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有沒有爸爸陪伴差距有多大,看看當年綁在桌腿長大的男孩就知道了,不管多忙,3~5歲父愛必須介入

最近, “喪偶式育兒”“假單親媽媽”這兩個詞很火, 大家紛紛討論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其實, 誰都知道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有多麼重要。

至於重要到什麼程度, 好像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今天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的喪偶式育兒的故事, 這比講多少大道理都直觀。

故事一:

M與我兒子同歲, 我們同住一個社區, 又在同一所幼稚園上學, 我和M的媽媽還是一個鎮的老鄉, 自然就走得比較近。

平時M都是媽媽一個人照顧, 送孩子上學、陪孩子出去玩, 從來沒見過M的爸爸陪過他, 其實, 我是經常看到M爸爸的, 見他一個人在社區的籃球場上打籃球, 玩得不亦樂乎, 見他一個人去公園健身。

有一次在公園見到M的爸爸, 我問怎麼沒帶M一起來玩, 他的回答令我吃驚, “小孩子太麻煩了, 都是他媽媽帶, 孩子不就是綁桌腿上長大的嗎?我小時候就這樣, 我爸從來沒陪過我, 我不也長大了嗎?M的媽媽總說要我陪著, 我一生氣就跑出來了。 ”

前不久, 我聽說M的媽媽和爸爸在鬧離婚, M已經與媽媽搬出去住了, 原因就是M的媽媽嫌老公沒有責任心, 不會當爸爸, 對孩子不管不問。

故事二:

Z是一個小女孩, 比我兒子大兩歲, 以前和我兒子曾在同一所私立幼稚園上學, 平時都是姥姥照顧她, 老人告訴我, Z才幾個月大的時候, 她的爸爸就去了國外工作, 一年難得見到爸爸一兩次。

Z很安靜, 很敏感, 見到陌生人非常恐懼, 有一次, Z將一塊糖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她還想撿起來吃,

我老公見到了, 就對她說:“糖掉到地上, 就變髒了, 不能吃了。 ”很平常的一句話, Z的反應卻很激烈, 大哭起來, 躲到姥姥身後, 眼睛裡滿是恐懼。

父親對孩子性格培養的重要性

在一個家庭中, 缺少父親這個角色, 孩子就會變得敏感、膽小, 不自信。 Z的表現就非常典型,

她從小就很少有爸爸的陪伴, 所以, 到了五六歲, 一接觸到陌生人, 尤其是男性, 就會非常恐懼。 聽Z的姥姥說, 她在幼稚園裡經常尿床、尿褲子, 因為她膽小, 不敢跟老師說要去廁所。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觸, 媽媽陪伴孩子時, 媽媽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孩子的安全上, 不讓孩子瘋跑, 擔心磕碰, 擔心將衣服弄髒, 不衛生等。

但爸爸帶孩子就不一樣了, 只要孩子玩得開心, 瘋一點也沒有關係, 所以, 爸爸帶孩子出去一天, 回來保准讓你都認不出來是自己的娃。

這讓人無法忍受的父親帶孩子方式,其實對培養孩子勇敢、敢於冒險、嘗試的性格都是很有好處的。

男孩模仿父親的樣子來當爸爸

對男孩來說,父親這個角度,不僅是對他性格培養有重要作用,對他將來在家庭中承擔父親這一角色也有重要影響。

從心理發展的觀點來看,男孩的成長需要有一個認同的男性物件,男孩接觸最多的男性自然是父親,如果父親缺席家庭教育,孩子就找不到可以認同的男性物件,那麼,他將來自然就不知道該怎麼當爸爸。

M的爸爸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愛,沒有爸爸的陪伴,現在他結婚了,有了孩子,也不知道怎麼去承擔一個父親的角色,只好沿襲小時候父親對自己的教育方法“綁在桌腿上”,繼續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M將來會怎樣當爸爸呢?這是可以預見的悲劇。

父親會影響孩子成才

父親的陪伴除了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外,還決定著孩子是否能夠成才。德國的一所公立小學,曾對1990年畢業的300名小學生,做了長達15年的“成長追蹤調查”,他們發現有68名學生在事業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在這68名學生中,其中有65名學生在小學的時候就通過寫信、打電話及主動求見的方式,認識了校長並被校長所認識,其比例高達95%。

經研究,他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學生時代就能被校長認識的學生通常具有成功者的兩個要素:一敢於認識大人物;二善與人溝通。

