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導演轉監製?2017監製名錄驚現甯浩大鵬黃建新!

大導演監製影片蔚然成風

1905電影網專稿今年暑期檔上映的幾部影片出現一個共同點, 幾乎每部電影都尋到一位知名導演坐鎮監製:《繡春刀·修羅戰場》寧浩監製,

《父子雄兵》大鵬監製, 《悟空傳》《建軍大業》黃建新監製, 即將上映的《鮫珠傳》也找來了陳嘉上監製。

當年《擺渡人》的宣傳路子讓不少觀眾以為導演是王家衛

大導演做監製其實並不少見, 香港導演陳可辛、王家衛都曾以監製身份為電影保駕護航。

其中, 陳可辛近年監製兩位青年導演的電影《七月與安生》《喜歡你》都取得了不錯的口碑與票房。 陳可辛並不打算停止自己的監製腳步, 他在採訪中表示, “能夠與年輕人合作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 ”

陳可辛監製的《七月與安生》將周冬雨馬思純二位女主送上了“金馬”領獎臺

《喜歡你》輕鬆將新導演許宏宇送進“億元俱樂部”

陳可辛現在儼然成了青年導演的一劑“靈藥”

在好萊塢發達的工業體系中, 並沒有一個專職的“監製”, 而是製片人、助理製片人等層層細分, 明確責權, “監製”的職能被分攤在每一個不同的環節。 而在電影工業不夠發達的國內市場, 監製成為製片人的補充, 架起了製片人與導演之間的橋樑。

《繡春刀·修羅戰場》寧浩的壞猴子正在72變

《繡春刀·修羅戰場》(簡稱《繡春刀2》)是寧浩壞猴子影業“72變電影計畫”推出的首部影片。 上映後, 《繡春刀2》首周票房近兩億, 各大電影網站都給出了超高的評分:淘票票8.4, 貓眼觀眾評分8.5, 格瓦拉8.3, 娛票兒8.0, 摳電影8.0;在一向苛刻的豆瓣平臺上, 影片已收穫近6萬人次的評價, 其7.6分的成績更是超越前作的7.5分。

此次《繡春刀2》由於寧浩的加盟, 資金不再是路陽的困境, 製作成本幾乎是前作《繡春刀》的三倍。同時,在前期的劇作籌備上,路陽坦言:“甯浩導演給了很多新鮮的思路。”

繼三年前的《心花路放》之後,寧浩一直沒有新作出世。此次《繡春刀2》似乎回答了“寧浩這三年都在做什麼”的問題。為中國電影發掘青年導演是甯浩的壞猴子影業“72變電影計畫”正在做的一件大事,《繡春刀2》絕非寧浩監製之路的終點。

甯浩為路陽《繡春刀2》甘當“陪練”

談及與路陽合作是否會干涉其創作或是指導其拍攝,寧浩毫不猶豫地回答,“一定不會”,“監製只是陪練,就像跳舞需要舞伴,拳擊需要對手,電影是一種創作,它也需要夥伴一起完成。”

身兼演員、歌手、導演、監製的“全能選手”大鵬

《父子雄兵》“全能”大鵬的監製之路

影片《父子雄兵》上映五天,票房近億,扛起了暑期喜劇的大旗。這一次,大鵬在《煎餅俠》導演之後,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監製。

很難用“演員”、“導演”這類簡單的頭銜來定義大鵬,自編自導自演短視頻起家的大鵬近日又暴露出“歌手”的新身份。迄今為止,大鵬幾乎已經在電影領域成為了一個“全能型選手”。《父子雄兵》仍在熱映,大鵬卻已經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他的新片《縫紉機樂隊》的後期製作之中。

談及此次《父子雄兵》的監製經歷,大鵬說,“當時出品方萬達把《父子雄兵》的劇本給到了我,他們最早是想找我當導演,來拍攝這樣一部喜劇。但我自己是有原則的,我不會去拍不是我自己寫的電影。因為我覺得自己能力有限,我只能拍我自己寫的電影,在創作的過程中我知道自己要怎麼去實現它。”最終,大鵬成了《父子雄兵》的主演和監製,因為“我沒辦法做這部戲的導演,因為我那時候已經在創作《縫紉機樂隊》了,我認定自己導演的第二部作品叫《縫紉機樂隊》;第二,這劇本寫得很好,我很喜歡,所以我也不想看到他們再去找別人,擔心這樣的話這部劇可能就不能呈現最好的效果。”

