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代女子待字閨中為什麼被稱為“黃花閨女”?

“黃花閨女”這個詞一般都形容未出嫁的少女, 這“黃花”為什麼能代表沒出閣的女子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黃花”一般就是指菊花, 而古人就認為菊花能傲霜耐寒, 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 那麼, 難道就是因為“黃花”代表貞潔, 還沒出嫁的女子都還有貞潔, 所以古人往往將未出閣的女子叫作“黃花閨女”?這其實也是一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則和少女的裝扮有關。

網路配圖

在北朝的民歌《木蘭辭》中就有這樣的一句, ”對鏡貼花黃“, 就是指古時未婚的女子往往喜愛“貼黃花”, 在額上或臉部臉兩頰上畫成各種花紋, 或是用黃紙剪成花樣粘貼, 或用黃色花瓣裝飾額頭。

網路配圖

相傳, “黃花閨女”就來源於南北朝劉宋時, 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 據說這位公主美貌非常, 一次無意間黃色的梅花落在了她的額間, 更是稱得其嬌豔無比, 後來她便常常貼這“梅花妝”, 漸漸民間也開始盛行開來。 而貼這“梅花妝”大多是黃色顏料畫的, 畫的又往往是未出閣的少女, “黃花閨女”一詞就用來形容未出嫁的女子了。

網路配圖

在《雜五行書》就有對這件事的詳細記載:“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簷下, 梅花落公主額上, 成五出花, 拂之不去。 皇后留之, 看得幾時, 經三日, 洗之乃落。 宮女奇其異, 竟效之, 今梅花妝是也。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也是“梅花妝”的愛好者。

此外,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認為這“黃花閨女”一詞是因為那些未經歷人事的少女的額頭絨毛是黃色的。 這種說法不知真假,

現在的“黃花閨女”們, 你們的額頭有黃色絨毛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