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觀察:宜信讓各類人群的幸福指數得以提升

近期, 觀察央行第一媒體、業內權威的“央行觀察”首次發表宜信相關報導, 以《再識宜信:金融科技助推普惠金融》為題做了宜信的深度解讀。

據瞭解, “央行觀察”的粉絲中18%的人士供職于央行, 62%的人士分佈于各種金融行業, 同時高端學者、金融監管層也有相當的比率。

權威智庫眼中的宜信是什麼樣的?今天, 月刊君分享原文給大家。

再識宜信:金融科技助推普惠金融

摘要:金融科技的出現, 為普惠金融提供了新可能。 在唐寧的設想中, 宜信通過將金融科技落實到多個業態, 最終會為眾多中小微企業、工薪階層、農戶建立信用, 籌措資金並將其金融服務滲入到這些高成長性人群的能力建設中去。

正文

對於宜信這個名字, 大家早已耳熟能詳, 然而宜信究竟是做什麼的, 相信很多人還停留在P2P這樣的概念之上, 前不久我參加了“金融科技外灘峰會”, 聽了宜信創始人、CEO唐寧和宜信高級副總裁、首席戰略官陳歡的分享,

這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家中國領先的從事普惠金融與財富管理事業的金融科技企業, 所聞所思不妨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比肩Ribbit的宜信新金融產業基金

在這次論壇上, 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瞭解了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這是一支管理十億美元資金、投資於全球、參與到全球金融科技創新的投資基金, 這支基金投資的標的一半在中國, 一半在海外, 過去一年多, 這支基金在美國市場一共投資了13家企業, 在這13家企業當中, 除了一家處在低空飛行的秘密狀態之外, 其餘12家都入榜了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250強(Fintech 250)”榜單, 這對於來自中國的新金融投資基金來說是一個非常驚豔的成績。

要知道, 榜單背後還有榜單, 在創投基金這個領域, 就所投企業的入榜比例來看, 宜信應該是第一的, 若從資料上來看, 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看齊的是一家叫作Ribbit的基金, 這支基金專注于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 在行業當中處於引領地位, 在上述CBInsights評選中, Ribbit一共有17家被投企業入榜, 處於行業第一。 其他成績不錯的基金還包括著名的Andreessen Horowitz基金和高盛, 二者都只有9家被投機構入榜。

值得注意的是, 宜信私募股權美元母基金還投資了Ribbit基金, 擠進了Ribbit的LP行列, 這意味著宜信財富美元母基金的投資者可以享受Ribbit基金的投資收益。

二、金融科技促進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是宜信一直以來的關注點, 今日的宜信系早已是一個龐大的金融戰艦群,

多個業務領域可以協同作戰。 目前, 宜信最主要的兩塊業務就是普惠金融、財富管理。

宜信公司2006年在中國發明了“個人對個人”, 後來叫P2P, 現在學名叫“網貸”, 也見證了這個行業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過去十多年的發展。 唐寧稱, 最開始就是一個想法, 根植于大學畢業生參加職業培訓的學費借款需求, 可以看出, 宜信起始服務的物件即是傳統金融機構未覆蓋到的人群, 從創業之初, 宜信就是一家很典型的普惠金融機構。 雖然宜信現在的業務已經枝繁葉茂, 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對金融科技的探索, 投資新金融企業, 說明宜信對於這個行業的關注, 用宜信首席戰略官陳歡的話說, 宜信始終關注著這個行業最新的科技動向,

思考如何用金融科技更好的推動普惠金融。

金融是一個跨期限經營風險的行業, 無論何時何地, 金融企業都要在風險和收益中尋找平衡。 普惠金融意味著金融服務要惠及更多群體, 兩者本身存在一定的張力。 然而, 每一個群體所具有的風險、能產生的收益、經營所需要的成本各不相同, 在這樣的背景下, 對於金融企業來說, 低風險、高收益、低成本的少數高淨值客戶自然成了眾多金融機構追逐的對象。 對於這樣的結果, 不應該簡單的批評金融機構嫌貧愛富, 而是一種經濟規律作用下的必然結果, 如果過分強調金融機構對特定人群的服務則可能引起金融企業虧損, 甚至因難以持續而倒閉。

因此,普惠金融也需要符合金融規律,新技術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邊際成本。陳歡意識到,金融科技為金融企業做普惠金融提供了一個種全新的方式和工具。