“老幹部”黃建新監製新片不斷

雖然口碑爭議不斷,但《悟空傳》當屬今年暑期檔最熱的影片之一,上映至今,票房直逼七億。在這一切成績的背後有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名字——黃建新。黃建新擔任《悟空傳》監製,為青年導演郭子健保駕護航,這並非黃建新第一次擔任監製,也絕不是最後一次。

黃建新處女作長片《黑炮事件》盡顯黑色幽默

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黃建新,1986年處女作《黑炮事件》一經上映就震動影壇,《錯位》更堪稱國產科幻影片的先鋒實驗代表,《站直囉別趴下》《背靠背臉對臉》等都是黃建新的優秀導演作品。

1986年《錯位》的海報至今看來依然充滿先鋒感

黃建新導演近年少有銀幕新作,更多以監製身份為中國影壇奉上一部部優秀的作品。從1996年的電影《大腕》開始,二十多年間黃建新監製了數十部影視作品。2006年張之亮導演的《墨攻》,2014年陳可辛導演的《親愛的》、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2015年易小星導演的《萬萬沒想到》,再到今年郭子健的《悟空傳》、劉偉強的《建軍大業》……

萬萬沒想到“又紅又專”的第五代導演竟為《萬萬沒想到》監製

黃建新監製的作品中有不少獲得了觀眾的喜愛。仔細觀察他監製的影片,會發現這些影片的導演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如易小星這樣的青年導演,這類導演初出茅廬,資源少、力量弱,他們需要有黃建新這樣有聲望有能力的大導演為電影保駕護航,同時也不排除能夠以監製的名義吸引來更多的投資。另一類如陳可辛、徐克這樣佳作不斷的香港導演,這類導演雖然有豐富經驗且聲名在外,不需要依靠監製的力量去拉攏投資;但是面對內地電影拍攝的陌生環境,他們需要有一個熟悉內地電影拍攝流程的導演為其坐鎮,在圈中人脈頗廣,人緣很好的導演黃建新無疑是優秀人選。

拍起主旋律《建軍大業》的香港導演劉偉強

《悟空傳》與《建軍大業》導演都來自香港,郭子健首次操盤上億資本的項目;劉偉強雖經驗豐富,但面對主旋律題材的拍攝,也可以說是“新媳婦兒上轎,頭一遭”。對於這兩位“北上拍戲”的香港導演而言,老導演黃建新的加盟無疑給了他們更大的支撐。黃建新在採訪中表示,“青年導演在拍攝中常會受到投資方的掣肘,我願意為年輕導演做監製,來幫他們擋住投資方的各種無理要求”。

饒曙光秘書長:監製不能掛羊頭賣狗肉

監製不能掛羊頭賣狗肉

面對知名導演紛紛做起監製的現狀,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道新喜憂參半,喜的是“導演做監製,有可能成為最懂導演的監製,這對正在走向正常狀態的中國電影工業而言,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機遇。”憂的是“導演與監製畢竟是兩個需要專業素養和獨特天賦的職業,相互跨界雖然值得關注,但並不一定跟影片的品質或票房正相關。”

李道新教授喜憂參半

與李道新不同,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的態度非常積極,直言:“不應該僅僅是導演做監製,我認為那些成名的導演、製片人、有影響力的電影人,如果可能的話都應該做監製!”

饒曙光在採訪中將監製大致分為兩種,“有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監製;有的是掛名,大多是年輕導演、或者不知名專案,通過監製的知名度來擴大自己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許多業內人士都疾呼取消掛名監製,馮小剛就曾多次呼籲,將“掛名監製”去掉,給真正的監製以應有的地位、名分及報酬。饒曙光也明確表示,“我們提倡的監製是真正意義上的監製,而不是僅僅掛名或者掛羊頭賣狗肉。監製要幫助青年導演,從劇本的選擇、演員的配置、包括宣傳,都要起到指導性的作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監製。”

監製“先鋒”陳國富

國內在職業監製方面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人——陳國富,早期陳國富與馮小剛合作,監製了馮小剛的《天下無賊》《集結號》《一九四二》等多部影片,對電影的品質和票房都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恰如馮小剛在採訪中所說:“導演在創作時其實是非常孤獨非常脆弱,這時候需要一個貼心的人去幫他分析劇本,有默契地幫導演,監製制度可以極大提高導演的創作效率和品質。陳國富導演每次都會給我很多意見,監製在這其中可以幫助導演決定一個好的方向。”

