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奔著陳偉霆看劇,居然發現了這位故事的女同學

2017-07-27 雙木 謙叔 桃紅梨白

文丨雙木 謙叔 圖丨來源於網路

暑期檔電視劇, 要麼特別現實, 要麼特別雷。

《我的前半生》屬於前一種, 《醉玲瓏》屬於後一種。

劇集進度無比之快:男女主第一集相識, 第二集定情, 第三集求婚, 第五集大婚。

大婚當天, 女主為了救男主, 弄了個陣法, 一切都從頭來過了!這是真人版小叮噹啊?

另一個槽點是:造型太雷, 啥都往主演頭上戴。

韓雪飾演的桃殀長老作為配角, 都因為奇葩造型上了好幾次熱搜了。

跟怪力亂神的吐槽比起來, 關於演技的評論居然是好評居多。

她與韓棟飾演的昔邪長老,

本是一對神仙眷侶。 外人面前的威嚴范兒, 一到昔邪身邊, 立馬切換成溫柔體貼。

昔邪重傷, 即將生死離別之時, 她悲傷卻隱忍。

昔邪走後, 她迅速架起長老的風範, 獨力保護族人。 看似外表柔弱, 實則內心強大。

這種特質, 跟韓雪本人挺像的。

提到韓雪, 很多人首先想起的, 是所謂的“背景說”。

出道多年一直不溫不火, 屬於很多人覺得臉熟, 但戲紅人不紅的女演員。

但是上過三次央視春晚, 還在奧運會閉幕式上表演, 更能在神秘的“神七”指揮間合影。

資源和機會太強大,就會引發外界揣測。

就連在百度搜索韓雪,首先出來的詞條也是和韓雪的家世有關。

現實中背負著種種傳聞,劇中的角色卻個個都是個性鮮明的存在。

2003年的《飛刀又見飛刀》裡,韓雪版冷小星攻氣十足,冷靜隱忍,安靜的目光中有咄咄逼人的氣勢。

之後,韓雪又在《福星高照豬八戒》裡與王學兵搭戲,飾演鐵扇公主。

那種為愛癡狂、一顆真心全都擺出來的風格,大概是螢屏上最清純最不做作的鐵扇公主了吧?

2005年,韓雪在《錯愛一生》裡一人分飾兩角:母親顧佳慧和女兒陳想南。

陳想南出身豪門,卻在小時候被掉包,於是一直在農村成長。導演梁山一開始覺得韓雪,演不好農村婦女。

韓雪紮著麻花辮、一身農村婦女的土氣造型出現時,梁山妥協了。

演過單純的、土氣的角色,也演過妖豔的角色。

2006年演《天外飛仙》裡的香雪海,細長上揚的眉尾,煙粉色的眼妝,活脫脫一隻妖嬈的小狸貓。(簡直回憶殺)

當時還是新人,幾乎沒跑過龍套,就開始挑大樑出演女主角,機會確實太好。

很多演員都是“演而優則唱”,韓雪演而還沒優,甚至還沒進上海戲劇學院,就簽了經紀公司和唱片公司。

2004年的首張專輯《飄雪》,拿了東方風雲榜最佳新人獎,被稱為“新玉女掌門人”,歌曲也很有傳唱度,當年大街小巷也都在播這首歌。

到了2007年,韓雪就以歌手身份登上了春晚舞臺,獨唱了一首《竹林風》,這是很多成名多年的大牌歌手都沒有的待遇。

“背景說”從那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在娛樂圈,少年得志,起點太高,往往接著就會摔個大跟頭,打回原形。這條定律,也在韓雪身上應驗了,而且挺匪夷所思的。

因為當時還年輕,說話直來直去,韓雪跟導演玩笑開過頭,導演懟她時她也狠狠地懟了回去,沒有給導演臺階下。沒想到事情傳回公司竟然被嚴重化了,現實中的老闆既不是老譚,也不是賀涵啊,所以玉女韓雪直接就被“雪藏”了。

這意味著,曝光機會減少,作品無限壓後,對於一個上升期的女藝人剛剛建立起的自信,簡直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韓雪也說過,當知道自己被雪藏後還回家嚎啕大哭。當時的媒體報導裡寫她患上“社交恐懼症”,她既不跟同劇組的演員私下互動,也不參與班級同學聚會活動。