在陳歡看來,首先降低了獲客的難度,科技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説明企業優化了客戶可觸達性的問題。其次是提高了金融風險識別能力,通過越來越多金融科技的使用,資訊的獲取更加便捷,資料的沉澱越來越多,這使得資料留存、分析、使用的程度高於以前,提供了金融機構風險判斷的能力。最後是擴大了普惠金融概念的內涵,豐富了人們對普惠金融的認識,在陳歡看來,普惠金融不止是借貸服務,還要有微金融的概念,包括支付、保險、理財等等,再擴展一步還有能力建設,在這些領域,金融科技可以有很多應用。

三、將金融科技融入宜信

金融科技的出現,為普惠金融提供了新可能。在唐寧的設想中,宜信通過將金融科技落實到多個業態,最終會為眾多中小微企業、工薪階層、農戶建立信用,籌措資金並將其金融服務滲入到這些高成長性人群的能力建設中去。

現在,宜信正在將新科技應用到普惠金融的實踐中去。目前,宜信普惠業務除了P2P網貸之外,在智慧投顧、農村金融、小微企業貸款、保險科技、投資者教育等方面都進行了相應的嘗試。智慧投顧和投資者教育就是其中兩個亮點。

在宜信CEO唐寧的眼中,智慧投顧是國內中產階級最好的投資工具之一,雖然智慧投顧屬於理財業務,但是同樣具有普惠意義。一方面,相對于高淨值客戶而言,新中產階層財富總量有限,服務這類人群所能產生的傭金和服務費用很難覆蓋住理財規劃師的人工成本,因此採取非人工的服務方式更具有競爭力。另一方面,投資股市、債券、外匯等需要很專業的知識,不然很難盈利。事實上,從以往的投資經驗來看,即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投資人,還是很難跑贏市場,因此目前在歐美,以投資指數基金為代表的資產配置方式越來越受歡迎。根據資產配置理論,通過合適的資產配置,投資者可以有效規避風險,實現較為穩定的長期收益。智慧投顧即是用人工智慧方式,把自動化的演算法嵌入到投資顧問領域,使得金融投資的服務更加個性化,大資料也更加有效。由此,將原先由人工實現的資產配置轉而交由機器來實現。

唐甯認為,智慧投顧是客戶個性化的專屬理財規劃師,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需求,風險偏好,生成一個可以持有20年、30年的資產組合。相對于傳統方式來說智慧投顧提供的資產配置是跨地域國別,跨資產類別,超配另類資產,可以基於理財者的年齡,風險偏好、風險承受度,生活目標、理財目標,生成回報最大的這樣一個資產組合。它的收益率在合理區間,具有很長的可持續性。前不久,宜信智慧投顧產品投米RA公佈去年成績,資料顯示,投米RA在過去一年中,為投資人奉上了2.55%—11.48%的穩健收益,收益率遠高於競品。99.6%的在投用戶都取得了正收益,對比同期A股市場10%的盈利面積,投米RA顯示出資產配置的巨大威力。

在投資者教育方面,唐甯創新性的提出了一個“InvEduTech”的概念,即利用金融科技做好投資者教育,不再沿用之前司空見慣的用公益宣傳片、易拉寶或者宣傳冊講金融風險,在唐寧的構想中,“90後”、“千禧年一代”是在數位化的世界中長大的,投資者教育就應該更數位化,利用科技去做投資者教育,讓投資者教育變得更互動、更有趣。

可以暢想,未來的宜信將會更加有科技感,通過金融科技的應用,各類人群的幸福指數都將得以提升:大眾富裕人群,工作之餘,隨手打開投米RA的app,即可獲得為他們量身定制的資產配置組合建議;當高成長型人群急需用錢時,可通過宜信普惠個人信貸“3小時到賬模式”等服務,解決籌款中的“痛點”;小微企業若在發展中遇金融難題,也能通過宜信翼啟雲服、宜信普惠商通貸,快速獲得相應的綜合金融服務;每年農忙的時候,農場主、農戶,可以開著從宜信普惠融資租賃租來的農機快速作業,增加收益。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文 | 戴顯天

本文轉載自央行觀察(YANGHANGGUANCHA)

