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單霽翔在思客開講:用心推“新” 守護故宮的下一個600年

新華網北京7月26日電(王俊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26日做客“思客講堂”“創新路·工匠心”系列主題活動, 並發表題為“用‘新’守護故宮的下一個600年”的主旨演講。

圖為單霽翔發表主旨演講。 新華網記者 陳競超 攝

單霽翔認為, 過去我們總是驕傲地說故宮是世界最大規模的木結構建築群, 世界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但其實, 這些世界之最並不是最重要的。 一個好的博物館應該是能用其文化資源對社會和人民群眾做出貢獻。 “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 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 收藏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就是要我們重新認識文物的價值, 它們是有生命歷程的, 是可以融入人們現代生活的。 而要想融入, 首先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其次要以多種方式努力展現中華文化魅力。

如何讓遊客有尊嚴地逛故宮?單霽翔稱, 為了解決參觀標識牌不清楚的問題,

博物院做了512塊標識牌;為了解決講解問題, 博物院加大自動講解器服務, 研發出有40多種語言的講解器;為了解決遊客無處休息的問題, 博物院做了1400把椅子, 又結合環境做了很多樹凳, 可供11000人坐下休息;為了解決大殿光線問題, 博物院研發採用了LED冷光源, 既保護了文物, 又點亮了紫禁城。

此外, 博物院還用了3年時間建成數字故宮社區, 融公眾教育、文化展示, 參觀導覽, 休閒娛樂、社交廣場、學術交流、電子商務等功能於一體;並將用3年時間建設智慧故宮, 實現安保系統更加強大, 傳播力量更加強大, 人們的感受更加豐富。

圖為單霽翔發表主旨演講。 新華網記者 陳競超 攝

單霽翔強調, 故宮博物院院長最重要的就是兩個字——責任, 萬無一失, 一失就萬無。 哪怕做對了9999件事, 一件事對不起歷史、對不起社會、對不起民眾, 就必須要辭職, 這就是故宮博物院院長的責任。

在觀察團對話環節,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導演葉君講述了他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 讓觀眾看到了穿越古今、與百年之前的人進行對話的一種特殊職業和特殊生命體驗。

此外, 觀察團成員新華社攝影記者金良快, 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BIM中心主任曹閔和古籍、古代書畫修復師範曉榆分別就單霽翔院長堅持改革、不畏困難的動力, 互聯網大資料時代實體博物館的命運, 以及科技在文物修復領域中承擔的角色等問題與單霽翔進行交流, 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圖為活動現場觀眾。 新華網記者 姚冠華 攝

在“思客講堂”的最後, 現場觀眾就“工匠精神”、故宮文創產品、故宮“鎮館之寶”等高熱話題, 與單霽翔進行深入互動。

為聚焦中國品質時代的企業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 弘揚工匠精神, 傳播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 新華網“思客講堂”推出“創新路·工匠心”系列活動, 邀請科學家、企業家、文化名人講述新時代的創新與匠心, 分享他們的洞見與智慧。 而思客也將更專注於讓這些業界大咖的觀點廣泛傳播, 發現有價值的意見, 成就觀點的影響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