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八月》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3月24日, 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最佳新演員兩項大獎的電影《八月》正式上映。 首映禮上, 導演張大磊別出心裁, 將《八月》中的故事以舞臺劇的形式搬到現場。 導演試圖用如此藝術范兒的首映禮提醒觀眾, 看《八月》這樣的文藝片需要找回上世紀90年代看電影的儀式感, “慢一點, 別太快”。

現場

拿了金馬獎的演員們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

首映發佈會上, 《八月》一改主創問答的常規模式, 創新啟用戲劇方式, 借助舞臺聲、光、電、視頻等手段, 重現了影片中的生活場景。 復古的檯燈、鬧鐘、枕巾、腳踏車等道具讓現場立刻穿越回了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普通家庭,

自行車聲、叫賣聲、蟬鳴聲、新聞播報……更是讓觀眾沉浸其中。

舞臺劇的尾聲, 一支搖滾樂隊以剪影形式出現在幕布後方, 充滿懷舊氣息的音樂和演唱伴著觀眾們一起回味那逝去的時光。 “你知不知道思念一個人的滋味, 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 正當大家疑惑是誰還記得這句90年代的經典歌詞時, 大幕開啟, 導演張大磊彈著吉他現身, 如此用心的一段開場秀讓現場掌聲四起。

短短半小時的舞臺劇, 也讓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孔維一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表演實力。 他在首映表演中有大段獨角戲, 一邊聽幕布後大人們感歎生活變化, 一邊又以準確的表情與肢體語言保留少年的純真感覺,

在滿場近距離觀看的觀眾面前毫不怯場。

這是孔維一自金馬獎後首次出現在媒體面前。 面對記者們的提問, 這個剛剛過完11歲生日的小男孩顯得相當淡定。 雖然電影已經拍完兩年了, 但他說, 還是喜歡大家叫他電影裡的名字“曉雷”。 主持人打趣他, “是不是還沒出戲?”他點點頭, “對!”

對孔維一來說, 拿了金馬獎後的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 也沒有很興奮, 但他的老師和同學們卻比他還激動, “經常說讓我給簽個名。 ”雖然是第一次拍電影, 但孔維一覺得拍戲挺簡單的:“導演告訴我, 從這裡走到那裡, 中間要發生什麼事情, 走一走就知道了。 ”如此童真的回答也令人忍俊不禁。

在片中飾演曉雷父親的張晨是導演多年的好友。 雖然不是職業演員,

但他對角色很有鑽研精神, “電影我已經看了5遍, 這個人物在我心裡又呈現出了很多新的東西, 和一開始演的時候理解的不一樣。 有更深層的東西, 是我之前沒有觀察到的。 ”電影中, 他和曉雷之間的父子情平淡而動人, 這種朋友式的父子關係也是張晨特別渴望的, 他直言:“電影裡的父子關係是我現實生活中沒有的, 從戲裡到戲外, 我們關係的進程比較緩慢, 那個年代的父親就是這樣的, 不急於表達, 就是幹自己的事。 ”

飾演媽媽的郭燕芸是導演張大磊曾經拍婚慶小片時的一位元客戶, 戲裡戲外她都是一位老師, 也算是本色出演。 “我覺得所有的媽媽在家裡的角色都一樣, 都是叨叨叨的, ‘快點吃飯了, 快寫作業’。

可能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這麼浮, 那個年代的媽是比較穩的住的狀態。 ”

導演張大磊說, 他從來沒有刻意去訓練素人演員, 而是引導演員與角色成為朋友, 是基於信任、理解的友情讓這部電影的創作保留了真實可貴的質感。 “他們生活中的性格就比較接近人物, 我們在片場主要是交流一些生活經驗。 ”

延伸

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為《八月》發行助力

電影《八月》描述了上世紀90年代一戶普通人家瑣碎的生活日常。 九十年代初的西部小城, 國家開始實施國有單位轉型, 鐵飯碗被打破, 國有製片廠家屬院裡, 每一個簡單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響, 而少年曉雷就這樣在天真與世故之間、經濟變革與家庭改變之間懵懂成長。