因此,普惠金融也需要符合金融規律,新技術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邊際成本。陳歡意識到,金融科技為金融企業做普惠金融提供了一個種全新的方式和工具。

在陳歡看來,首先降低了獲客的難度,科技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説明企業優化了客戶可觸達性的問題。其次是提高了金融風險識別能力,通過越來越多金融科技的使用,資訊的獲取更加便捷,資料的沉澱越來越多,這使得資料留存、分析、使用的程度高於以前,提供了金融機構風險判斷的能力。最後是擴大了普惠金融概念的內涵,豐富了人們對普惠金融的認識,在陳歡看來,普惠金融不止是借貸服務,還要有微金融的概念,包括支付、保險、理財等等,再擴展一步還有能力建設,在這些領域,金融科技可以有很多應用。

三、將金融科技融入宜信

金融科技的出現,為普惠金融提供了新可能。在唐寧的設想中,宜信通過將金融科技落實到多個業態,最終會為眾多中小微企業、工薪階層、農戶建立信用,籌措資金並將其金融服務滲入到這些高成長性人群的能力建設中去。

現在,宜信正在將新科技應用到普惠金融的實踐中去。目前,宜信普惠業務除了P2P網貸之外,在智慧投顧、農村金融、小微企業貸款、保險科技、投資者教育等方面都進行了相應的嘗試。智慧投顧和投資者教育就是其中兩個亮點。

在宜信CEO唐寧的眼中,智慧投顧是國內中產階級最好的投資工具之一,雖然智慧投顧屬於理財業務,但是同樣具有普惠意義。一方面,相對于高淨值客戶而言,新中產階層財富總量有限,服務這類人群所能產生的傭金和服務費用很難覆蓋住理財規劃師的人工成本,因此採取非人工的服務方式更具有競爭力。另一方面,投資股市、債券、外匯等需要很專業的知識,不然很難盈利。事實上,從以往的投資經驗來看,即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投資人,還是很難跑贏市場,因此目前在歐美,以投資指數基金為代表的資產配置方式越來越受歡迎。根據資產配置理論,通過合適的資產配置,投資者可以有效規避風險,實現較為穩定的長期收益。智慧投顧即是用人工智慧方式,把自動化的演算法嵌入到投資顧問領域,使得金融投資的服務更加個性化,大資料也更加有效。由此,將原先由人工實現的資產配置轉而交由機器來實現。

唐甯認為,智慧投顧是客戶個性化的專屬理財規劃師,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需求,風險偏好,生成一個可以持有20年、30年的資產組合。相對于傳統方式來說智慧投顧提供的資產配置是跨地域國別,跨資產類別,超配另類資產,可以基於理財者的年齡,風險偏好、風險承受度,生活目標、理財目標,生成回報最大的這樣一個資產組合。它的收益率在合理區間,具有很長的可持續性。前不久,宜信智慧投顧產品投米RA公佈去年成績,資料顯示,投米RA在過去一年中,為投資人奉上了2.55%—11.48%的穩健收益,收益率遠高於競品。99.6%的在投用戶都取得了正收益,對比同期A股市場10%的盈利面積,投米RA顯示出資產配置的巨大威力。

在投資者教育方面,唐甯創新性的提出了一個“InvEduTech”的概念,即利用金融科技做好投資者教育,不再沿用之前司空見慣的用公益宣傳片、易拉寶或者宣傳冊講金融風險,在唐寧的構想中,“90後”、“千禧年一代”是在數位化的世界中長大的,投資者教育就應該更數位化,利用科技去做投資者教育,讓投資者教育變得更互動、更有趣。

可以暢想,未來的宜信將會更加有科技感,通過金融科技的應用,各類人群的幸福指數都將得以提升:大眾富裕人群,工作之餘,隨手打開投米RA的app,即可獲得為他們量身定制的資產配置組合建議;當高成長型人群急需用錢時,可通過宜信普惠個人信貸“3小時到賬模式”等服務,解決籌款中的“痛點”;小微企業若在發展中遇金融難題,也能通過宜信翼啟雲服、宜信普惠商通貸,快速獲得相應的綜合金融服務;每年農忙的時候,農場主、農戶,可以開著從宜信普惠融資租賃租來的農機快速作業,增加收益。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文 | 戴顯天

本文轉載自央行觀察(YANGHANGGUANCH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