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自不量力?ATS-L對比giulia,誰值得你掏銀子

如果要說這段時間汽車界裡的網紅是誰, 想必對汽車圈有點瞭解的哥們都會說是阿爾法羅密歐的giulia。

確實沒錯, 這台車自帶著太多光環:義大利品牌、法拉利血統、超強運動基因等等, 哪怕連牌照的懸掛方式都成了眾人討論的焦點。 它的風頭一下子就蓋過了所有中型車, 民間甚至有一種連賓士老大哥都得對它退避三舍的說法。

然而不論光環有多麼強大, 終究是要進入市場和同級別同價位的車型競爭, 今天把咱們請出一台“過氣”運動網紅車, 凱迪拉克ATS-L, 阿爾法羅密歐giulia同台競技, 看看他們哪位才是你的心頭好。

品牌:均是過百年的老品牌

兩個品牌都是過百年的老品牌, 老實說孰高孰低這種比較的話, 更多的還是看個人喜好, 有人喜好凱迪拉克這種豪氣的底蘊, 當然也有人喜好阿爾法羅密歐品牌的血統, 或者說是來自義大利的腔調。

對於這兩個品牌來說, 小編認為真沒有誰高誰低這一說。

外觀:屬性意外的一致, 喜歡的人很喜歡, 討厭的人很討厭

小編自己的短軸進口ATS的車主, 同時也因為工作原因, 靜態動態都體驗過不少次giulia, 通過自己的觀感和詢問身邊人的意見, 發現大家對兩台車的外觀評價都是兩極分化嚴重, 喜歡的人會覺得很好看, 不喜歡的人覺得它們都很醜。

兩台車的外形設計都是極具的運動化, 可能小編看膩了ATS, 反而覺得giulia確實更加新鮮一點。

內飾:giulia的小設計和配色加分

其實如果仔細體驗兩台車的內飾之後, 你會發現它們的做工都挺一般的, giulia在細節地方的做工有失水準。 凱迪拉克內飾上走的是做工不夠, 用料來湊的路子, 而giulia則是靠一些小設計來加分, 比如啟動按鍵的位置, D型方向盤以及內飾的配色都有不少亮點。

人機工程設計上兩車其實也都不出彩, 作為凱迪拉克CUE系統的受害者,

小編就不多說啥了, 而giulia上的一些按鍵設計也明顯不符合亞洲人的習慣, 需要去適應, 不過作為進口車來說, 確實也只有車主適應它的份了。

空間:L化以後的ATS-L明顯有優勢, giulia後排僅僅夠用

早期ATS還是原裝進口的時候, 後排的空間其實是和giulia一樣拘謹的, 反正小編基本上的不用這個後排的。而實際體驗過giulia的後排之後,小編表示它的空間也是僅僅夠用,比F30的三系還要再小一點兒。

而ATS經過L化之後,後排空間相較於短軸版有了一張銀行卡長度的增大,但是僅僅也就是在腿部空間上有所優化。頭部空間和壓抑感並沒有消失。

兩台車的空間都不是賣點,相信圖空間的消費者並不會正眼看這兩台車,不多贅述。

配置方面:giulia消費者並不在乎性價比,ATS-L完勝

從入門版來說,兩者的指導價就有著3萬元的差距,故而小編覺得兩台車放在一起談配置和性價比意義不大。加上ATS-L在終端有著相當可怕的優惠,更沒有什麼可比性,只是ATS-L在這個環節確實是勝出了。

只是giulia的消費者肯定不會沖著性價比而去,為了情懷和新鮮多花點錢並無不可。

(小編當初買的ATS落地40W,再看看現在的價格,找誰哭去?)

動力方面:giulia的傳動效率高,迸發來得更早

百萬級的giulia動力就不談了,意義並不大,而ATS自然也有V去和百萬級的giulia對陣。

ATS-L全系279馬力,400牛米扭矩。而giulia分為高低功率,低功率200馬力,330扭矩、高功率280馬力和400扭矩。

從帳面來看,ATS-L要比giulia的低功率資料好看得多,只是在實際的動力輸出方面,ATS-L被傳動效率拖了很大的後腿,跑01的時候僅僅比低功率的giulia快了0.5秒。

小編也同時體驗過高低功率的giulia,相對於ATS-L來說,低扭的迸發來得更直接和迅猛,而且最大的扭矩轉速也更加寬泛,後段上也有不小的優勢,可以說在動力調教方面,giulia確實很有優勢。

(當然,考慮到售價來說,ATS-L在同價位裡來說,已經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操控:ATS-L幹不過giulia,需要用短軸頂配MRC來對戰。

說到操控,必須把兩台車都吐槽一下,ATS-L用的是普利司通、giulia用的是倍耐力,這些都OK,問題在於都是四季胎,一定程度上真的有點影響表現。

回到正題,兩台車的操控方面,我認為需要分開談。

如果是ATS-L對戰短軸的ATS,最後我們給出來的總結是差距不大,L以後的ATS依然具備很強的操控性。但是用ATS-L對戰giulia的話,那麼就真的有點危險了。

