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電動生活|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比亞迪即將成為“三無”車企,再不重視用戶體驗,比亞迪必將重蹈油車覆轍

當比亞迪水軍攻陷我的自媒體帳號時候, 曾經對比亞迪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這個號稱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企業, 即將淪為無產品優勢、無價格優勢、無技術優勢的“三無”車企, 而最後剩下的只有瘋狂的水軍十萬。

第一次對比亞迪失望, 是因為比亞迪放棄磷酸鐵鋰電池, 開始使用三元鋰電池。 大家或許會說, 這是比亞迪的技術升級, 無可厚非啊。 如果單純是技術升級的確無可厚非, 但問題是比亞迪在升級技術的時候, 想過用戶的安全嗎?

不吹不黑, 比亞迪可以說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中國最強, 甚至媲美世界, 但是比亞迪敢說自己的三元鋰電池技術能進中國前五嗎?中國做三元鋰電池的企業很多, 為什麼進不了世界排名?就是因為中國三元鋰電池技術和世界領先水準的技術差的太多。 而比亞迪, 一個專攻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企業,

突然間宣佈投產三元鋰電池, 並且在短時間內就把自己生產的三元鋰電池用在了自己的汽車上, 簡直就是對用戶的不負責任。 三元鋰電池本來安全性就差, 結果還是一個轉產企業短時間生產出來的三元鋰電池, 有幾分可靠性?

第二次對比亞迪失望,

是因為比亞迪先推秦100再推秦80的市場策略。 這個問題的本質, 就是比亞迪對價格定位的高估。 雖然比亞迪水軍美化的非常好, “秦100是用來做行業標杆的, 秦80是用來走量的”。 但是, 也不能掩飾比亞迪價格虛高的本質。 假設秦100是行業標杆, 價格高不可攀, 那麼秦80為什麼只降了3萬?難道, 標杆的高不可攀價格和低端走量汽車價格只差3萬元嗎?另一種假設, 如果秦100是行業標杆沒準備靠這款車走量, 那麼為什麼要時隔5個月才突然推出秦80呢?時隔5個月說明, 比亞迪想觀察一下秦100的銷量, 突然推出秦80是因為之前並沒有秦80計畫, 是被競爭對手逼出的簡版秦100。 換句話說, 如果比亞迪秦100真是銷量很好, 還會再有秦80的出現嗎?

定價問題一直都是比亞迪最大的問題,

比亞迪立足市場是因為實惠, 而敗走油車更是因為提價不提品質。 分明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產車企, 非得把自己包裝成敢和世界爭天下的“洋品牌”, 無論從定價到行銷, 都參考外資品牌汽車, 完全忘了中國用戶對比亞迪的期待。 即便到了新能源領域也是不思悔改, 憑藉自己在國內最先涉足新能源汽車優勢, 每輛新能源汽車都定出了天價。 分明可以依靠自主研發電池和優勢降低新能源汽車價格, 卻偏偏選擇利用壟斷優勢太高新能源汽車價格, 最後被競爭對手一路逼得下調價格, 狼狽不堪。

第三次對比亞迪失望, 是因為頭條帳號被水軍攻陷。 對於比亞迪來說, 就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每一篇稿子後面都會有一堆吹捧比亞迪到天邊的水軍灌水。 這些也就算了, 畢竟也算比亞迪重視市場品牌, 但是比亞迪派人舉報我的帳號什麼意思?想查封我?估計沒那麼容易吧。

作為比亞迪品牌我之前也曾引以為傲, 那是在11年之前。 曾經的比亞迪讓我們剛畢業的學生就能開上三廂車, 讓收入不多的用戶可以拉著全家出去玩,雖然性能差些、品控差些,但是也算安全,曾經暴雨天比亞迪轎車到了碗口大小小樹,自己卻安然無恙的段子,至今還猶記於心。

現在呢,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候,最先放棄的竟然是比亞迪。在北京,售後比不過北汽,價格比不過吉利,外形設計更是慘不忍睹,唯有自吹自擂的技術優勢也因為品控不好無法給予用戶安全感,該趴車也會趴車、該電池衰減也會衰減。

買別的牌子新能源汽車像買彩票,需要拼人品我可以理解,畢竟其他品牌在新能源領域起步晚、售價低啊。而比亞迪號稱新能源領域技術最好,售價也是最高怎麼也會讓用戶拼人品、買彩票呢?如果這樣,是不是用買比亞迪的錢買特斯拉更好呢?

還是那個觀點,比亞迪已經在騰勢新能源汽車上失敗了,希望能夠汲取教訓,做好自己。不要最後把自己又做成無產品優勢、無價格優勢、無技術優勢的“三無”車企,重蹈油車覆轍。

“閑楊碎語”是一個新能源汽車深度使用者開闢的自媒體平臺,旨在幫助用戶從實踐角度瞭解新能源電動汽車的使用心得,從而幫助用戶做出更好的購車選擇。如果有疏漏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指教。

讓收入不多的用戶可以拉著全家出去玩,雖然性能差些、品控差些,但是也算安全,曾經暴雨天比亞迪轎車到了碗口大小小樹,自己卻安然無恙的段子,至今還猶記於心。

現在呢,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候,最先放棄的竟然是比亞迪。在北京,售後比不過北汽,價格比不過吉利,外形設計更是慘不忍睹,唯有自吹自擂的技術優勢也因為品控不好無法給予用戶安全感,該趴車也會趴車、該電池衰減也會衰減。

買別的牌子新能源汽車像買彩票,需要拼人品我可以理解,畢竟其他品牌在新能源領域起步晚、售價低啊。而比亞迪號稱新能源領域技術最好,售價也是最高怎麼也會讓用戶拼人品、買彩票呢?如果這樣,是不是用買比亞迪的錢買特斯拉更好呢?

還是那個觀點,比亞迪已經在騰勢新能源汽車上失敗了,希望能夠汲取教訓,做好自己。不要最後把自己又做成無產品優勢、無價格優勢、無技術優勢的“三無”車企,重蹈油車覆轍。

“閑楊碎語”是一個新能源汽車深度使用者開闢的自媒體平臺,旨在幫助用戶從實踐角度瞭解新能源電動汽車的使用心得,從而幫助用戶做出更好的購車選擇。如果有疏漏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指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