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潤鳳凰定調“醫院集團+”模式 2017年主攻醫生集團

3月24日, 華潤鳳凰醫療發佈2016年業績公告, 首秀集團重組後的成績單。 依據公告, 華潤鳳凰醫療2016年實現營收約15.33億元, 同比增長11.7%, 淨虧損15.07億元(注:此次帳面顯示虧損系受收購廣雄事項引發商譽減值17億元所致, 並不影響公司業績增長, 亦不影響公司現金流和分紅派息。 )

作為2016年度醫療健康產業領域的火熱之事, 華潤醫療與鳳凰醫療合體, 無疑引發各界極大關注。 華潤醫療作為央企巨頭華潤集團旗下的一級利潤中心, 此番借殼鳳凰醫療上市, 資本運作意圖明顯。

此前, 成立於2011年的華潤醫療雖迅速把握政策走向、搶佔先機,

繼以昆明兒童醫院改制為切入後, 陸續斥資近100億進入醫療服務市場, 但隨著2014年華潤醫療CEO張海鵬的辭任, 一切生變。

時隔近兩年, 在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甯的促成下, 華潤醫療以單一最大股東身份, 正式與鳳凰醫療“聯姻”。 基於此, 華潤集團大健康產業佈局亦重新起航。

據華潤鳳凰醫療公告口徑, 集團重組後, 投資、管理及簽約的醫療機構數量已達103家, 運營床位數近11772張, 分佈于北京、華北、華東、華南等主要區域, 涵蓋7家三級醫院、14家二級醫院、82家一級醫院及診所。

而營收方面, 華潤鳳凰醫療旗下運營醫療機構2016年總營收為59.26億元, 較2015年增幅達96.3%。 診療總人次777.4萬, 較2015年度增幅達64.2%。

參照華潤鳳凰醫療現階段的規劃設想, 連鎖醫院集團將成為集團在中國醫療健康領域獨特且明確的產業定位。

在此基礎上, 集團將向產業上下游延伸, 進一步實現“醫院集團+”的商業模式, 即醫院集團+集團採購組織(GPO)、醫院集團+醫生集團、醫院集團+互聯網醫療、醫院集團+健康險、醫院集團+養老、醫院集團+快捷診療診所等模式。 具化到2017年, 醫院集團的延伸業務, 是在GPO業務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醫生集團。

對此, 華潤鳳凰醫療方面認為, 其綜合醫院集團盈利模式清晰, 包括醫院集團運營收益和醫院集團衍生收益均有路徑。

其中, 醫院集團運營收益主要由“綜合醫療服務營收”和“醫院管理及諮詢服務營收”兩部分組成。 前者收益管道簡潔明瞭, 即通過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收費;後者相對複雜,

基本原則是向被投醫院提供管理輸出和諮詢服務, 從而獲得醫院的運營管理權和約定的管理服務收益。 而醫院管理服務收益包括但不限於對所屬醫院實施集團化供應鏈管理所產生的收益。

相較之下, 醫院集團的衍生收益或將成為集團未來新的盈利增長點。 產業多業態的情勢催生出包括GPO業務、醫生集團業務、移動醫療業務、醫養結合業務、醫保結合業務等衍生價值。

先識局, 後佈勢。 鑒於當前集團衍生收益主要包括GPO業務收益, 接下來以GPO業務、醫生集團業務和UCC(快捷診療診所)業務為核心的佈局成效有待觀望。

綜觀之下, 華潤鳳凰醫療若能無縫實現諸多衍生業務並創造新的衍生價值, 綜合醫院集團商業模式的價值亦將被激發。

公告:健康界專注于醫療大健康投資, 與投融資諮詢服務。 BP請投k@hmkx.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