儘管影片中並沒有濃墨重彩地刻畫父親與兒子之間發生的故事, 但通篇卻在細枝末節中展現父親對孩子無聲的關懷。

首映結束後, 一位90後小夥子動情地說, 他很想帶著爸爸媽媽再去看一遍《八月》, “中國人不太會直接表達感情, 片中合影那場戲, 曉雷虛摟著並不在身邊的父親, 那一幕很感人, 雖然我也不會說, 但我希望爸媽知道我愛他們。 ”

記者注意到, 整個觀影過程中, 導演的父親就坐在已經滿員的影廳臺階上觀察觀眾的反應, 等到字幕放完導演上臺和觀眾交流時, 他卻悄悄地離開了, 這或許就是中國式父子關係的真實一面。 當張大磊知道這一細節時, 他一點也不意外, “這就是我父親。 父愛是無形的, 並不一定要表達, 但是在關鍵的時候肯定會出現。”

張大磊的父親是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的剪輯師,張大磊投身電影之路也是從小受到了父親的耳濡目染。“我和我爸的關係和電影裡差不多,更像是朋友。電影裡,父親是老大,曉雷是老二,家長是媽媽,媽媽可以讓一個家庭穩定,父親和曉雷就可以有空間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做事。”

《八月》最初是張大磊自掏腰包拍攝,期間一度因為資金短缺拍不下去,這時,也是父親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幫兒子完成夢想。張大磊坦言,剛開始剪輯的幾個版本,他和父親都不太滿意,兩人的意見也不統一,但是最終父親還是選擇了尊重兒子自己的決定。至於父親對現在的最終版本是何評價,張大磊說,“他有他的想法,也不會跟我說”。

拿到金馬獎,讓《八月》這部小成本文藝片有了上院線的機會。但電影市場是很殘酷的,尤其是和好萊塢視效大片《金剛:骷髏島》同一天上映,更讓《八月》的票房顯得前途未蔔。但導演張大磊心態很輕鬆:“也沒有什麼可緊張的,電影從上映那天開始就不屬於我們了,它有自己的命運。”不管觀眾如何評價,他認為都很正常,“有喜歡也有不喜歡,總比沒人說好,沒人評價最失敗。”

“文藝片的排片都是老大難問題,今天我不下跪了,跪也沒有什麼用。”首映現場,發行方愛奇藝影業總裁亞甯幽默地說,“金剛健碩的身材和《八月》裡瘦弱的曉雷相比是巨大的反差,排片量也是巨大的反差,懇請影院經理更多的給我們排片,在電影院裡看《八月》才是最好的欣賞方式。”他還透露,愛奇藝這次將以眾籌包場的新興發行形式,為《八月》爭取更多空間。

此外,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也將為《八月》的發行助力。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表示,《八月》是該聯盟第一次參與國產影片的發行,“聯盟簽約的110家影院都將有專門的影廳,保證在連續兩周的時間,每天晚上有一個黃金場的時間給予《八月》。”

對話

想和電影工業保持一定距離

記者:你在舞臺上的表演很精彩,為什麼沒當搖滾歌手,而當導演了呢?

張大磊:其實我就是因為這個才出國。當時特別熱愛搖滾樂,把一切都放棄了想要成為一個搖滾樂手,但是真正投入的時候,感覺自己不可能成為樂手,只能是樂迷。當時也沒法選擇了,就想逃跑。

記者:就逃到俄羅斯去了?

張大磊:對。那時候我和鼓手兩人一起到了首都機場,別人都哭得稀裡嘩啦,我倆大步流星地就過了安檢,頭都沒回,覺得要自由了,要有新生活了。結果一路興奮,到了莫斯科機場,別人開車來接我們,一直開到了郊區,看見窗外都是木房子,下著雪,眼淚唰的一下就下來了,意識到沒有安全感了。

記者:俄羅斯的留學經歷會不會成為你以後電影創作的素材?

