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緘默的智者——再讀嶧山

緘默的智者

——再讀嶧山

居於山側, 數度登臨, 嶧山於我, 可謂熟甚。

但是, 我其實並未真正讀懂嶧山。 嶧山是一部神奇的大書, 一部耐讀的巨著。

嶧山是秀美的、亮麗的、旖旎的、精緻的, 嶧山更是矜持的、內斂的、沉穩的、靜默的——在我的印象裡, 嶧山是含蓄而緘默的, 也是睿智與聰慧的。 嶧山是守望著鄒魯大地的一位緘默的智者。

二十五億年前, 嶧山即橫空出世;春秋戰國時期, 嶧山就名噪海內。

若排天下名山大川之座次, 嶧山是有著足夠的資格和權威, 與同類來一番比拼、決一下雌雄的。

但嶧山不, 嶧山總是緘默著, 安靜著, 千年萬年億年。 她心中定有許多的所思所想, 只是不講不說而已。

大音稀聲。 真正的智者往往都是緘默的。 當然, 智者也發言, 但這種“言”, 卻非泛泛而言, 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話語。

智者之言, 往往是蛤蚌含孕而成的珠貝, 是春蠶抽吐出來的細絲, 是勞動結出的碩果, 是血汗凝結出的晶體, 是智慧花園中綻放的花朵, 是精神王國裡譜就的華章。

自負的大話、空洞的官腔、罪惡的讒言、奸佞的諛辭, 皆非大音與智者之語, 而似排向空中的有害氣體。

作為大國總理, 周恩來是緘默的, 他用默默的奉獻, 走入歷史的心靈。 作為民族良知, 魯迅是緘默的, 他用無聲的巨筆, 發出了時代的強音。 著作等身、下了許多“金蛋”, 作為“母雞”的錢鐘書也是緘默的, 他拒絕了世間名利, 卻獲得人生高格……

智者的緘默, 並非無言, 亦非無理, 更非無為。 智者懂得如何發言, 發如何之言, 而不去咋咋唬唬, 人云亦云, 更不去吵吵嚷嚷, 爭名奪利。

孔子說, 巧言令色鮮矣仁。 但是, 囂囂人世, 滾滾紅塵, 緘默如斯者, 能有幾許?

恒星所以能於太空久遠的閃爍, 是有自身規律和軌道約束的。 一旦脫軌, 不就淪為一顆稍縱即逝的流星了嗎?這正是並非誰都能夠勘破的人生悖論與命運怪圈。

嶧山卻從未誤入悖論、滑進怪圈。 這份自知與自信、堅貞與操守, 皆系嶧山的性格使然。

性格即命運!這種緘默性格, 使她不屑與泰山爭雄、與黃山爭奇、與華山爭險、與五嶽爭名, 也決定了她縱使不會大紅大紫、光彩爍灼, 也決不會平庸流俗、黯然失色。

其實,嶧山的美麗是無與倫比的!只是這種美麗,久曆日月的浸淫、亙古的曆煉、鄉野的薰染、歷史的積澱,變得更加蘊蓄而深刻,非常人所能盡窺罷了。

我是一個平凡的常人。看來,嶧山的無尚之美,也是我難以盡窺的了。然而,我卻在一次次和她的親近中,讀懂了她的緘默——智者的緘默。

於是,我便欣喜地猜想——也許,嶧山的緘默之美,便是她的至美了。

本文轉自:清平世界

編輯:馬明

也決不會平庸流俗、黯然失色。

其實,嶧山的美麗是無與倫比的!只是這種美麗,久曆日月的浸淫、亙古的曆煉、鄉野的薰染、歷史的積澱,變得更加蘊蓄而深刻,非常人所能盡窺罷了。

我是一個平凡的常人。看來,嶧山的無尚之美,也是我難以盡窺的了。然而,我卻在一次次和她的親近中,讀懂了她的緘默——智者的緘默。

於是,我便欣喜地猜想——也許,嶧山的緘默之美,便是她的至美了。

本文轉自:清平世界

編輯:馬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