一個好的監製能夠利用自身資源為新導演尋找更好的資本,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導演人才。饒曙光認為,“中國電影出現了增速放緩的情況,亟需新力量,知名導演和電影人,如果能夠多為青年導演保駕護航,能夠促進中國電影新力量的生長和發展,對中國電影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事情。”

而對於那些“已經過了自身導演創作的最佳視窗期”的大導演來說,饒曙光表示,“如果他們能夠把自身豐富的經驗和各種有效的資源用來做監製、扶持青年導演、支持中國電影新力量的生長和發展,我認為在中國電影史上可能留下更好的口碑,獲得更積極正面的評價。”

當前中國電影產業化仍處在初級階段,時而是製片人中心制,時而是導演中心制,監製或許會在這個特殊時期發揮積極的作用。恰如北大藝術學院教授李道新所說,“迄今為止,中國電影還是亟需與全球影業成功接軌並有效互動的專業性、職業性的導演或監製。”

製作成本幾乎是前作《繡春刀》的三倍。同時,在前期的劇作籌備上,路陽坦言:“甯浩導演給了很多新鮮的思路。”

繼三年前的《心花路放》之後,寧浩一直沒有新作出世。此次《繡春刀2》似乎回答了“寧浩這三年都在做什麼”的問題。為中國電影發掘青年導演是甯浩的壞猴子影業“72變電影計畫”正在做的一件大事,《繡春刀2》絕非寧浩監製之路的終點。

甯浩為路陽《繡春刀2》甘當“陪練”

談及與路陽合作是否會干涉其創作或是指導其拍攝,寧浩毫不猶豫地回答,“一定不會”,“監製只是陪練,就像跳舞需要舞伴,拳擊需要對手,電影是一種創作,它也需要夥伴一起完成。”

身兼演員、歌手、導演、監製的“全能選手”大鵬

《父子雄兵》“全能”大鵬的監製之路

影片《父子雄兵》上映五天,票房近億,扛起了暑期喜劇的大旗。這一次,大鵬在《煎餅俠》導演之後,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監製。

很難用“演員”、“導演”這類簡單的頭銜來定義大鵬,自編自導自演短視頻起家的大鵬近日又暴露出“歌手”的新身份。迄今為止,大鵬幾乎已經在電影領域成為了一個“全能型選手”。《父子雄兵》仍在熱映,大鵬卻已經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他的新片《縫紉機樂隊》的後期製作之中。

談及此次《父子雄兵》的監製經歷,大鵬說,“當時出品方萬達把《父子雄兵》的劇本給到了我,他們最早是想找我當導演,來拍攝這樣一部喜劇。但我自己是有原則的,我不會去拍不是我自己寫的電影。因為我覺得自己能力有限,我只能拍我自己寫的電影,在創作的過程中我知道自己要怎麼去實現它。”最終,大鵬成了《父子雄兵》的主演和監製,因為“我沒辦法做這部戲的導演,因為我那時候已經在創作《縫紉機樂隊》了,我認定自己導演的第二部作品叫《縫紉機樂隊》;第二,這劇本寫得很好,我很喜歡,所以我也不想看到他們再去找別人,擔心這樣的話這部劇可能就不能呈現最好的效果。”

“老幹部”黃建新監製新片不斷

雖然口碑爭議不斷,但《悟空傳》當屬今年暑期檔最熱的影片之一,上映至今,票房直逼七億。在這一切成績的背後有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名字——黃建新。黃建新擔任《悟空傳》監製,為青年導演郭子健保駕護航,這並非黃建新第一次擔任監製,也絕不是最後一次。

黃建新處女作長片《黑炮事件》盡顯黑色幽默

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黃建新,1986年處女作《黑炮事件》一經上映就震動影壇,《錯位》更堪稱國產科幻影片的先鋒實驗代表,《站直囉別趴下》《背靠背臉對臉》等都是黃建新的優秀導演作品。

1986年《錯位》的海報至今看來依然充滿先鋒感

黃建新導演近年少有銀幕新作,更多以監製身份為中國影壇奉上一部部優秀的作品。從1996年的電影《大腕》開始,二十多年間黃建新監製了數十部影視作品。2006年張之亮導演的《墨攻》,2014年陳可辛導演的《親愛的》、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2015年易小星導演的《萬萬沒想到》,再到今年郭子健的《悟空傳》、劉偉強的《建軍大業》……