從成名開始,發生在韓雪身上的事情,都像被按了快進鍵,別人需要努力十年才能得到的東西,她三四年就得到了。迅速得到再迅速失去,沒有羅子君那樣把玻璃心黏好的本事,會很難度過。

她說,經歷過這次事件,自己確實有些改變,也明白了成人世界的規則。

韓雪走出困頓期,花了幾步:

2008年,上春晚演小品《街頭衛士》,在舞臺上鍛煉過之後,發現表演還有很多可能性,不應該給自己設限,而是應該接更多不一樣的角色。

2009年,韓雪索性與經紀公司解約,帶著經紀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自己炒了老闆可還行)

演員是被挑選的職業,韓雪通過這兩步,把主動權攥在了自己手裡,這比表面上的“紅”或“不紅”重要多了。因為只有自立門戶,才能夠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多女性創業者選擇的同樣是這樣一條道路)

用胡兵的話說,這是一個表面柔弱,內心強大的女生。

這樣的女生,在擁有主動權之後,會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如果說歌手、演員,是幫韓雪完成了名聲和人氣的原始積累,製作人就是韓雪“事業心”的真正爆發。

2013年6月,韓雪第一次當製作人,還兼主演了電視劇《淑女之家》。對於製作人來說,第一個考驗是你的友情卡裡有多少額度,韓雪請到的主演中有馬天宇、陳翔、毛曉彤,更有葉童和王琳壓陣,對於新手製作人來講,算是高配了。

這些還是看得見的層面,在看不見的技術層面,韓雪跟男性是站在同一level 競爭的:這部劇,是國內第一部用4K 技術輸出的作品。

4K 技術,在華人影視圈,只有張藝謀的《歸來》、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用過,而且時間都在這之後。

但在各種新聞中,這些都被“背景”掩蓋了,這也成了韓雪身上的一種悖論:又紅又黑,無法定義。

所以別人上綜藝都是圈粉,韓雪上《跟著貝爾去冒險》就被噴,因為看起來各種不配合:別人能吃的她不吃,別人能喝的她不喝。

不但普通網友噴,藝人也懟韓雪,金星就說過:不能吃苦,你拿錢上綜藝幹嘛呀?

追過節目就會發現,韓雪不吃蚯蚓,不喝自己的尿液,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始終有自己的堅持在。

辯白沒有被聽見,負面沒有被消弭,用常識想一想:如果真的是一個背景強大到通天的女生,會有這種狀況發生嗎?

只有在自己開口談自己的時候,才能更清楚地瞭解到她的真實想法。

藍襯衫,過膝裙,小白鞋,這哪裡是一個34歲的女人,分明還是學生時代的校花模樣。

這段演講,是全英文的,主題是“積極的悲觀主義者”。如何成為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

韓雪講了自己當製片人時遇到的阻礙與困難,講了參加真人秀《跟著貝爾去冒險》時“背後的故事”。

把韓雪還原為普通女性,她也會面臨年齡的困惑、職業的困頓,但她的選擇是:不訴苦,自己去解決問題。

一個例子是:離開學校之後,很多人都會放棄英語學習,因為沒有整段學習時間啊、各種日常瑣事困擾啊……

同樣工作很忙,從韓雪的演講視頻還有節目裡與貝爾流利的的對話中,能看出韓雪的英語實力不俗。而她到達這樣的水準也只花了兩年不到。

她怎麼做到的?

