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戰狼2》潛龍勿用,見狼在野:孤膽英雄燃爆軍魂

時隔兩年多, 《戰狼2》登場, 延續了第一部的風格和水準, 且場面更大, 電影的主題, 與第一部一脈相承, 卻有著不同之處。

還記得幾年前看《戰狼1》時的感覺,

比起傳統的動作片, 該片其實從傳統意義上算作一部軍旅題材電影, 且是少見的特種兵題材, 這是由於其特殊性質而決定的。

特種兵不像是其同門師兄弟特警那樣, 可以以城市作戰和警匪題材為依託來進一步發揮, 比如《反恐特警組》和《極限特工》, 而特種兵作為一種軍事單位, 其大框架就主要限定在戰爭題材(隨著世界對反恐的重視, 從2002年開始特種兵也開始參與到反恐任務中), 且執行作為一種執行特殊任務的兵種, 對單兵作戰能力和武器裝備的強調使其無法走傳統戰爭電影中兵團作戰這樣的路線, 但特種兵題材作品卻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就是從單兵作戰能力和團隊作戰方式上追求專業化的戰術和戰略,

從而能極大的烘托電影的主題和氣氛。

這是兩部《戰狼》一脈相承的特點, 而且第一集從單兵作戰到團隊合作, 有板有眼的是一副軍事電影格調, 且吳京對於冷鋒這個兵痞的塑造非常成功, 《戰狼》的出現, 讓該劇具備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一就是填補了近幾年特種兵電影的空白, 其二就是在主旋律, 尤其是軍旅題材與商業動作片之間, 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首部5.4億的票房, 就是成功的信號。

到了第二集, 還是延續第一集的路子嗎?最起碼自導自演的吳京不這樣想。 畢竟在這個商業化的市場上, 軍旅題材還是偏於小眾, 觀眾看《戰狼1》的時候, 終究還是沖著動作場面去的, 而且個人觀點, 軍事電影無論是在中外都不好拍, 因為在和平時代題材和故事有限, 尤其是國內限制就更多了, 因此《戰狼2》在延續該系列風格和主題的前提之下, 對電影的風向標進行了些許的轉移, 從電影的初始設定就能看出來。

冷鋒, 已經不再是軍人, 故事的場景搬到非洲。 而冷鋒不當軍人的原因開場點名, 在盛怒之下的越軌行為導致其犯下了大忌, 但雖然軍裝不在, 但冷鋒“退伍”是被動需求, 軍人的熱血和光環依舊存在。 而電影的場景來到非洲, 故事的主線是在暴亂中營救中國同胞, 因此, 《戰狼2》的主題與第一集還是一脈相承的,

只不過沒有了首部在題材和故事上種種限制, 電影在格局和內容上, 可以放開手腳, 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這就是《戰狼2》的升級之處。

本片讓人想起了前不久的《中國推銷員》, 故事場景類似, 但比起後者先是“以商止戰”的路子, 半途中突然讓技術宅變成動作英雄的莫名設定, 《戰狼2》以一個退役軍人的視角, 代入感極強。 完全就是好萊塢孤膽動作片的模式, 比如《第一滴血》《虎膽龍威》、《突然死亡》、《暴走潛龍》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 這些電影主角不是員警, 就是前軍人, 本片也是一樣。

故事場景的限定,任務的限定,一氣呵成的的動作片模式,雖然不新鮮,都是好萊塢孤膽英雄動作片的屬性,但但對於吳京來說,把這個故事講的風馳電掣,這就是進步。角色刻畫依舊一般,但也因為角色施展空間不大,最起碼對於主角冷鋒的角色刻畫相當到位,其餘配角以臉譜化的模式能顯示出相對性的角色特點,尤其是在後半段兵工廠突圍的戲份中,將女護士盧靖姍、富二代張翰等角色的個性刻畫點到為止,在一部動作片中也就足夠。尤其是達康書記吳剛,簡直就是“冷鋒二號”,二者的共同點就是深藏不露,身手不凡,符合孤膽動作片的一貫設定,且其性格特徵也比較討喜,雖然只是在後半段出現,但風頭無兩。

電影建立在這個簡單的劇情基礎上,情節編排和故事節奏算不上行雲流水,但非常緊湊,也就是快節奏,用目不暇接的動作戲來掩蓋情節和角色的模式化,沒有影響觀感。

當然電影最大的亮點在於動作,從開場打擊海盜從船上到水下的6分鐘長鏡頭,到到紅巾軍與政府軍火並的火爆場面,還有吳京那一手用鐵絲柵欄門阻擋RPG火箭彈的展示,電影的動作場面就在技巧/火爆之間來回切換,這是《戰狼》系列的一貫風格,片中也有吳京單手換彈夾的動作展示,不亞於第一集拔槍/用腳上膛/爆頭的鏡頭。

