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道貫陰陽,乾坤運太極,張三豐第七集:太極獨步天下

武當金頂, 真武大帝

第三章 道貫陰陽 乾坤運太極

張三豐揭示的更高宇宙觀, 遠超當時世間儒、釋、道各家, 在大明朝興起向道之玄風。

張三豐說, “不拘貴賤賢愚、老衰少壯, 只要素行陰德, 仁慈悲憫, 忠孝信誠。 全于人道, 仙道自然不遠也。 ”(《大道論》)然而人間是一個迷的世界, 老子說“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老子隱去二千年, 張三豐在《登天指迷說》講, “人身造化同乎天地, 但不知天何得一以清、地何得一以寧?且又不知主張造化的是誰?”為找尋超越生死的大法正道, 張三豐拋家舍業, 歷經三十五年辛苦, 足跡踏遍名山古刹, 於古稀之年方聞大道。 張三豐體會修道之艱辛, 發大慈悲心, 創太極拳。 太極者, 萬物之母, 張三豐的太極拳內含大道天機, 能逾越萬物, 直通神域。

太極拳一上來就打破人的千百年形成的觀念, 眼見不為實。 太極拳動作緩、慢、圓, 看上去發拳、發掌都很慢,

可是卻能先打到看上去發拳、發掌很快的對方。 太極拳的一招一式皆有玄機, 所以人這邊無論怎麼快也沒有他另外空間的手快。 張三豐在古稀之年“以單丁殺賊百餘”顯非以力勝, 太極拳讓人認識到人眼所見的局限:快與慢概念, 靜與動概念, 大與小概念, 皆非是真。 真正的力量較對人眼看不見, 而他同時同地存在著, 古人稱之為內功、內力。 真正的功夫由內來, 太極拳開內家功夫先河, 精妙絕倫。

一、獨步天下

中華歷史的五千年大戲, 武被灌予了獨特的文化內涵。 在兵征天下的歲月裡, 多少英武豪傑盡顯風流, 要想有一身好武藝, 要非凡的體力。 武藝超群的多是秉承天賦, 如西楚霸王項羽“籍長八尺餘, 力能扛鼎”(《史記‧項羽本紀》),

抗金英雄岳飛“生有神力, 未冠, 挽弓三百斤, 弩八石”(《宋史‧嶽飛傳》)。

到張三豐時期, 武術已經形成多種門派, 在中土廣為流傳, 名揚天下的少林寺內就流傳著各種有著悠久歷史武術門派, 因十三棍僧救唐王, 使少林武術廣為弘揚。 其中少林拳, 行拳要勁力迅猛, 勢大招沉, 猶如狂風驟起, 暴雨頃至, 只見拳腳似箭, 但聞風聲呼呼。


十三棍僧護秦王

明末清初黃宗羲在《王征南墓誌銘》中說:“少林拳勇名天下, 然主於搏人, 人亦得而乘之。 有所謂內家者, 以靜制動, 犯者應手即僕。 故別少林為外家, 蓋起于宋之張三豐。 ”少林拳以其行拳勇猛而揚名天下, 主要用於搏鬥, 實戰中也是以勇猛取勝。 有一種稱作內家拳, 與少林拳截然不同, 根本不用出拳, “以靜制動”, 侵犯者一想出手, 自己就撲倒在地, 由宋代的張三豐傳出。

《張三豐全集》雲:“拳勇之技, 少林為外家, 武當張三豐為內家。 三豐之後, 有關中人王宗, 宗傳溫州陳州同。 州同明嘉靖間人。 故今兩家之傳, 盛於浙東。 順治中, 王來咸字征南,

其最著者, 靳人也。 ”

張三豐離開武當山, 太極拳流入民間, 二百年後, 始有文字記載張三豐創內家拳。 王征南是內家拳的一個傳人, 晚年結識黃宗羲, 成為好友, 他一生收徒極嚴, 內家拳的真髓只授予了黃宗羲的兒子黃百家。 黃百家在《內拳家法》中說, 張三豐精通少林功夫, 創造一種與少林拳截然相反的拳法, 名為內家, “得其一二者, 足以勝少林”。 於是, 武學始有內家、外家之分, 外家首推少林, 內家尊崇武當。

“張三豐既精于少林, 複從而翻之, 是名內家。 得其一二者, 足以勝少林。 ”(清黃百家《內拳家法》)


