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希望六和夏津豬場PSY30以上 料肉比2.3

7月18日上午夏津農牧總經理張濤向投資者介紹了夏津農牧公司的情況, 並帶投資者進行了參觀。

一、介紹夏津農牧公司情況。

夏津豬場項目2012年開始簽約, 占地2890畝, 2013年破土動工, 項目分為兩期。 2014年6月一期開始投產, 建設了300頭公豬站, 2500頭祖代場和1個5000頭的父母代場。 二期是2015年開始建, 增加了2個5000頭的父母代場, 目前建成17500頭母豬存欄規模, 現在的年出欄可以達到42萬頭。 引入的品種是國際領先的PIC種豬。

二、問答交流。

Q:新好模式和新六模式的區別?今後各自所占的比例如何?

A:目前來看主要是三方面的區別:1)仔豬來源;2)背後主導的團隊;3)主要市場區域。

新好模式全部是用的自己的仔豬去做放養, 是主要依託於新好科技(就是以前的養豬事業部)這個專門的養豬團隊去養的, 從一開始就在全國範圍內瞄準著幾處最優勢區域(環渤海、魯南蘇北、粵西廣西、川渝等地)去佈局的。

新六模式去年剛開始做的時候, 因為我們自己的仔豬產能還跟不上, 所以就在各地尋找優秀的仔豬廠商來合作, 採購他們的仔豬來做放養, 在團隊上也是主要由各級飼料業務單元(片聯、片區)來主導, 主要是為了配合已有的飼料業務基礎, 抓住當地的養殖基地, 所以在佈局上也是圍繞著現有的飼料市場區域, 但為了避免內部衝突, 在新好有佈局的地方, 新六就不會再進去了。

但從長遠看, 為了使整體效率最優、成本可控, 今後在新六模式下也會去建自己的種豬場, 自供仔豬為主, 外購仔豬為輔。 所以今後新好與新六的主要區別將只在於主導團隊和市場區域。

去年一年下來, 新好與新六出欄數之比大約是9:1, 今後長期規劃大約會達到3:2。

Q:夏津公司PSY水準全國領先, 請問與同類上市公司比較是處在什麼水準, 好的話好在哪?

A:從總體上來說, 公司去年的PSY平均水準是26.8, 夏津豬場去年的PSY可以達到30以上。

PSY高的原因歸納起來有3點:1)PIC品種好;2)夏津豬場環境和設施好;3)公司自己養殖技術推動。 首先PIC品種的產豬性能要高一些。 其次也需要外界好的環境和養殖設施的配合。 如果放到一般的環境與設施下去養, 也不一定能夠發揮這麼大的潛力。 再就是公司自己養殖技術的推進。 據我們向PIC團隊瞭解, 夏津的產出水準在PIC在華所有使用其種豬的項目中比, 也是屬於第一梯隊的。

Q:夏津這種高PSY, 在其他地方的可複製性強不強?

A:可複製性還是很強的, 最核心的就是這套管理體系和人才。

即便在夏津公司內, 也不是說我們就只有唯一的一個場。 我們有多個場區, 也是分期建成的。 比如最初在1號場區能達到的高效率, 很快就能在其他2號場、3號場也做到, 這本身就是一種複製。 現在新建的豬場基本上都是聚落式的, 都是以夏津豬場為範本, 或者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升級或者改進。 我們從夏津豬場培養出後備幹部, 派他們到這些新的豬場去, 他們本身也熟悉夏津豬場的管理體系, 所以能夠很快地複製出去。

Q:出欄的單公斤成本和料肉比是怎麼樣的?

A: 料肉比今年上半年從1月份的2.4做到6月份2.3, 在行業內具有優勢。 料肉比能下降0.01對肥豬能影響2塊多錢, 下降0.1的話, 一頭豬能多省幾十塊錢。

上半年夏津豬場的成本在11.9元/公斤。 這裡面包含了新建未投產產能費用的分攤, 還有一部分飼料的考核利潤。 因為我們與純粹的養殖企業有所不同, 我們的飼料在財報裡是一項單列的業務, 即使是賣給自己養殖場的內部料也有一個內部結算價, 這個價格要給飼料業務留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而對於純粹的養殖企業來說飼料完全屬於成本。 所以如果我們也把飼料那一部分利潤空間扣除, 那麼總的單公斤成本還會再低幾毛錢。

Q: 夏津的員工學歷整體高,這在行業內是否普遍?人員結構會不會對成本影響大?

