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信證券2016年淨利潤同比下滑近五成

2016年股票基金日均交易量同比下降50.62%;行業馬太效應加劇, 中信龍頭地位受挑戰

3月23日, 中信證券A股微漲0.50%, 收於每股16.15元。 3月22日晚間, 中信證券發佈2016年年報。

全年營收380.02億元, 同比下降32.16%, 實現淨利103.65億元, 同比下降47.65%。 分紅方面, 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5元(含稅)。

員工人均年薪67.83萬

A股市場交投清淡是經紀業務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資料顯示, 2016年市場整體交易活躍度較2015年大幅下滑, 股票基金日均交易量為5316億元, 同比下降50.62%。 對此, 中信證券稱, “經紀業務仍保持市場第一梯隊, 關鍵性市場指標有所提升。 ”

從投行業務來看, 中信證券仍然保持市場前列。 IPO業務方面, 2016年, 中信證券完成A股主承銷項目79單, 主承銷金額2407.66億元, 市場份額11.76%, 主承銷單數和主承銷金額均排名市場第一。

由於A股市場交投清淡, 拉低了券商的整體收入, 中信證券平均薪酬比去年下降。 以“業務及管理費”中的“職工費用”計算,

2016年中信證券人均年薪為67.83萬元。 而2015年中信證券人均年薪為87.8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 券商內部收入分化較大。

基層營業部員工普遍反映“日子難過。 ”一位已經離職的中信證券經紀人告訴新京報記者, “在弱市行情下, 每月的業績考核壓力非常大, 而且收入很低, 每月僅4000多元的工資, 如果沒有客戶積累很難做下去。 ”上述經紀人稱:“收入低是離職的主要原因。 ”

不過也有營業部負責人表示, 有客戶積累的老員工, 依然能取得不錯的收入, 部分營業部“明星”經紀人能夠月入5萬-8萬。

國泰君安成強勁對手

“強者越強, 弱者越弱”, 這在接近兩百家的券商行業內極其寫實。

以投行業務為例, 2016年A股IPO募集資金規模人民幣1641.58億元, 同比增長3.37%;股權再融資規模人民幣18826.66億元,

同比增長25.84%。 而A股承銷金額前十位證券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了58.55%, 相對2015年前十位證券公司的市場集中度48.34%有較大提升。

換句話說, 行業的大蛋糕都是大券商吃掉的。

目前, 中信證券仍然處於龍頭位置, 不過其地位已經受到國泰君安挑戰。

從最重要的資產規模來看, 截至2016年末, 中信證券母公司的淨資本和淨資產規模分別為935.04億元和1188.7億元, 而國泰君安證券集團公司這兩項資料分別為803.38億元和902.2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 3月17日, 國泰君安發佈公告稱, 香港聯交所於3月16日舉行了上市聆訊, 審議了國泰君安將發行不超過11.96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 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上市的申請。

根據資料披露, 若國泰君安完成此次融資,

則預計能募資225億元。 那麼該券商將在淨資本和淨資產兩項資料上超過中信證券。

從業績來看, 國泰君安也是強勁的對手, 該公司2016年實現營收257.65億元、實現淨利98.41億元, 同比分別減少31.47%和37.32%。 兩項資料下降幅度均小於中信證券。

新京報記者 王全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