張大磊:也許會,但俄羅斯更多給我的是情感上的東西。我很奇怪,對俄羅斯有鄉愁。這種感覺說不清,打個比方,到了那應該是完全陌生的,但是我聽到那些旋律、看到那些建築,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以前來過。

記者:回國後為什麼沒有立即往職業導演的方向發展?

張大磊:我一直是按照我的方式去做,沒有急於想要成為職業導演,進入電影工業。別人都是首先進入這個行業,哪怕做其他的,再慢慢實現自己的想法。我不是,我寧願去做別的事兒,找到合適的機會再去拍自己的電影。

記者:你是不是不喜歡電影工業?

張大磊:不是不喜歡,只是想和它保持一定距離,不想把自己搞得太專業。我還有其他身份,只不過喜歡電影,能拍電影。

記者:《八月》到底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張大磊:好像說不清,這個問題在最早寫故事梗概的時候就出現了,很難寫清講的是什麼事。好像沒有什麼事,仔細去想又發生了很多事情。我覺得就是一個情緒,像夢一樣,回首過去的事情,拍到銀幕上是薄薄的一層,但後面其實還有很多的東西,萬丈深淵,那個是留給觀眾來體會的。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曉雷他們家和曉雷身邊的各種家庭面對一個時代的到來,面對生活的狀態和命運的改變。

記者:為什麼選擇1994年,是因為當時的社會正處於巨變之中嗎?

張大磊:選擇1994年,只是因為我12歲那年恰好是1994年,僅僅是背景。電影裡面所謂的情懷,更多的是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記憶。那段時間正好是我的童年,一切都很美好。其實電影對社會沒做太多的判斷和解釋,但是大家也能夠看到。

記者:你的父親一輩都是老製片廠的,他們對現在的電影產業怎麼看?

張大磊:有時聊過,他們很多都懷念過去的生產方式,懷念膠片時代,懷念集體創作,而現在的電影工作更多的是生產。

記者:很多80後導演回顧青春,都會拍自己高中、大學那段生活,你為什麼選擇了小學畢業這個時間點呢?

張大磊:高中下回拍,其實是補習班,因為曉雷初中考高中又沒考上。其中我回國後寫的第一個劇本就是關於高中的,但一直沒錢沒拍成,在那個過程中,想到了《八月》這個劇本。這個故事更感染我,更是我想要做的。

記者:獲獎之後,是不是有很多電影公司和大老闆來找你合作?

張大磊:有過,也不至於很多,投資公司也挺理智的,他們會判斷我能拍什麼。但是現在合作的出品方一定會繼續合作下去,一是他們對我的信任,二是我也有責任和他們繼續。

但是在關鍵的時候肯定會出現。”

張大磊的父親是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的剪輯師,張大磊投身電影之路也是從小受到了父親的耳濡目染。“我和我爸的關係和電影裡差不多,更像是朋友。電影裡,父親是老大,曉雷是老二,家長是媽媽,媽媽可以讓一個家庭穩定,父親和曉雷就可以有空間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做事。”

《八月》最初是張大磊自掏腰包拍攝,期間一度因為資金短缺拍不下去,這時,也是父親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幫兒子完成夢想。張大磊坦言,剛開始剪輯的幾個版本,他和父親都不太滿意,兩人的意見也不統一,但是最終父親還是選擇了尊重兒子自己的決定。至於父親對現在的最終版本是何評價,張大磊說,“他有他的想法,也不會跟我說”。

拿到金馬獎,讓《八月》這部小成本文藝片有了上院線的機會。但電影市場是很殘酷的,尤其是和好萊塢視效大片《金剛:骷髏島》同一天上映,更讓《八月》的票房顯得前途未蔔。但導演張大磊心態很輕鬆:“也沒有什麼可緊張的,電影從上映那天開始就不屬於我們了,它有自己的命運。”不管觀眾如何評價,他認為都很正常,“有喜歡也有不喜歡,總比沒人說好,沒人評價最失敗。”

“文藝片的排片都是老大難問題,今天我不下跪了,跪也沒有什麼用。”首映現場,發行方愛奇藝影業總裁亞甯幽默地說,“金剛健碩的身材和《八月》裡瘦弱的曉雷相比是巨大的反差,排片量也是巨大的反差,懇請影院經理更多的給我們排片,在電影院裡看《八月》才是最好的欣賞方式。”他還透露,愛奇藝這次將以眾籌包場的新興發行形式,為《八月》爭取更多空間。