A:這種特徵在夏津要稍微特殊一些,因為夏津是新式豬場,有別於一般豬場,它包括英文的控制台的操作、料線、溫濕度控制等,普通工人無法操作。即使是對普通工人也有限制,普通工人至少得有高中學歷,要按照規範的操作流程去做。我們統計夏津的員工構成,有兩個“三七”比例,一方面是年齡上,30歲以下占70%,另一方面是學歷上,大專以上占70%。這樣的配置也是基於新式豬場操作的考慮和聚落化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的考慮,剛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在這邊做兩三年,可以去其他地方做單場的場長,如果這邊已經做場長做了兩三年了,去其他公司都可以勝任總經理。

人力成本要從兩方面看。雖然單看這些大學生的薪酬成本高了,但他們一方面可以帶來更高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其他地方也幫公司節省了人力成本。以2500頭母豬的豬場為例,傳統豬場一條線生產人員需要30個,我們的新式豬場只需要這個數的不到一半,我們總共有7條線就能省出來百十來人,按每個人工資社保等每月幾千塊錢算,一年就省出來成本500多萬元。此外,一個大學生創造的價值可能比三四個低學歷的普通工人創造的價值更多。所以最後相當於是多創造出來這些價值、多節省出來的成本,我們拿過來一邊給大學生們多發工資,另一邊公司也多賺出利潤。

Q:夏津這一帶與農戶的合作方式是怎樣的?自養和放養的比例如何?

A:我們現在種豬都是自養,育肥豬都是放養。仔豬斷奶後放到放養戶這裡,我們會提供飼料,技術,統一招標的藥品、疫苗,包括人員管理,還要在新上豬之前評審一下棚舍是否達標。1000頭規模的話需要2到3個人來養。養3個多月出欄,我們會幫著銷售。我們對養戶的要求一是要細心,有豬舍,二是要按我們的要求操作。在過去一年的實際合作中,養戶的每頭豬的收入都在200元左右。養戶反映比以前賺得多,公司也有足夠的利潤空間。

曾經有競爭對手到這一帶來,開出了250-300元的代養費,跟我們爭奪農戶。但他們的整體效率不如我們,去年豬價高的時候還能撐得住,今年就不能堅持下去了。我們就曾經有幾個合作養殖戶,去年有段時間曾經被競爭對手開出的高價吸引走,結果到今年又回來找我們,求著要和我們重新合作。

Q: 與農戶合作中是否存在賒帳的問題?

A: 並不存在賒帳的問題,我們上豬之前都要求農戶要有豬舍,此外每頭豬要交給公司200元的押金。如果一個農戶本身能蓋起豬舍,又能交得了押金,表明這個農戶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公司與他們合作的風險也會降低。

Q: 豬肉價格下降的情況下,會不會導致養戶明年不再養?

A: 我們考慮過這個問題。之前說行情好的時候,養殖戶和公司都可以多賺一些。那麼今後行情不好的時候,養殖戶和公司就都少賺一些,比如每頭不到200了,150元左右,或者再低些,但總是有個底線,就是不會讓養戶虧錢。這樣養戶和我們合作,實際上也規避了市場風險,賺的時候賺的多了,賠的時候賠的少。而我們公司需要做的是儘量降低成本,並確保養戶不會大面積虧損賠錢。

Q: 今後公司在商品代育肥時是採用自育肥為主,還是放養為主?

A: 這兩種做法我們都會考慮,主要是看發展階段、以及市場行情等因素。放養育肥,資產投入輕,發展速度要快一些,更適合於早期快速搶佔市場。自育肥剛好是反過來,資產投入重,建設要慢一些,但好處是全程都由自己做,效率成本更有優勢。

我們去年就處於快速搶佔市場階段,一年之內在全國佈局了900萬頭的產能,主要是按照放養育肥的模式去設計的,先快速把這塊地占住。但我們在很多專案裡也都留了發展自育肥的空間,就是考慮到接下來豬價掉下來,我們就會適當提高自育肥比例。

Q: 公司是否有供應鏈金融考慮?

A: 會有這樣的考慮,不同層面不同做法,上市公司層面有擔保公司,集團層面還有保理公司,以及其他很多種形態的金融服務,都在逐步探索,慢慢地加強。

Q: 夏津與本香的區別和聯繫?

A: 在管理架構上,夏津和本香都是歸屬於養豬事業部這條線的。本香也是用的PIC品種,但效率和夏津比有一定差距。重組之後,公司內部派了很優秀的幹部過去,這些幹部以前也在夏津待過,能結合兩邊的優勢。另外本香在模式上是完全一體化,育肥環節也是自養。

Q: 下游的銷售我們是自己做,像屠宰環節我們是匹配自己的產能還是與其他企業合作?

A: 隨著我們在周邊的放養做得越來越多,現在往河北南宮千喜鶴銷售的生豬也越來越多了,這也幫南宮千喜鶴那邊確保了產能利用率。但我們也還有一部分是市場化銷售,周邊其他一些屠宰廠收豬價格很高的時候,也會賣給他們。

Q: 夏津的員工學歷整體高,這在行業內是否普遍?人員結構會不會對成本影響大?

