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夢和明代仙女論如出一轍,會不會是?

關於《紅樓夢》的仙女群像, 我們可再考察曹寅生前的藏書與雜學, 因為這一部分也是間接影響 曹雪芹寫作的背景。 而曹寅生前藏書中最多的是說部, 此類書籍在《楝亭書目卷三》中多達四百 六十九種。 至於雜學一類, 則包含:醫蔔、星象、曆算、花譜、膳食、飲茶等, 曹寅本人即有 《居常飲饌錄》, 備載古今飲食之集大成, 這也是《紅樓夢》中繪畫、醫學、飲食、植物等豐富 題材的生活原型。 而曹雪芹將賈寶玉塑造成為雜學旁收的典型人物, 亦當受其家風影響。 在曹寅的眾多說部藏書中, 有《會仙女志》一書, 作者是明代酈琥。

他在書序中自稱:少聞會 仙女事, 乃笑曰:此無稽之談也。

輒置而不問。 後來看多了稗官小說, 不免又感歎道: 此以訛傳訛。 盡信書, 不如無書也。 於是決定掩卷不閱。 直到他二十歲那年, 獨自在玄陽洞 天遇著了仙女, 對這件事始終感到奇妙!從此以後, 便相信從前所聞見之事,

並非盡屬幻誕。 於 是他寫下《天問》二十四首、〈仙女賦〉、〈仙史歌〉各一首, 將書名題曰《會仙女志》。 此書 成於嘉靖壬子三月五日。

酈琥于《會仙女志》開篇自述在弱冠之年, 讀《易經》于玄陽洞天。 此處幽遠深邃, 超脫俗 緣, 斂神抱一, 精思鉤玄。 某日夜晚, 天光如洗, 月色穿簾, 室內散發著奇異的幽香, 他打開 窗戶, 看見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女, 膚體柔脂, 髻垂鬢玄, 器度雅飭, 舉止端嚴, 穿著白色 的絹衣, 樸素的裙子, 正緩緩地向他走近。 酈琥立刻掩戶凝神靜坐。 不一會兒即有敲門的聲音傳 來, 酈琥問道:妳是哪裡的仙子?女子回答:予處子也。

酈琥:子其處子而淫奔者 邪?抑魑魅而為鬼物也耶?女子又答曰:予乃天府英靈, 會自蓬瀛, 與子夙緣, 願執櫛 巾。 然而酈琥以士之耽兮, 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 不可說也為由, 拒絕了女子。 至此, 那女子方 解釋道:一般的輕浮少年少, 經常違棄綱常, 穿花弄柳, 竊玉偷香。 如今你見了我的容貌卻不動 心, 因此我可以和你傾談天地之秘, 闡述陰陽的精義, 你別以為我是個淫奔的鬼物。

酈琥卻仍 以柳下惠的高姿態, 繼續拒絕女子的盛情:妳若能談玄論, 泄玄秘, 我也樂於聽聞, 只恐怕妳 沒有這個能耐。

女子心平靜氣地說道:你可以試一試我有沒有這個能耐。 於是酈琥秉燭啟鑰, 請女子於外館就坐, 他們一邊飲茶一邊細論義理。 結果酈琥問女子的所有問 題, 她都能闡明道理, 講出精妙的, 真不像是塵世中人。

酈琥於是拱手再問道:妳說妳是天府 英靈, 來自蓬瀛, 是那裡的仙女, 是嗎?女子回答:是的。 酈琥道:我相信妳真的是仙 女了。 那麼仙女都是從哪裡來的呢?那女子曰:天體輕清, 不滅不生。 星宿精英, 有濁有 清。 濁殞為石, 清殞鐘靈。 故鐘於禽獸, 為鳳為麟。 鐘於草木, 為芝為椿。

鐘於母孕, 產育賢 聖。 為睿智, 為聰明, 在地為人, 在天為星, 說乘箕尾, 班班可征, 吾生有自, 微子孰論? 這一段話, 頗有類於《紅樓夢》第二回賈雨村的正邪二賦論:天地生人, 除大仁大惡兩種, 餘 者皆無大異。 若大仁者, 則應運而生;大惡者, 則應劫而生。 ……清明靈秀, 天地之正氣, 仁者 之所秉也;殘忍乖僻, 天地之邪氣,惡者之所秉也。……所餘之秀氣,漫無所歸,遂為甘露,為 和風,洽然溉及四海。

彼殘忍乖僻之邪氣,不能蕩溢於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結充塞於深溝大壑之 內,偶因風蕩,或被雲摧,略有搖動感發之意,一絲半縷誤而泄出者,偶值靈秀之氣適過,正不 容邪,邪複妒正,兩不相下,亦如風水雷電,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讓,必至搏擊掀發後 始盡。故其氣亦必賦人,發洩一盡始散。

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 不能為大凶大惡。置之于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 人情之 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 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倡。

上述二書都以為天地之氣有清、濁之分,清者乃鐘于聖賢睿智、逸士高人。而曹雪芹更是據此刻 畫出秉聰俊靈秀之氣而生的賈寶玉,以及大觀園眾女兒。則《紅樓夢》中的主題人物與明代仙女 論之間,隱然有一條神秘的線索,吸引著我們前往一探究竟。

天地之邪氣,惡者之所秉也。……所餘之秀氣,漫無所歸,遂為甘露,為 和風,洽然溉及四海。

彼殘忍乖僻之邪氣,不能蕩溢於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結充塞於深溝大壑之 內,偶因風蕩,或被雲摧,略有搖動感發之意,一絲半縷誤而泄出者,偶值靈秀之氣適過,正不 容邪,邪複妒正,兩不相下,亦如風水雷電,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讓,必至搏擊掀發後 始盡。故其氣亦必賦人,發洩一盡始散。

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 不能為大凶大惡。置之于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 人情之 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 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倡。

上述二書都以為天地之氣有清、濁之分,清者乃鐘于聖賢睿智、逸士高人。而曹雪芹更是據此刻 畫出秉聰俊靈秀之氣而生的賈寶玉,以及大觀園眾女兒。則《紅樓夢》中的主題人物與明代仙女 論之間,隱然有一條神秘的線索,吸引著我們前往一探究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