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宮舊藏賞析·大明宣德爐(四)

本文所指大明宣德爐, 包括了宣德年制、宣德款。

僅供大家學習參詳, 也歡迎大家討論切磋~今天本文介紹無耳爐、古彝器式、雜式。

無耳爐

故142808 無耳柱爐 二級乙 明

故142808 無耳柱爐 二級乙 明 款識

高五·六釐米 口徑一二·一釐米

重〇·六五七千克

清宮舊藏(留平58368 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圓形, 無耳, 短柱足。 光素。 器外底有減地陽文篆書「宣德年制」。 附木瓶、盒及銅匙、箸各一

器型:清宮舊藏無耳爐除柱足亦有乳、蹄、獸足,

皆是型制標準的無耳爐。

古彝器式

(一)

故177108 繩耳圓鼎式爐 二級乙 清

故177108 繩耳圓鼎式爐 二級乙 清 款識

通高五·八 口徑四·六

重〇·一一一千克

清宮舊藏(呂一六八六 原藏養心殿)

繩耳, 束頸, 錐足較高。 光素。 器外底有陰文楷書「宣」字款。 附紫檀木蓋, 蓋紐為青玉雕葫蘆形

點評:本器是錐足圓鼎式。 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青銅鼎為1987年河南偃師二裡頭出土的一件夏晚期銅網格紋錐足圓鼎。 清代的宣銅器怎麼會有錐足鼎式的造型?檔案可見, 該器有著明確的收藏記錄, 在流傳上不容懷疑。 看來清代人遠在我們之前就見識過錐足鼎的造型也未可知,

畢竟金石學早在宋代就奠定了基礎。

(二)

故142765 方鼎式爐 二級乙 明

故142765 方鼎式爐 二級乙 明 款識

高七·二 長一二·五釐米 寬九·五釐米

清宮舊藏(留平58430 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長方形, 口及上腹略外撇, 獸吞耳, 四獸蹄足。 獸吞耳雕刻精細, 器表金光閃動。 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 附硬木四雲足座

點評:本器鑄造工藝精湛, 鑄造材料和後期養護也異於他器, 至今燦爛耀人眼目。

(三)

故177416 獸面活環壺式爐 二級乙 明

故177416 獸面活環壺式爐 二級乙 明 款識

高一二·五釐米 口徑一〇·五釐米

清宮舊藏(珠三六五 原藏皇極殿正殿、西廡、南廡)

口略侈,直頸,有肩,腹鼓下收,圈足,底外鼓。頸、足各飾一周弦紋,肩飾鋪耳銜環。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壺底連鑄

(四)

故177417 獸面活環壺式爐 二級乙 清

故177417 獸面活環壺式爐 二級乙 清 款識

高一三·三釐米 口徑一〇釐米

清宮舊藏(留平58143 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口略侈,直頸,有肩,腹鼓下收,圈足,底平。頸、足各飾一周弦紋,肩飾鋪耳銜環。

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壺底分鑄

鑄造:故177416與上一款兩器型制幾無差別,唯接壺底的工藝手法有異,這也是區分二器或明或清的重要資訊。

雜式

(一)

故142768 筒式三足爐 三級 明

故142768 筒式三足爐 三級 明 款識

高一〇·一釐米 口徑一二·八釐米

重〇·九六〇千克

清宮舊藏(呂五三五 原藏養心殿)

筒式,三雲足。光素。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

(二)

故142809 筒式三足爐 二級乙 明

故142809 筒式三足爐 二級乙 明 款識

高八·八釐米 口徑一〇·八釐米

重〇·六四〇千克

清宮舊藏(留平58285 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筒式,口沿向內平折,隱起式三足。光素。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宣德年制」。德字有一橫。附木瓶、盒及銅匙、箸各一

(三)

故142811 筒式三足爐 二級乙 明

高七·三釐米 口徑一〇·七釐米

清宮舊藏(留平58205 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筒式,口沿向內平折,「呂」字形足。光素。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附木瓶、盒及銅匙、箸各一

點評:以上三器型制比較接近,局部特徵鮮明,如口沿和足的造型,明顯區別於清代器物,為斷代起到了很好的明示作用。

漫談:所謂的“宣銅爐”到底為何物 宣德爐從狹義上說,是宣德年間製造的銅器,但廣義呢?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上)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通過無損X光檢測資料給大家詳解故宮舊藏宣銅爐

明代傳世古畫中,最真實的“宣銅爐”寫真明代唐寅、沈俊畫中宣德爐,只真不假。

清宮舊藏賞析·大明宣德爐(一)介紹故宮舊藏的 沖耳乳足爐款及 朝冠耳爐

清宮舊藏賞析·大明宣德爐(二)介紹故宮舊藏的橋耳爐、蚰龍耳爐、獅耳爐

清宮舊藏賞析·大明宣德爐(三)介紹故宮舊藏的魚耳爐、戟耳爐、象耳爐。

故177416 獸面活環壺式爐 二級乙 明

故177416 獸面活環壺式爐 二級乙 明 款識

高一二·五釐米 口徑一〇·五釐米

清宮舊藏(珠三六五 原藏皇極殿正殿、西廡、南廡)

口略侈,直頸,有肩,腹鼓下收,圈足,底外鼓。頸、足各飾一周弦紋,肩飾鋪耳銜環。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壺底連鑄

(四)

故177417 獸面活環壺式爐 二級乙 清

故177417 獸面活環壺式爐 二級乙 清 款識

高一三·三釐米 口徑一〇釐米

清宮舊藏(留平58143 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口略侈,直頸,有肩,腹鼓下收,圈足,底平。頸、足各飾一周弦紋,肩飾鋪耳銜環。

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壺底分鑄

鑄造:故177416與上一款兩器型制幾無差別,唯接壺底的工藝手法有異,這也是區分二器或明或清的重要資訊。

雜式

(一)

故142768 筒式三足爐 三級 明

故142768 筒式三足爐 三級 明 款識

高一〇·一釐米 口徑一二·八釐米

重〇·九六〇千克

清宮舊藏(呂五三五 原藏養心殿)

筒式,三雲足。光素。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

(二)

故142809 筒式三足爐 二級乙 明

故142809 筒式三足爐 二級乙 明 款識

高八·八釐米 口徑一〇·八釐米

重〇·六四〇千克

清宮舊藏(留平58285 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筒式,口沿向內平折,隱起式三足。光素。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宣德年制」。德字有一橫。附木瓶、盒及銅匙、箸各一

(三)

故142811 筒式三足爐 二級乙 明

高七·三釐米 口徑一〇·七釐米

清宮舊藏(留平58205 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筒式,口沿向內平折,「呂」字形足。光素。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附木瓶、盒及銅匙、箸各一

點評:以上三器型制比較接近,局部特徵鮮明,如口沿和足的造型,明顯區別於清代器物,為斷代起到了很好的明示作用。

漫談:所謂的“宣銅爐”到底為何物 宣德爐從狹義上說,是宣德年間製造的銅器,但廣義呢?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上)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通過無損X光檢測資料給大家詳解故宮舊藏宣銅爐

明代傳世古畫中,最真實的“宣銅爐”寫真明代唐寅、沈俊畫中宣德爐,只真不假。

清宮舊藏賞析·大明宣德爐(一)介紹故宮舊藏的 沖耳乳足爐款及 朝冠耳爐

清宮舊藏賞析·大明宣德爐(二)介紹故宮舊藏的橋耳爐、蚰龍耳爐、獅耳爐

清宮舊藏賞析·大明宣德爐(三)介紹故宮舊藏的魚耳爐、戟耳爐、象耳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