那麼,這65名學生為什麼會具備成功者的兩個要素呢?進一步研究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父親都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父親在他們的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的父子關係非常融洽。

另外,教育心理學家研究也發現,父親重視教育的孩子,智力水準更高,尤其是男孩表現更為突出。

父親該如何陪伴孩子

的確,在多數家庭,父親承擔著一個家庭的經濟命脈,沒有太多的時間,但是,陪孩子這件事是絕對不能耽擱的,錯過了,永遠無法彌補。

3~5歲,父愛必須要介入

從寶寶出生到2歲,媽媽的作用更大,媽媽要給寶寶提供足夠的親密感、安全感,此時媽媽與寶寶建立了親密的“戀愛關係”。

但到了3~5歲,父親必須要介入,把孩子從對母親的依賴中分開,才有利於孩子獨立能力的發展,若沒有父親的參與,孩子對母親的依賴就難以解脫。

父親要盡可能地抽出時間陪孩子,哪怕是一句問候也好

比如,上班前,與孩子打招呼,“寶貝,爸爸要去上班嘍”,下班後,第一件事是喊孩子的名字,讓他知道爸爸回來了。

當然,有時間的話,最好陪孩子好好玩一玩,哪怕是下一盤棋,或者玩一會兒捉迷藏,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我認為最好的陪伴就是每年抽出一定的時間,一家人來一次旅行,不在乎去哪裡,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孩子會很幸福,還增長了見識,一舉兩得。

世界上最心酸的一句話是:“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千萬不要讓這句話從你的孩子口中說出哦。

這讓人無法忍受的父親帶孩子方式,其實對培養孩子勇敢、敢於冒險、嘗試的性格都是很有好處的。

男孩模仿父親的樣子來當爸爸

對男孩來說,父親這個角度,不僅是對他性格培養有重要作用,對他將來在家庭中承擔父親這一角色也有重要影響。

從心理發展的觀點來看,男孩的成長需要有一個認同的男性物件,男孩接觸最多的男性自然是父親,如果父親缺席家庭教育,孩子就找不到可以認同的男性物件,那麼,他將來自然就不知道該怎麼當爸爸。

M的爸爸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愛,沒有爸爸的陪伴,現在他結婚了,有了孩子,也不知道怎麼去承擔一個父親的角色,只好沿襲小時候父親對自己的教育方法“綁在桌腿上”,繼續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M將來會怎樣當爸爸呢?這是可以預見的悲劇。

父親會影響孩子成才

父親的陪伴除了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外,還決定著孩子是否能夠成才。德國的一所公立小學,曾對1990年畢業的300名小學生,做了長達15年的“成長追蹤調查”,他們發現有68名學生在事業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在這68名學生中,其中有65名學生在小學的時候就通過寫信、打電話及主動求見的方式,認識了校長並被校長所認識,其比例高達95%。

經研究,他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學生時代就能被校長認識的學生通常具有成功者的兩個要素:一敢於認識大人物;二善與人溝通。

那麼,這65名學生為什麼會具備成功者的兩個要素呢?進一步研究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父親都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父親在他們的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的父子關係非常融洽。

另外,教育心理學家研究也發現,父親重視教育的孩子,智力水準更高,尤其是男孩表現更為突出。

父親該如何陪伴孩子

的確,在多數家庭,父親承擔著一個家庭的經濟命脈,沒有太多的時間,但是,陪孩子這件事是絕對不能耽擱的,錯過了,永遠無法彌補。

3~5歲,父愛必須要介入

從寶寶出生到2歲,媽媽的作用更大,媽媽要給寶寶提供足夠的親密感、安全感,此時媽媽與寶寶建立了親密的“戀愛關係”。

但到了3~5歲,父親必須要介入,把孩子從對母親的依賴中分開,才有利於孩子獨立能力的發展,若沒有父親的參與,孩子對母親的依賴就難以解脫。

父親要盡可能地抽出時間陪孩子,哪怕是一句問候也好

比如,上班前,與孩子打招呼,“寶貝,爸爸要去上班嘍”,下班後,第一件事是喊孩子的名字,讓他知道爸爸回來了。

當然,有時間的話,最好陪孩子好好玩一玩,哪怕是下一盤棋,或者玩一會兒捉迷藏,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我認為最好的陪伴就是每年抽出一定的時間,一家人來一次旅行,不在乎去哪裡,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孩子會很幸福,還增長了見識,一舉兩得。

世界上最心酸的一句話是:“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千萬不要讓這句話從你的孩子口中說出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