首先,韓雪利用大量碎片化時間學英語。拍戲時,趕通告間隙時,在家裡,在片場,韓雪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來學習英語。

在片場學英語,一開始會讓其他同劇組演員感到不適應。印小天在訪談節目中就曾說到,韓雪是一朵“奇葩”。

為了能更集中精力學英語,韓雪還卸掉了手機上所有的小遊戲。而且社交軟體的打開率也變低了。

韓雪學習的時間是不多,但她的“小目標”相當明確,聚沙成塔,才有了今天的水準。

其次,韓雪通過各種有趣的形式來提高自己學英語的興趣。直播、配音、開設專欄,韓雪樣樣玩的出色。

2016年5月27日,韓雪嘗試了網路直播“處女秀”。

韓雪在一個小時的直播過程中,運用流利的英文,與粉絲進行互動討論“如何用英語撩男神”,並交流了自己學英語的方法和心得。

最後,要敲黑板的是,韓雪有一位私人英語老師。韓雪在真人秀《說出我故事》的演講中曾說道,她跟這位英語老師的相處時間占了她大部分閒置時間。

經過老師的引導與韓雪自身的努力,現在每次通話時,不管是什麼樣的話題,她都可以用英語跟老師聊半個小時以上。

這樣看來,她哪有什麼通天背景?她只不過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所有的事都要一件一件解決,所有的工作都要一項一項推進。

這樣的女性,才是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資源和機會太強大,就會引發外界揣測。

就連在百度搜索韓雪,首先出來的詞條也是和韓雪的家世有關。

現實中背負著種種傳聞,劇中的角色卻個個都是個性鮮明的存在。

2003年的《飛刀又見飛刀》裡,韓雪版冷小星攻氣十足,冷靜隱忍,安靜的目光中有咄咄逼人的氣勢。

之後,韓雪又在《福星高照豬八戒》裡與王學兵搭戲,飾演鐵扇公主。

那種為愛癡狂、一顆真心全都擺出來的風格,大概是螢屏上最清純最不做作的鐵扇公主了吧?

2005年,韓雪在《錯愛一生》裡一人分飾兩角:母親顧佳慧和女兒陳想南。

陳想南出身豪門,卻在小時候被掉包,於是一直在農村成長。導演梁山一開始覺得韓雪,演不好農村婦女。

韓雪紮著麻花辮、一身農村婦女的土氣造型出現時,梁山妥協了。

演過單純的、土氣的角色,也演過妖豔的角色。

2006年演《天外飛仙》裡的香雪海,細長上揚的眉尾,煙粉色的眼妝,活脫脫一隻妖嬈的小狸貓。(簡直回憶殺)

當時還是新人,幾乎沒跑過龍套,就開始挑大樑出演女主角,機會確實太好。

很多演員都是“演而優則唱”,韓雪演而還沒優,甚至還沒進上海戲劇學院,就簽了經紀公司和唱片公司。

2004年的首張專輯《飄雪》,拿了東方風雲榜最佳新人獎,被稱為“新玉女掌門人”,歌曲也很有傳唱度,當年大街小巷也都在播這首歌。

到了2007年,韓雪就以歌手身份登上了春晚舞臺,獨唱了一首《竹林風》,這是很多成名多年的大牌歌手都沒有的待遇。

“背景說”從那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在娛樂圈,少年得志,起點太高,往往接著就會摔個大跟頭,打回原形。這條定律,也在韓雪身上應驗了,而且挺匪夷所思的。

因為當時還年輕,說話直來直去,韓雪跟導演玩笑開過頭,導演懟她時她也狠狠地懟了回去,沒有給導演臺階下。沒想到事情傳回公司竟然被嚴重化了,現實中的老闆既不是老譚,也不是賀涵啊,所以玉女韓雪直接就被“雪藏”了。

這意味著,曝光機會減少,作品無限壓後,對於一個上升期的女藝人剛剛建立起的自信,簡直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韓雪也說過,當知道自己被雪藏後還回家嚎啕大哭。當時的媒體報導裡寫她患上“社交恐懼症”,她既不跟同劇組的演員私下互動,也不參與班級同學聚會活動。

從成名開始,發生在韓雪身上的事情,都像被按了快進鍵,別人需要努力十年才能得到的東西,她三四年就得到了。迅速得到再迅速失去,沒有羅子君那樣把玻璃心黏好的本事,會很難度過。

她說,經歷過這次事件,自己確實有些改變,也明白了成人世界的規則。

韓雪走出困頓期,花了幾步:

2008年,上春晚演小品《街頭衛士》,在舞臺上鍛煉過之後,發現表演還有很多可能性,不應該給自己設限,而是應該接更多不一樣的角色。

2009年,韓雪索性與經紀公司解約,帶著經紀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自己炒了老闆可還行)