街頭火拼,短兵相接,坦克飆車戲,火箭彈與自動武器的輪番開火,乃至結尾與“交叉骨”的PK大戰,該片的場面非常爽快。

而且對於情誼的刻畫也是《戰狼2》系列的標誌,比起第一集在戰鬥中滲透的兄弟情義,第二集則是的焦點則在於普羅難民,電影的主題其實跟《黑鷹墜落》中“no man left behind”類似,面對槍口下的難民,無論是中國同胞還是非洲兄弟,電影用了很重的筆墨去渲染。火爆的動作場面+濃重的情義,《戰狼2》這部作品從內到外都散發著純爺們的氣息。我不知道這部作品最終能收穫多少商業價值,但這樣的大製作電影卻在如今類型片發展幾乎停滯的電影市場,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說道華語動作題材,最近一段日子,以《湄公河行動》、《非凡任務》和未來的《紅海行動》這樣的片子出現,對我們類型片多元化發展其實有好處。本片雖然帶有主旋律的味道,但其路線卻是正確,在商業與主旋律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也是《戰狼》系列的特性。

不敢說一兩部電影對華語片類型化之路多有大幫助,但這個趨勢卻是順應潮流的。西方動作電影日落西山,但東方同類題材作品才剛剛起步。華語電影也不能一味的往青春、喜劇等類型片的單一模式裡鑽,很可能不久之後這些電影就會像中國古裝大片一樣,噎死在自己唯一的美德——無節制上。華語動作片這條路線應該在未來大有潛力可挖,《戰狼2》這種以特種兵為題材、動作為主題的電影,也是“潛龍勿用”的道理。

故事場景的限定,任務的限定,一氣呵成的的動作片模式,雖然不新鮮,都是好萊塢孤膽英雄動作片的屬性,但但對於吳京來說,把這個故事講的風馳電掣,這就是進步。角色刻畫依舊一般,但也因為角色施展空間不大,最起碼對於主角冷鋒的角色刻畫相當到位,其餘配角以臉譜化的模式能顯示出相對性的角色特點,尤其是在後半段兵工廠突圍的戲份中,將女護士盧靖姍、富二代張翰等角色的個性刻畫點到為止,在一部動作片中也就足夠。尤其是達康書記吳剛,簡直就是“冷鋒二號”,二者的共同點就是深藏不露,身手不凡,符合孤膽動作片的一貫設定,且其性格特徵也比較討喜,雖然只是在後半段出現,但風頭無兩。

電影建立在這個簡單的劇情基礎上,情節編排和故事節奏算不上行雲流水,但非常緊湊,也就是快節奏,用目不暇接的動作戲來掩蓋情節和角色的模式化,沒有影響觀感。

當然電影最大的亮點在於動作,從開場打擊海盜從船上到水下的6分鐘長鏡頭,到到紅巾軍與政府軍火並的火爆場面,還有吳京那一手用鐵絲柵欄門阻擋RPG火箭彈的展示,電影的動作場面就在技巧/火爆之間來回切換,這是《戰狼》系列的一貫風格,片中也有吳京單手換彈夾的動作展示,不亞於第一集拔槍/用腳上膛/爆頭的鏡頭。

街頭火拼,短兵相接,坦克飆車戲,火箭彈與自動武器的輪番開火,乃至結尾與“交叉骨”的PK大戰,該片的場面非常爽快。

而且對於情誼的刻畫也是《戰狼2》系列的標誌,比起第一集在戰鬥中滲透的兄弟情義,第二集則是的焦點則在於普羅難民,電影的主題其實跟《黑鷹墜落》中“no man left behind”類似,面對槍口下的難民,無論是中國同胞還是非洲兄弟,電影用了很重的筆墨去渲染。火爆的動作場面+濃重的情義,《戰狼2》這部作品從內到外都散發著純爺們的氣息。我不知道這部作品最終能收穫多少商業價值,但這樣的大製作電影卻在如今類型片發展幾乎停滯的電影市場,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說道華語動作題材,最近一段日子,以《湄公河行動》、《非凡任務》和未來的《紅海行動》這樣的片子出現,對我們類型片多元化發展其實有好處。本片雖然帶有主旋律的味道,但其路線卻是正確,在商業與主旋律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也是《戰狼》系列的特性。

不敢說一兩部電影對華語片類型化之路多有大幫助,但這個趨勢卻是順應潮流的。西方動作電影日落西山,但東方同類題材作品才剛剛起步。華語電影也不能一味的往青春、喜劇等類型片的單一模式裡鑽,很可能不久之後這些電影就會像中國古裝大片一樣,噎死在自己唯一的美德——無節制上。華語動作片這條路線應該在未來大有潛力可挖,《戰狼2》這種以特種兵為題材、動作為主題的電影,也是“潛龍勿用”的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