠的是嚴謹的紀律、制度和可行的組織。也可以說,那些輝煌的成就來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揮藝術。”他非常贊成勒·加特的說法:“蒙古人所進行的征戰,就其規模和藝術、突然性和靈活性、包圍的戰略和戰術而言,是史無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

韓國總統金大中

“有人認為,由於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強不拔、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智敏捷的性格卻塑造了偉大的成吉思汗。同樣,我也贊成一些人的評價,網路還未出現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卻打通了世界各國的關係,建立了國際往來關係。”

《世界征服者史》作者波斯人志費尼

亞歷山大在世也會將成吉思汗尊為自己的老師。他認為,全能的真主使成吉思汗才智出眾,使他思想之敏捷、權力之無限為世上諸王之冠。所以,史書雖然記載了古代偉大的庫薩和的實施,以及法老愷撒的法令律文,但是成吉思汗卻憑藉自己的腦子創造出來了類似的東西,既沒有勞神去查閱文獻,也沒有費力去遵循傳統。征服他國的方略、消滅敵軍、擢升部署等措施,也全是他自己領悟的結果。說實話,倘若那善於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歷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會在使計用策方面做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現最好的方法莫如盲目地跟著成吉思汗走。

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

是個成吉思汗迷。日本政府在一項實習訓練中,調查了520名新任公務員,問他們心目中最敬佩的老闆是誰,結果79人選成吉思汗。這是1991年起進行類似調查以來,第一個榮登榜首的非日本人。人事院官員說,許多新任命的公務員認為成吉思汗是“一個有組織能力的領袖,而不僅是一個征服者”。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僅得了8票,排名第九。不過他本人對此不太在意,因為他也是個成吉思汗迷。橋本最喜愛的書就是日本有關成吉思汗及其家庭的小說。

西方評價

《馬可波羅遊記》中的成吉思汗是一個雄才大略,以聰明善良、公正謙和贏得百姓擁護的統治者。啟蒙運動之後儘管不斷有哲學家、文學家批評成吉思汗的殘暴,攻擊蒙古人或黃種人,但多數知識份子對蒙元時代仍懷有優美的想像,如柯勒律治的殘詩《忽必烈汗》。十八世紀之後,西方社會對成吉思汗和蒙元帝國的認識有了巨大的變化,蒙古人已成為邪惡勢力的象徵。

威澤弗德

討論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時指出,哲學家和文學家們的批評不算什麼,最惡毒的攻擊來自那些從啟蒙運動中形成的新型知識份子群體――科學家,他們從分類學和進化論入手,把世界人種劃分成歐洲、非洲和亞洲三類,以歐洲白種人為進化的最高等級,而將亞洲人都歸於與猩猩等靈長類接近的“蒙古人種”之下,如果歐洲兒童出現了智障和遺傳性疾病,那就是蒙古人入侵歐洲強姦白人婦女後出現的返祖現象。甚至歐洲人的反猶主義,也是因為他們認為猶太人和蒙古人通婚,他們身上有蒙古人的影響。在科學家和政客的合力之下,蒙元帝國落後野蠻的形象已深入西方社會,糾正這種偏見的工作多半費力不討好,威澤弗德不但有勇氣重新塑造成吉思汗的形象,而且選擇了一個全新的角度,把成吉思汗定位為近現代文明和全球化體系的開拓者。成吉思汗在征服中的殺戮和毀滅城市是一個明顯的事實,但這不是種族仇恨產物,與現代社會出現的種族屠殺不能相提並論。成吉思汗在征服過程中從來都是和平手段無效後才採取武力。在歷史上所有的征服中,只有成吉思汗不在乎富人性命這一點才真正讓人印象深刻。對蒙古人所征服的城市毀滅的情況進行校驗後顯示,很少有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傷亡。成吉思汗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城市的毀滅者,而非屠殺者,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波斯史家拉施特

成吉思汗銅像

對成吉思汗的性格有很經典的刻畫: 成吉思汗曾問不兒古赤,人生何者最樂?不兒古赤以春日走馬飛鷹出獵為最樂作答。成吉思汗則說,不然,戰勝敵人,奪其所有,見其親人流淚,納其妻女才是人生之最樂。作為把戰爭當作生產的遊牧民族來說,成吉思汗把搶劫和毀滅作為國策,出於森林遊獵民族視天下財物如同獵物的天性。

馬克思

在談到成吉思汗時曾說:“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在《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一書中,馬克思寫道,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的過程中組建了一支軍隊,他“依靠這支軍隊征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還征服了突厥族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他的帝國的疆土從裡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後這個帝國分為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元朝;前四部分由汗統治;最後一部為帝國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統治”。

美國五星上將麥克亞瑟

“如果有關戰爭的記載都從歷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戰鬥情況的詳細記載,且被保存得很好,那麼軍人將仍然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從那些記載中,軍人可以獲得有用的知識,塑造一支用於未來戰爭的軍隊。那位令人驚異的領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歷史上大多數指揮官的成就黯然失色”。“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滅亡國家,摧毀整個文明。在戰場上,他的部隊運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橫掃千軍如卷席,無數次打敗了數量上占壓倒優勢的敵人”。“雖然他毀滅一切,殘酷無情,野蠻兇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戰爭的種種不變的要求”。