清代黃百家著《內家拳法》

清嘉靖間《寧波府志》記載張松溪武功神奇,自言其法起于張三豐。

張松溪為人謙恭謹慎,像個儒生,身材瘦弱,好像衣服都撐不起來,有人知他有異能,每邀他一試,他總是謙讓退避。當時少林僧以少林拳勇猛而聞名天下,趕上有日本強盜,地方官府召集少林僧打擊日本強盜。少林僧聽說張松溪,求見,松溪隱而不見。一次,松溪看見諸僧習武,忍不住笑了出來,少林僧知道他是張松溪,於是要求比武。松溪一看躲不過,曰:“一定要比,要有鄉吏作證,約定死不追究。”少林僧同意,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躍一個飛腳踢來,松溪稍側身,舉手送之,其僧如飛彈隕空墮下樓,奄奄一息。眾僧驚駭之餘,甘拜下風。

張松溪家鄉的人多習武,年輕人總想和張松溪比試。一次幾個年輕人把松溪關到城中一個地方,拜曰:“今天你進退無所,一定要和我們比試一下。”松溪不得已,讓他們把幾個數百斤大石壘在一起,他們很吃力地把三個大石壘起。松溪說:我是一個無用的七十歲老人,讓你們見笑了。說著舉左手側而劈之,三石皆分為兩,其奇異如此。

另一人是王征南。王征南為人機警,得太極拳之後,絕不露圭角,如果不是非常的困境絕不發掌。《王征南墓誌銘》記述他用太極拳退敵的兩個故事。

王征南早年從軍,一次夜出偵察,被敵方守兵抓捕,反綁在一個廊柱上,數十人守著他,征南撿了一塊碎瓷偷偷將繩子割斷,從懷中掏出銀兩望空而擲,乘看守的人去爭搶,征南逃出,數十看守急忙追之,結果,都自己匍匐在地上起不來。

又有一次,王征南獨自夜出,遇營兵七八人,他們抓住王征南讓他背重物,征南苦苦哀求免去,營兵不聽。征南走到橋上,扔掉背上重物,營兵拿刀想砍征南,征南徒手,營兵突然自己僕倒在地,刀也鏗鏘落地。王征南最後把他們的刀扔到井中,營兵取刀的時候,王征南已跑遠了。

王征南的技藝獨傳黃宗羲之子黃百家,黃百家卻沒找到好徒弟傳下去,哭泣道:我辜負征南先生的技藝,此術已成《廣陵散》矣!


黃宗羲1669年作王征南墓銘志


清代黃百家著《內家拳法》

清嘉靖間《寧波府志》記載張松溪武功神奇,自言其法起于張三豐。

張松溪為人謙恭謹慎,像個儒生,身材瘦弱,好像衣服都撐不起來,有人知他有異能,每邀他一試,他總是謙讓退避。當時少林僧以少林拳勇猛而聞名天下,趕上有日本強盜,地方官府召集少林僧打擊日本強盜。少林僧聽說張松溪,求見,松溪隱而不見。一次,松溪看見諸僧習武,忍不住笑了出來,少林僧知道他是張松溪,於是要求比武。松溪一看躲不過,曰:“一定要比,要有鄉吏作證,約定死不追究。”少林僧同意,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躍一個飛腳踢來,松溪稍側身,舉手送之,其僧如飛彈隕空墮下樓,奄奄一息。眾僧驚駭之餘,甘拜下風。

張松溪家鄉的人多習武,年輕人總想和張松溪比試。一次幾個年輕人把松溪關到城中一個地方,拜曰:“今天你進退無所,一定要和我們比試一下。”松溪不得已,讓他們把幾個數百斤大石壘在一起,他們很吃力地把三個大石壘起。松溪說:我是一個無用的七十歲老人,讓你們見笑了。說著舉左手側而劈之,三石皆分為兩,其奇異如此。

另一人是王征南。王征南為人機警,得太極拳之後,絕不露圭角,如果不是非常的困境絕不發掌。《王征南墓誌銘》記述他用太極拳退敵的兩個故事。

王征南早年從軍,一次夜出偵察,被敵方守兵抓捕,反綁在一個廊柱上,數十人守著他,征南撿了一塊碎瓷偷偷將繩子割斷,從懷中掏出銀兩望空而擲,乘看守的人去爭搶,征南逃出,數十看守急忙追之,結果,都自己匍匐在地上起不來。

又有一次,王征南獨自夜出,遇營兵七八人,他們抓住王征南讓他背重物,征南苦苦哀求免去,營兵不聽。征南走到橋上,扔掉背上重物,營兵拿刀想砍征南,征南徒手,營兵突然自己僕倒在地,刀也鏗鏘落地。王征南最後把他們的刀扔到井中,營兵取刀的時候,王征南已跑遠了。

王征南的技藝獨傳黃宗羲之子黃百家,黃百家卻沒找到好徒弟傳下去,哭泣道:我辜負征南先生的技藝,此術已成《廣陵散》矣!


黃宗羲1669年作王征南墓銘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