萬萬沒想到“又紅又專”的第五代導演竟為《萬萬沒想到》監製

黃建新監製的作品中有不少獲得了觀眾的喜愛。仔細觀察他監製的影片,會發現這些影片的導演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如易小星這樣的青年導演,這類導演初出茅廬,資源少、力量弱,他們需要有黃建新這樣有聲望有能力的大導演為電影保駕護航,同時也不排除能夠以監製的名義吸引來更多的投資。另一類如陳可辛、徐克這樣佳作不斷的香港導演,這類導演雖然有豐富經驗且聲名在外,不需要依靠監製的力量去拉攏投資;但是面對內地電影拍攝的陌生環境,他們需要有一個熟悉內地電影拍攝流程的導演為其坐鎮,在圈中人脈頗廣,人緣很好的導演黃建新無疑是優秀人選。

拍起主旋律《建軍大業》的香港導演劉偉強

《悟空傳》與《建軍大業》導演都來自香港,郭子健首次操盤上億資本的項目;劉偉強雖經驗豐富,但面對主旋律題材的拍攝,也可以說是“新媳婦兒上轎,頭一遭”。對於這兩位“北上拍戲”的香港導演而言,老導演黃建新的加盟無疑給了他們更大的支撐。黃建新在採訪中表示,“青年導演在拍攝中常會受到投資方的掣肘,我願意為年輕導演做監製,來幫他們擋住投資方的各種無理要求”。

饒曙光秘書長:監製不能掛羊頭賣狗肉

監製不能掛羊頭賣狗肉

面對知名導演紛紛做起監製的現狀,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道新喜憂參半,喜的是“導演做監製,有可能成為最懂導演的監製,這對正在走向正常狀態的中國電影工業而言,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機遇。”憂的是“導演與監製畢竟是兩個需要專業素養和獨特天賦的職業,相互跨界雖然值得關注,但並不一定跟影片的品質或票房正相關。”

李道新教授喜憂參半

與李道新不同,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的態度非常積極,直言:“不應該僅僅是導演做監製,我認為那些成名的導演、製片人、有影響力的電影人,如果可能的話都應該做監製!”

饒曙光在採訪中將監製大致分為兩種,“有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監製;有的是掛名,大多是年輕導演、或者不知名專案,通過監製的知名度來擴大自己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許多業內人士都疾呼取消掛名監製,馮小剛就曾多次呼籲,將“掛名監製”去掉,給真正的監製以應有的地位、名分及報酬。饒曙光也明確表示,“我們提倡的監製是真正意義上的監製,而不是僅僅掛名或者掛羊頭賣狗肉。監製要幫助青年導演,從劇本的選擇、演員的配置、包括宣傳,都要起到指導性的作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監製。”

監製“先鋒”陳國富

國內在職業監製方面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人——陳國富,早期陳國富與馮小剛合作,監製了馮小剛的《天下無賊》《集結號》《一九四二》等多部影片,對電影的品質和票房都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恰如馮小剛在採訪中所說:“導演在創作時其實是非常孤獨非常脆弱,這時候需要一個貼心的人去幫他分析劇本,有默契地幫導演,監製制度可以極大提高導演的創作效率和品質。陳國富導演每次都會給我很多意見,監製在這其中可以幫助導演決定一個好的方向。”

一個好的監製能夠利用自身資源為新導演尋找更好的資本,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導演人才。饒曙光認為,“中國電影出現了增速放緩的情況,亟需新力量,知名導演和電影人,如果能夠多為青年導演保駕護航,能夠促進中國電影新力量的生長和發展,對中國電影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事情。”

而對於那些“已經過了自身導演創作的最佳視窗期”的大導演來說,饒曙光表示,“如果他們能夠把自身豐富的經驗和各種有效的資源用來做監製、扶持青年導演、支持中國電影新力量的生長和發展,我認為在中國電影史上可能留下更好的口碑,獲得更積極正面的評價。”

當前中國電影產業化仍處在初級階段,時而是製片人中心制,時而是導演中心制,監製或許會在這個特殊時期發揮積極的作用。恰如北大藝術學院教授李道新所說,“迄今為止,中國電影還是亟需與全球影業成功接軌並有效互動的專業性、職業性的導演或監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