中國學者劉樂土

在其《成吉思汗》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後人難以比肩的戰爭奇才。他逢敵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他麾下的鐵騎,勢如破竹,硝煙漫捲到了俄羅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廣袤的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已經成了戰無不勝的神,對手無不聞風喪膽,屈服於腳下”。“什麼人才能稱得上戰神?惟有成吉思汗!”。

俄國將軍以葛那吉夫

橫覽宇內,歷年之少,而開拓疆土之廣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嘗見也。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戶數約一萬三千而已(約3萬),其後征服民族之數凡七百二十部之多,其言語信仰,大抵異類。其子孫蒙業開拓,所奄有之全版圖,包括今之清朝大半,印度的北部,朝鮮半島全部,中亞細亞的全域,俄羅斯帝國大半,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間之南部,兵刃之所斬刈,馬足之所蹂躪,由東達西,成一直線,徑長六千英里(約當中國1萬6千里),其間列國數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此最大蓋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

俄國軍事家柯列金

通觀世界歷史,用很少兵力(拉施德丁說12萬,小林高四郎說20萬),在很短時間內(1207年到1227年共20年),攻略廣大土地(歐亞兩洲的大部),統治眾多人口(中小路彰說6億人口,我認為有些誇大),除成吉思汗時代的韃靼人和帖木兒時代的中亞細亞人之外,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

法國學者格魯塞

在《蒙古帝國史》中說:“蒙古人幾乎將亞洲全部聯合起來,開闢了洲際的通道,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以及基督教和遠東的接觸。中國繪畫和波斯繪畫彼此相識並交流。馬可波羅得知了釋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總主教。”“從蒙古人的傳播文化這點說,差不多和羅馬人傳播文化一樣有利。對於世界的貢獻,只有好望角的發現和美洲的發現,才能夠在這一點與之相似”。

加拿大史學家斯塔夫裡·阿塔斯

由於蒙古帝國的興起,陸上貿易發生了一場大變革。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個政權橫跨歐亞大陸,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往來于這條大道的商人們說,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在塔那到中國的路上行走,是絕對安全的。這條“橫穿中亞的商路”,對於當時東西方商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作家哈羅蘭姆

將成吉思汗稱為“人類帝王”,他在著作中說:“雖然成吉思汗從未接受過物質文明的薰染,竟能為50多個民族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典章,維持大半個世界的和平與秩序”“信使可以縱橫50個經度,一個少女懷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遊這個廣大的帝國”。使得東西交流為之暢通、歐亞文化為之交流,“這是人類之間最廣大而開放的一次握手”。

拿破崙

我不如成吉思汗。不要以為蒙古大軍入侵歐洲是亞洲散沙在盲目移動,這個遊牧民族有嚴格的軍事組織和深思熟慮的指揮,他們要比自己的對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沒有這種好運。

英國史學家威爾斯

在他的《世界史綱》中說:“蒙古人的征服故事確實是全部歷史中最出色的故事之一。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在範圍上不能和它相比。在散播和擴大人們的思想以及刺激他們的想像力上,他所起的影響是巨大的……作為一個有創造力的民族,作為知識和方法的傳播者,他們對歷史的影響是很大的”“由這種相互影響提供的機會,又被正在歐洲形成的新文明所充分利用。這一點具有深遠的意義,直到現在,仍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影響”七八百年過去了,成吉思汗的影響並沒有因時間的推移而黯淡。對整個世界來講,他去世以後的影響遠比生前更大,而且滲透到了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等各個領域,出現了世界的成吉思汗熱。

德國嘉桑大學教授費朗索兒·馮·額爾多滿

在歐羅巴也與西部亞細亞同樣,不重新樹立自然的秩序是不行的。那樣無論在歐洲和亞洲,使他們從沉睡狀態中蘇醒過來,需要一隻強有力的手去搖動他們是迫切必要的。這樣搖醒他們的強有力的手出現了,這就是不屈之王鐵木真及其後裔。那樣,他們是完成支配世界的至上命運後不久撤離了歷史舞臺的。俄羅斯人和德意志人及其他西歐諸國民,能夠達到現在這樣強大和文明無疑是蒙古人和蒙古軍征服的刺激和賜物。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

類似一體化在人類歷史上,只有成吉思汗等人的時代出現過。

普希金

俄羅斯人民掩護了西歐,使西歐免受蒙古人壓迫的災禍。韃靼人不像摩爾人,他們征服俄羅斯後,既沒有給予它代表,也沒有給予它亞里斯多德。崇高的使命落到了俄羅斯身上;他那一望無際的平原吞噬了蒙古人的力量,使他們的侵略停止在歐洲的邊緣。

前蘇聯著名藏學家尼古拉·列裡赫

亙古開天闢地以來沒有一個民族如此強大。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

“遊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類偉大的文化。13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舉世無雙的龐大的蒙古帝國。他所建立的政權和法律,至今對世界各國和地區仍然有積極意義。我早就有個願望,很想到具有悠久歷史的成吉思汗家鄉去看看。”

一帶一路上的風土民俗藝術瑰寶,請關注西行文化!

秦巴美好江山,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