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青銅文化史中的巔峰代表——司母戊鼎的前世今生

在遙遠的人類原始社會中, 青銅材料的出現, 推動了人類文明從原始的石器時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青銅也由此成為了這個時代最突出的象徵。

中華文明史長達五千餘年, 而其中二分之一的時期就是光彩照人的青銅時代。 在我國現存的青銅器物中, 司母戊鼎是已發掘出來的所有青銅器中最大的一個, 也是世界文明史上青銅文化中青銅器的巔峰代表。

司母戊鼎應該是商王武丁的兩個兒子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親婦妌而制的, 在鼎腹內壁銘文“司母戊”三個字中, “司”與“祠”相通, 有祭祀之意, “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後妃婦妌的廟號。

司母戊鼎是現存青銅器中最大最重一個, 重量達到了832公斤, 高133釐米, 器口長112釐米, 寬79釐米。 它造型莊重典雅, 雄壯的長方形器身上還豎立著耳朵, 鼎身上還裝飾著華美的圖案, 其腹部刻有蟠龍紋和饕餮紋, 圖案中的兩隻巨獸都只有頭而沒有身,

雙眼兇惡, 是神權的體現;鼎的足部修飾著蟬紋, 增加了鼎的神秘色彩。

司母戊鼎的鑄造很複雜, 先分別鑄好鼎耳、軀體、四足, 最後把這些部件鑄成一個整體。 後母戊鼎是用陶範法鑄造而成的, 在商朝時期鑄造司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 且要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 經測定, 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 這與青銅容器的硬度鑄造比例基本相符。

1939年3月, 司母戊鼎被發現于河南安陽武官村的田地中, 村民吳培文和其叔伯哥哥吳希增在野地裡探寶時發現, 由於當地已經被日本人佔領了, 為了防止被日本人發現, 他們白天堵住挖的洞口, 晚上繼續挖掘, 連續挖了三個晚上, 才把這個後來震驚中外的大鼎挖了出來。

可是消息還是走漏傳到了日本人耳中, 北平的大古董商肖寅卿也來看貨, 準備出價20萬銀元購買, 村民還真動了心, 肖寅卿提出要把大鼎分割後, 好分批裝運。 村民們先拿鋼鋸鋸鼎, 可因為大鼎十分堅硬, 沒有鋸動,

於是他們又拿來鐵錘砸鼎, 結果, 一隻鼎耳被砸了下來, 鼎因此被嚴重破壞。

後來, 村民也覺得大鼎就這樣被砸壞可惜了, 同時又怕萬一肖寅卿反悔, 殘損的大鼎就賣不出去了, 因此終止了對大鼎的分割, 又把大鼎藏在了地下。

抗戰勝利後, 1946年6月, 司母戊鼎重見天日。 當時的安陽政府一位“陳參議”打探到大鼎的下落, 他勸說吳培文等人把大鼎上交政府。

1948年夏天, 司母戊鼎在南京首次公開展出, 據記載, 蔣介石曾親自前往參觀, 於是大鼎轟動了整個南京城。

1949年, 國民政府撤往臺灣時原有意將大鼎運往臺灣, 但由於大鼎過於沉重, 大鼎流落在南京飛機場, 後被解放軍發現, 轉移到南京博物院。 1959年, 國家博物館建成, 司母戊鼎從南京調往北京,

成為鎮館之寶, 並一直存於國家博物館。

可惜的是, 由於年代久遠, 丟失的那只鼎耳始終未能找回。 後來專家們參考剩餘的那只鼎耳給補了一隻鼎耳, 司母戊鼎才算是完整了。

2005年, 大鼎回安陽“省親”, 已經83歲的吳培文在殷墟門口, 時隔59年終於再次與大鼎見面。 老人一直覺得,保護了大鼎沒有落在日本人手中,是他一生之中做得最有價值的一件事。那一天,作為大鼎的發現人和保護人,他被特許可以撫摸大鼎。

關於大鼎的命名也有一番爭議,最初是郭沫若先生將大鼎稱其為司母戊鼎,他認為“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但名稱的爭議一直不斷,有多位學者提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為在古文字中,司、後是同一個字。於是在此後出版的《辭海》對“司母戊鼎”作了這樣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銅器,鼎腹內有銘文“司母戊”三字(或釋“後母戊”)。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做。

2011年3月底,國家博物館新館開館,大鼎正式亮相時鼎前的標牌已赫然顯示“後母戊鼎”。央視播出後,隨即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司”與“後”之爭也由學界擴展到社會爭論。而三個中國舉足輕重的博物館,在展示同一件青銅大鼎時,出現了不同的稱謂,位於首都的國家博物館稱“後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國內唯一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均為複製品),它的釋名仍為“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不僅反映了商朝社會青銅鑄造業的生產和技術水準,也是商朝青銅文化高度繁榮的象徵,司母戊鼎在世界青銅文化史也佔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史家之韻——借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韻味!

老人一直覺得,保護了大鼎沒有落在日本人手中,是他一生之中做得最有價值的一件事。那一天,作為大鼎的發現人和保護人,他被特許可以撫摸大鼎。

關於大鼎的命名也有一番爭議,最初是郭沫若先生將大鼎稱其為司母戊鼎,他認為“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但名稱的爭議一直不斷,有多位學者提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為在古文字中,司、後是同一個字。於是在此後出版的《辭海》對“司母戊鼎”作了這樣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銅器,鼎腹內有銘文“司母戊”三字(或釋“後母戊”)。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做。

2011年3月底,國家博物館新館開館,大鼎正式亮相時鼎前的標牌已赫然顯示“後母戊鼎”。央視播出後,隨即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司”與“後”之爭也由學界擴展到社會爭論。而三個中國舉足輕重的博物館,在展示同一件青銅大鼎時,出現了不同的稱謂,位於首都的國家博物館稱“後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國內唯一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均為複製品),它的釋名仍為“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不僅反映了商朝社會青銅鑄造業的生產和技術水準,也是商朝青銅文化高度繁榮的象徵,司母戊鼎在世界青銅文化史也佔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史家之韻——借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韻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