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溥儀從宮中盜寶,不是什麼東西都能下手,有一類珍寶最遭殃,每天流失幾十件

自從溥儀退位後, 深居紫禁城的小皇帝即無軍國大事也無朝政可過問, 整天無所事事, 在英文老師莊士敦的影響下, 溥儀對西方國家興趣大增, 心裡萌生了出國留洋的念頭, 而他為了能在外國生活的有滋有味, 便開始打起了宮內珍寶的主意。

溥儀雖然可以理直氣壯地在他的小朝廷內為所欲為, 但是畢竟做賊心虛, 還不敢公然將紫禁城珍藏的國寶毫無顧忌地拿到宮外, 於是他挖空心思, 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即要將宮中珍寶盜出宮外, 又不至於露出馬腳。

至於宮中一共存有多少珍品, 溥儀向來沒有數目, 不過為了達到自己盜寶的目的, 他開始關注宮中的各個倉庫, 根據溥儀後來的回憶:“我16歲那年, 有一天好奇地打開建福宮邊上的一座庫房, 庫房的封條很厚, 至少有幾十年沒有打開過。 我看到滿屋都是堆到天花板的大箱子, 箱皮上有嘉慶年的封條,

裡面是什麼東西, 誰也說不上來。 我叫太監打開其中的一個, 原來全是手卷書畫和非常精美的古玩玉器。 後來弄清楚了, 這是當年乾隆最喜愛的珍玩。 ”

自從嘉慶帝以後, 宮中的書畫作品就看不到諸位皇帝的鑒賞印記, 倒是溥儀還附庸風雅讓人雕刻了一個“宣統御覽”的印章,

再令清理、鑒賞字畫的大臣們將其印在書畫作品之上。 其實我們想都不用想, 溥儀壓根就沒有什麼鑒賞能力, 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摸清宮中書畫的數量, 以便以賞賜為名為盜運出宮作準備。

所以溥儀採取的是以“賞賜”弟弟溥傑為名的手法, 使得盜寶的行徑披上了合理的外衣, 恰巧溥傑在宮中伴讀, 每天都要出入紫禁城, 為他們的盜運提供了作案的方便。

民國時期, 神武門、北上門等出入紫禁城的大門是由民國步兵統領指揮的“內城守衛隊”把守, 不過溥儀對這些守衛毫無顧忌, 因為這些人太容易蒙混過關了, 不過盜寶這件事也不能太過高調, 所以那些體積高度都很大的物件是不適合盜運的。

為此, 溥儀將目標鎖定在手卷冊頁上, 因為它的體積小看起來不顯眼。 溥儀第一次賞賜給溥傑的書畫竟達10件, 從那以後, 他們便增加了每次盜運的件數, 15件、20件、25件, 賊膽越來越大, 1923年1月5日以後的賞賜中, 有好幾次竟高達35件之多。

溥儀盜運國寶絕非僅限於書法名畫卷冊部分, 他想要把紫禁城中能盜運的國寶全部偷出宮去,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賞賜, 宮內書畫卷子基本上被洗劫一空。 僅有的畫軸還沒有下手, 這些畫軸和極小一部分的冊頁, 並非是溥儀的良心發現, 而是這些畫軸的體積太大, 有的還很長, 無法進行包裹, 明晃晃的拿著出宮恐怕露出馬腳。

溥儀和溥傑兩兄弟盜運出宮的書畫精品的珍貴程度,用言語難以表達,其價值更是無法估算。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有王羲之的《破羌帖》、《二謝帖》,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宋徽宗的《後赤壁賦》等。

除了這些名畫,溥儀從皇宮中還盜運出古玩、金銀器皿以及玉器,從宮中盜運出來的珍寶中,以玉飾最為精美,價值也最昂貴,其中玻璃翠玉有很多,都是難得的珍品,還有重幾十克的金剛寶石、印尼產貓眼石、紅寶石、翡翠等珍寶。

1924年11月5日,溥儀帶著皇后婉容、淑妃文繡以攜帶生活用品、首飾為名帶著部分珍寶玉器,乘坐民國政府準備的汽車,在鹿鐘麟的陪同下,駛出紫禁城,到達他的生父醇親王載灃的府邸。

雖然溥儀被趕出皇宮有一定的失落感,但是他想到從宮中盜運出來的珍寶後,又有幾分欣慰之色。因為這些珍寶在醇親王府短暫停留後,被運往了天津日租界的一個安全地方,據統計這些珍寶大致有七八十箱,足夠他享受一生的榮華富貴。

溥儀和溥傑兩兄弟盜運出宮的書畫精品的珍貴程度,用言語難以表達,其價值更是無法估算。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有王羲之的《破羌帖》、《二謝帖》,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宋徽宗的《後赤壁賦》等。

除了這些名畫,溥儀從皇宮中還盜運出古玩、金銀器皿以及玉器,從宮中盜運出來的珍寶中,以玉飾最為精美,價值也最昂貴,其中玻璃翠玉有很多,都是難得的珍品,還有重幾十克的金剛寶石、印尼產貓眼石、紅寶石、翡翠等珍寶。

1924年11月5日,溥儀帶著皇后婉容、淑妃文繡以攜帶生活用品、首飾為名帶著部分珍寶玉器,乘坐民國政府準備的汽車,在鹿鐘麟的陪同下,駛出紫禁城,到達他的生父醇親王載灃的府邸。

雖然溥儀被趕出皇宮有一定的失落感,但是他想到從宮中盜運出來的珍寶後,又有幾分欣慰之色。因為這些珍寶在醇親王府短暫停留後,被運往了天津日租界的一個安全地方,據統計這些珍寶大致有七八十箱,足夠他享受一生的榮華富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