A:這種特徵在夏津要稍微特殊一些,因為夏津是新式豬場,有別於一般豬場,它包括英文的控制台的操作、料線、溫濕度控制等,普通工人無法操作。即使是對普通工人也有限制,普通工人至少得有高中學歷,要按照規範的操作流程去做。我們統計夏津的員工構成,有兩個“三七”比例,一方面是年齡上,30歲以下占70%,另一方面是學歷上,大專以上占70%。這樣的配置也是基於新式豬場操作的考慮和聚落化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的考慮,剛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在這邊做兩三年,可以去其他地方做單場的場長,如果這邊已經做場長做了兩三年了,去其他公司都可以勝任總經理。

人力成本要從兩方面看。雖然單看這些大學生的薪酬成本高了,但他們一方面可以帶來更高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其他地方也幫公司節省了人力成本。以2500頭母豬的豬場為例,傳統豬場一條線生產人員需要30個,我們的新式豬場只需要這個數的不到一半,我們總共有7條線就能省出來百十來人,按每個人工資社保等每月幾千塊錢算,一年就省出來成本500多萬元。此外,一個大學生創造的價值可能比三四個低學歷的普通工人創造的價值更多。所以最後相當於是多創造出來這些價值、多節省出來的成本,我們拿過來一邊給大學生們多發工資,另一邊公司也多賺出利潤。

Q:夏津這一帶與農戶的合作方式是怎樣的?自養和放養的比例如何?

A:我們現在種豬都是自養,育肥豬都是放養。仔豬斷奶後放到放養戶這裡,我們會提供飼料,技術,統一招標的藥品、疫苗,包括人員管理,還要在新上豬之前評審一下棚舍是否達標。1000頭規模的話需要2到3個人來養。養3個多月出欄,我們會幫著銷售。我們對養戶的要求一是要細心,有豬舍,二是要按我們的要求操作。在過去一年的實際合作中,養戶的每頭豬的收入都在200元左右。養戶反映比以前賺得多,公司也有足夠的利潤空間。

曾經有競爭對手到這一帶來,開出了250-300元的代養費,跟我們爭奪農戶。但他們的整體效率不如我們,去年豬價高的時候還能撐得住,今年就不能堅持下去了。我們就曾經有幾個合作養殖戶,去年有段時間曾經被競爭對手開出的高價吸引走,結果到今年又回來找我們,求著要和我們重新合作。

Q: 與農戶合作中是否存在賒帳的問題?

A: 並不存在賒帳的問題,我們上豬之前都要求農戶要有豬舍,此外每頭豬要交給公司200元的押金。如果一個農戶本身能蓋起豬舍,又能交得了押金,表明這個農戶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公司與他們合作的風險也會降低。

Q: 豬肉價格下降的情況下,會不會導致養戶明年不再養?

A: 我們考慮過這個問題。之前說行情好的時候,養殖戶和公司都可以多賺一些。那麼今後行情不好的時候,養殖戶和公司就都少賺一些,比如每頭不到200了,150元左右,或者再低些,但總是有個底線,就是不會讓養戶虧錢。這樣養戶和我們合作,實際上也規避了市場風險,賺的時候賺的多了,賠的時候賠的少。而我們公司需要做的是儘量降低成本,並確保養戶不會大面積虧損賠錢。

Q: 今後公司在商品代育肥時是採用自育肥為主,還是放養為主?

A: 這兩種做法我們都會考慮,主要是看發展階段、以及市場行情等因素。放養育肥,資產投入輕,發展速度要快一些,更適合於早期快速搶佔市場。自育肥剛好是反過來,資產投入重,建設要慢一些,但好處是全程都由自己做,效率成本更有優勢。

我們去年就處於快速搶佔市場階段,一年之內在全國佈局了900萬頭的產能,主要是按照放養育肥的模式去設計的,先快速把這塊地占住。但我們在很多專案裡也都留了發展自育肥的空間,就是考慮到接下來豬價掉下來,我們就會適當提高自育肥比例。

Q: 公司是否有供應鏈金融考慮?

A: 會有這樣的考慮,不同層面不同做法,上市公司層面有擔保公司,集團層面還有保理公司,以及其他很多種形態的金融服務,都在逐步探索,慢慢地加強。

Q: 夏津與本香的區別和聯繫?

A: 在管理架構上,夏津和本香都是歸屬於養豬事業部這條線的。本香也是用的PIC品種,但效率和夏津比有一定差距。重組之後,公司內部派了很優秀的幹部過去,這些幹部以前也在夏津待過,能結合兩邊的優勢。另外本香在模式上是完全一體化,育肥環節也是自養。

Q: 下游的銷售我們是自己做,像屠宰環節我們是匹配自己的產能還是與其他企業合作?

A: 隨著我們在周邊的放養做得越來越多,現在往河北南宮千喜鶴銷售的生豬也越來越多了,這也幫南宮千喜鶴那邊確保了產能利用率。但我們也還有一部分是市場化銷售,周邊其他一些屠宰廠收豬價格很高的時候,也會賣給他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