此外,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也將為《八月》的發行助力。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表示,《八月》是該聯盟第一次參與國產影片的發行,“聯盟簽約的110家影院都將有專門的影廳,保證在連續兩周的時間,每天晚上有一個黃金場的時間給予《八月》。”

對話

想和電影工業保持一定距離

記者:你在舞臺上的表演很精彩,為什麼沒當搖滾歌手,而當導演了呢?

張大磊:其實我就是因為這個才出國。當時特別熱愛搖滾樂,把一切都放棄了想要成為一個搖滾樂手,但是真正投入的時候,感覺自己不可能成為樂手,只能是樂迷。當時也沒法選擇了,就想逃跑。

記者:就逃到俄羅斯去了?

張大磊:對。那時候我和鼓手兩人一起到了首都機場,別人都哭得稀裡嘩啦,我倆大步流星地就過了安檢,頭都沒回,覺得要自由了,要有新生活了。結果一路興奮,到了莫斯科機場,別人開車來接我們,一直開到了郊區,看見窗外都是木房子,下著雪,眼淚唰的一下就下來了,意識到沒有安全感了。

記者:俄羅斯的留學經歷會不會成為你以後電影創作的素材?

張大磊:也許會,但俄羅斯更多給我的是情感上的東西。我很奇怪,對俄羅斯有鄉愁。這種感覺說不清,打個比方,到了那應該是完全陌生的,但是我聽到那些旋律、看到那些建築,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以前來過。

記者:回國後為什麼沒有立即往職業導演的方向發展?

張大磊:我一直是按照我的方式去做,沒有急於想要成為職業導演,進入電影工業。別人都是首先進入這個行業,哪怕做其他的,再慢慢實現自己的想法。我不是,我寧願去做別的事兒,找到合適的機會再去拍自己的電影。

記者:你是不是不喜歡電影工業?

張大磊:不是不喜歡,只是想和它保持一定距離,不想把自己搞得太專業。我還有其他身份,只不過喜歡電影,能拍電影。

記者:《八月》到底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張大磊:好像說不清,這個問題在最早寫故事梗概的時候就出現了,很難寫清講的是什麼事。好像沒有什麼事,仔細去想又發生了很多事情。我覺得就是一個情緒,像夢一樣,回首過去的事情,拍到銀幕上是薄薄的一層,但後面其實還有很多的東西,萬丈深淵,那個是留給觀眾來體會的。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曉雷他們家和曉雷身邊的各種家庭面對一個時代的到來,面對生活的狀態和命運的改變。

記者:為什麼選擇1994年,是因為當時的社會正處於巨變之中嗎?

張大磊:選擇1994年,只是因為我12歲那年恰好是1994年,僅僅是背景。電影裡面所謂的情懷,更多的是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記憶。那段時間正好是我的童年,一切都很美好。其實電影對社會沒做太多的判斷和解釋,但是大家也能夠看到。

記者:你的父親一輩都是老製片廠的,他們對現在的電影產業怎麼看?

張大磊:有時聊過,他們很多都懷念過去的生產方式,懷念膠片時代,懷念集體創作,而現在的電影工作更多的是生產。

記者:很多80後導演回顧青春,都會拍自己高中、大學那段生活,你為什麼選擇了小學畢業這個時間點呢?

張大磊:高中下回拍,其實是補習班,因為曉雷初中考高中又沒考上。其中我回國後寫的第一個劇本就是關於高中的,但一直沒錢沒拍成,在那個過程中,想到了《八月》這個劇本。這個故事更感染我,更是我想要做的。

記者:獲獎之後,是不是有很多電影公司和大老闆來找你合作?

張大磊:有過,也不至於很多,投資公司也挺理智的,他們會判斷我能拍什麼。但是現在合作的出品方一定會繼續合作下去,一是他們對我的信任,二是我也有責任和他們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