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因為公司的資信問題,我差點分手了

俗話說牆倒眾人推, 鼓破萬人捶。 這話用在破敗的公司身上一點也沒錯, 但自從進入這家公司之後, 就沒一天好過過。

討薪、求職、被獵頭拉黑, 這些都不要緊。 沒想到脫離苦海之後, 依然難逃命運的魔爪。

1

“先生您好, 您的銀行卡付款失敗, 請你換一張銀行卡。 ”

收銀員的話語在空曠的商場中顯得格外的清晰、明亮。

小G看了看旁邊的女朋友, 一個大寫的尷尬印在了他的臉上。

“不買了, 回家吧。 ”女孩兒掃興地說著。 一個男人的尊嚴就這樣被赤裸裸的踐踏, 小G立馬追了出去, 心有不甘。

今天是小G女朋友24歲的生日,

他們剛好在一起一年。

把女朋友送回家後, 小G可以說是憋了一肚子氣。 雖然前些日子收到了來自銀行調整額度的短信, 但他以為是騙子發來的就沒有當真。 沒想到銀行竟然來真的?

走在冗長的姚家園路上, 煩躁的小G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今天一定要討一個說法。

2

雖然已從L公司離職, 但小G可以說對L公司還是有一絲情感的。 最近前公司一直深陷財務危機和負面新聞的漩渦之中, 每每公關發文回應, 小G仍會轉發支持。 都說離職後的員工和前公司是仇人, 可小G並不這麼認為。 但這一次, 他覺得有些受傷——在前公司辦的信用卡居然額度被調整到了1元。

又查了一遍短信後, 小G立刻與銀行客服進行了聯繫。 客服告訴他的信用卡額度調成1元, 原因是“在L公司工作過”。 問及具體原因, 說是“涉及經濟案件”。

他的老東家最近的確涉嫌財務欺詐, 已經有家銀行把L公司的資產全部凍結了。 但自己因L公司的資信問題被拖累, 這是怎麼也想不通的。 在離職員工群裡問了一圈, 發現他的情況並不是個例。

大家都沒有逾期也沒有不良信用記錄, 卻被銀行無端調整信用額度。 據客服的回饋來看, 銀行針對的應該是“L公司員工”。

L公司的資信也的確暗含很多問題, 金融機構從中集中擠兌、司機上訪、員工討薪、供應商討債的醜聞從去年開始就接連不斷。

然而就算是欠債或是欠貸, 即便最後資不抵債要清盤了, 也和這些普通員工沒有關係。 普通員工又不是法人, 即便有債也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就算是樂視信貸業務的承辦人, 他的個人信用卡額度也只和個人消費記錄有關, 與他在哪裡工作甚至有沒有工作都沒有關係。

銀行關心的是你能不能按時還款, 有沒有不良消費信貸記錄, 因此銀行按理說不能做出這樣的歧視性調整。

建行的做法是對格式條款的濫用, 和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

同事紛紛勸他不要激動, 轉天下午大家一起去公司討個說法。 看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小G忽然像是找到了組織。 決定明天和大家一起行動, 不做落單的小羊。

3

轉天, 正當大家討論見面的時間地點時,

忽然來了一條短信。 沒錯, 和他們一樣, 經過一夜的思想鬥爭, 銀行也想通了。 比利益更重要的是社會責任, 一言不和就抽貸、凍結, 像極了上世紀的風控手段。 作為銀行, 它們並不想背負“對信用體系無知”的駡名。

看到短信後的小G微微一笑, 給女朋友打了個電話:

“你喜歡的包包我剛剛給你買了, 你現在在哪兒, 我去找你。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