演員是被挑選的職業,韓雪通過這兩步,把主動權攥在了自己手裡,這比表面上的“紅”或“不紅”重要多了。因為只有自立門戶,才能夠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多女性創業者選擇的同樣是這樣一條道路)

用胡兵的話說,這是一個表面柔弱,內心強大的女生。

這樣的女生,在擁有主動權之後,會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如果說歌手、演員,是幫韓雪完成了名聲和人氣的原始積累,製作人就是韓雪“事業心”的真正爆發。

2013年6月,韓雪第一次當製作人,還兼主演了電視劇《淑女之家》。對於製作人來說,第一個考驗是你的友情卡裡有多少額度,韓雪請到的主演中有馬天宇、陳翔、毛曉彤,更有葉童和王琳壓陣,對於新手製作人來講,算是高配了。

這些還是看得見的層面,在看不見的技術層面,韓雪跟男性是站在同一level 競爭的:這部劇,是國內第一部用4K 技術輸出的作品。

4K 技術,在華人影視圈,只有張藝謀的《歸來》、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用過,而且時間都在這之後。

但在各種新聞中,這些都被“背景”掩蓋了,這也成了韓雪身上的一種悖論:又紅又黑,無法定義。

所以別人上綜藝都是圈粉,韓雪上《跟著貝爾去冒險》就被噴,因為看起來各種不配合:別人能吃的她不吃,別人能喝的她不喝。

不但普通網友噴,藝人也懟韓雪,金星就說過:不能吃苦,你拿錢上綜藝幹嘛呀?

追過節目就會發現,韓雪不吃蚯蚓,不喝自己的尿液,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始終有自己的堅持在。

辯白沒有被聽見,負面沒有被消弭,用常識想一想:如果真的是一個背景強大到通天的女生,會有這種狀況發生嗎?

只有在自己開口談自己的時候,才能更清楚地瞭解到她的真實想法。

藍襯衫,過膝裙,小白鞋,這哪裡是一個34歲的女人,分明還是學生時代的校花模樣。

這段演講,是全英文的,主題是“積極的悲觀主義者”。如何成為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

韓雪講了自己當製片人時遇到的阻礙與困難,講了參加真人秀《跟著貝爾去冒險》時“背後的故事”。

把韓雪還原為普通女性,她也會面臨年齡的困惑、職業的困頓,但她的選擇是:不訴苦,自己去解決問題。

一個例子是:離開學校之後,很多人都會放棄英語學習,因為沒有整段學習時間啊、各種日常瑣事困擾啊……

同樣工作很忙,從韓雪的演講視頻還有節目裡與貝爾流利的的對話中,能看出韓雪的英語實力不俗。而她到達這樣的水準也只花了兩年不到。

她怎麼做到的?

首先,韓雪利用大量碎片化時間學英語。拍戲時,趕通告間隙時,在家裡,在片場,韓雪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來學習英語。

在片場學英語,一開始會讓其他同劇組演員感到不適應。印小天在訪談節目中就曾說到,韓雪是一朵“奇葩”。

為了能更集中精力學英語,韓雪還卸掉了手機上所有的小遊戲。而且社交軟體的打開率也變低了。

韓雪學習的時間是不多,但她的“小目標”相當明確,聚沙成塔,才有了今天的水準。

其次,韓雪通過各種有趣的形式來提高自己學英語的興趣。直播、配音、開設專欄,韓雪樣樣玩的出色。

2016年5月27日,韓雪嘗試了網路直播“處女秀”。

韓雪在一個小時的直播過程中,運用流利的英文,與粉絲進行互動討論“如何用英語撩男神”,並交流了自己學英語的方法和心得。

最後,要敲黑板的是,韓雪有一位私人英語老師。韓雪在真人秀《說出我故事》的演講中曾說道,她跟這位英語老師的相處時間占了她大部分閒置時間。

經過老師的引導與韓雪自身的努力,現在每次通話時,不管是什麼樣的話題,她都可以用英語跟老師聊半個小時以上。

這樣看來,她哪有什麼通天背景?她只不過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所有的事都要一件一件解決,所有的工作都要一項一項推進。

這樣的女性,才是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