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名氣不輸李谷一,曾為中國流行音樂的鼻祖,如今為紀念亡夫出專輯!

提起朱逢博這個名字, 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說, 應該很陌生, 有的人或許會問是幹什麼的, 有的還可能會問是男的女的。 但問一問你的父輩, 他們肯定很熟悉, 因為朱逢博不僅是他們青春的美好記憶, 更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寄託。

朱逢博出生于山東濟南, 從小喜愛唱歌, 本來想學習音樂, 但在那個年代, 藝術尚處於萌芽階段, 更多的人認為唱歌是不務正業, 因此, 在父母的引導下, 朱逢博考入了同濟大學建築系。 但畢業後的朱逢博沒有從事建築行業, 而是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進修學習唱歌。

朱逢博進修音樂的同時, 也在上海歌劇院工作, 主演了《紅珊瑚》《劉三姐》等多部歌劇, 成功塑造了多個不同性格的藝術形象。 不過, 說起朱逢博的歌劇代表作, 應屬人皆盡知的《白毛女》, 獨樹一幟的歌聲, 成功烘托了女主人公的形象, 她也因此而蜚聲歌壇, 尤其是《喜兒哭爹》橋段, 更是成為了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

1974年過後, 朱逢博終於如願成為了獨唱演員, 其演唱的《美麗的心靈》《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紅杉樹》《彎彎的小路》《橄欖樹》等歌曲至今廣為傳唱, 難能可貴的是, 朱逢博不僅擅長演唱中國民族風的歌曲, 也擅於各種外國歌曲的風格。 而她的《朱逢博獨唱歌曲選》也成為中國出版的第一盤身歷聲專輯磁帶, 在當時引起極大反響。

1985年, 朱逢博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輕音樂團上海輕音樂團, 並任團長。 1986年至1999年她先後被日本、德國、奧地利、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授予傑出藝術家獎、列入《世界名人錄》。 更被冠以“中國的夜鶯”。 可以說, 朱逢博是七十八年代國內外最活躍最有影響力的女歌唱家, 領導了中國改革開放後的民歌復興。

到了90年代末, 朱逢博選擇淡出歌壇, 她自己表示:想將機會讓給年輕人, 將精力放在教育上, 而如今當紅藝人林峰就是朱逢博的弟子之一。 可以說, 朱逢博在當時的知名度完全不遜于李穀一, 雖然如今李谷一依然活躍在歌壇, 朱逢博鮮有人知, 但她為中國歌壇所作的貢獻不容抹殺。

淡出歌壇後,朱逢博全身心地陪伴丈夫。丈夫施鴻鄂是我國著名的抒情戲劇性男高音歌唱家,名聲享譽國內外。1967年兩人步入婚姻殿堂,當時他們的婚房只有十平方米,據說還是向上海歌劇院借的,家裡只有一架鋼琴,兩張床和幾個凳子,這是兩位元音樂家的全部家當。雖然貧窮,但兩人的生活卻充滿快樂,一起攜手走過41個年頭。

2008年,相伴41年的丈夫突然去世。由於施鴻鄂在沒有任何先兆之下突然離世,朱逢博久久不能釋懷。為了紀念去世的丈夫,朱逢博自製專輯,專輯中還夾著一篇印刷精美的散文,在文中朱逢博這樣寫道:作為施鴻鄂的妻子和學生,我將這盤承載著他生前最美好歌聲的薄薄碟片奉獻給您,因為他在世的年代裡不曾有經濟能力購買自己的唱片饋贈給熱愛著他的至親好友。

懷念朱逢博和施鴻鄂的完美愛情,也懷念屬於他們的那個“黃金年代”。最後問一句,朱逢博為紀念丈夫製作的專輯,你會買嗎?反正小編是真想買。

淡出歌壇後,朱逢博全身心地陪伴丈夫。丈夫施鴻鄂是我國著名的抒情戲劇性男高音歌唱家,名聲享譽國內外。1967年兩人步入婚姻殿堂,當時他們的婚房只有十平方米,據說還是向上海歌劇院借的,家裡只有一架鋼琴,兩張床和幾個凳子,這是兩位元音樂家的全部家當。雖然貧窮,但兩人的生活卻充滿快樂,一起攜手走過41個年頭。

2008年,相伴41年的丈夫突然去世。由於施鴻鄂在沒有任何先兆之下突然離世,朱逢博久久不能釋懷。為了紀念去世的丈夫,朱逢博自製專輯,專輯中還夾著一篇印刷精美的散文,在文中朱逢博這樣寫道:作為施鴻鄂的妻子和學生,我將這盤承載著他生前最美好歌聲的薄薄碟片奉獻給您,因為他在世的年代裡不曾有經濟能力購買自己的唱片饋贈給熱愛著他的至親好友。

懷念朱逢博和施鴻鄂的完美愛情,也懷念屬於他們的那個“黃金年代”。最後問一句,朱逢博為紀念丈夫製作的專輯,你會買嗎?反正小編是真想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