作為經常往天馬山跑的小編,我覺得短軸並且帶有MRC的短軸ATS,才具備和giulia真正一戰的實力。

Giulia的底盤是它最有價值的地方,轉向節、下擺臂和傳動軸的用料都是相當的好,非常有韌勁的懸掛,雖然小編沒有開過它下賽道,但是在封閉公路上的激烈轉向下,還是能感受到緊貼地面的感受,並且有相當高的極限,而且極限範圍極值大,也就是好救車。

可怕的是有這樣的支撐力道以外,懸掛居然還能有不錯的濾震效果,坐在後排的時候依然有不錯舒適性。

而MRC的ATS是小編經常下賽道的車型,它擁有比giulia更高的過彎極限,但是一旦到了極值就很難救回來,所以和giulia不同的是,ATS在給你信心的同時,會時不時的提醒你,我隨時要lost control,讓你的精神非常緊繃。

小編做一個比較直觀的排名,大家略作參考

Giulia>ATS>F30>ATS-L>F35

總結:這兩台車的消費者屬性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重疊,有著足夠B格的Giulia目前風頭正勁,但是ATS-L在市場上也得到了非常大的認可。

如果手頭上都捏著35萬,但是只能從兩台車裡面選的話,從小編個人的口味來說,我會選Giulia。但是仔細盤算盤算後期的費用,ATS-L卻是理性之選。

更多購車、用車及二手車問題,歡迎關注後私信提問我們將及時為您解答 反正小編基本上的不用這個後排的。而實際體驗過giulia的後排之後,小編表示它的空間也是僅僅夠用,比F30的三系還要再小一點兒。

而ATS經過L化之後,後排空間相較於短軸版有了一張銀行卡長度的增大,但是僅僅也就是在腿部空間上有所優化。頭部空間和壓抑感並沒有消失。

兩台車的空間都不是賣點,相信圖空間的消費者並不會正眼看這兩台車,不多贅述。

配置方面:giulia消費者並不在乎性價比,ATS-L完勝

從入門版來說,兩者的指導價就有著3萬元的差距,故而小編覺得兩台車放在一起談配置和性價比意義不大。加上ATS-L在終端有著相當可怕的優惠,更沒有什麼可比性,只是ATS-L在這個環節確實是勝出了。

只是giulia的消費者肯定不會沖著性價比而去,為了情懷和新鮮多花點錢並無不可。

(小編當初買的ATS落地40W,再看看現在的價格,找誰哭去?)

動力方面:giulia的傳動效率高,迸發來得更早

百萬級的giulia動力就不談了,意義並不大,而ATS自然也有V去和百萬級的giulia對陣。

ATS-L全系279馬力,400牛米扭矩。而giulia分為高低功率,低功率200馬力,330扭矩、高功率280馬力和400扭矩。

從帳面來看,ATS-L要比giulia的低功率資料好看得多,只是在實際的動力輸出方面,ATS-L被傳動效率拖了很大的後腿,跑01的時候僅僅比低功率的giulia快了0.5秒。

小編也同時體驗過高低功率的giulia,相對於ATS-L來說,低扭的迸發來得更直接和迅猛,而且最大的扭矩轉速也更加寬泛,後段上也有不小的優勢,可以說在動力調教方面,giulia確實很有優勢。

(當然,考慮到售價來說,ATS-L在同價位裡來說,已經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操控:ATS-L幹不過giulia,需要用短軸頂配MRC來對戰。

說到操控,必須把兩台車都吐槽一下,ATS-L用的是普利司通、giulia用的是倍耐力,這些都OK,問題在於都是四季胎,一定程度上真的有點影響表現。

回到正題,兩台車的操控方面,我認為需要分開談。

如果是ATS-L對戰短軸的ATS,最後我們給出來的總結是差距不大,L以後的ATS依然具備很強的操控性。但是用ATS-L對戰giulia的話,那麼就真的有點危險了。

作為經常往天馬山跑的小編,我覺得短軸並且帶有MRC的短軸ATS,才具備和giulia真正一戰的實力。

Giulia的底盤是它最有價值的地方,轉向節、下擺臂和傳動軸的用料都是相當的好,非常有韌勁的懸掛,雖然小編沒有開過它下賽道,但是在封閉公路上的激烈轉向下,還是能感受到緊貼地面的感受,並且有相當高的極限,而且極限範圍極值大,也就是好救車。

可怕的是有這樣的支撐力道以外,懸掛居然還能有不錯的濾震效果,坐在後排的時候依然有不錯舒適性。

而MRC的ATS是小編經常下賽道的車型,它擁有比giulia更高的過彎極限,但是一旦到了極值就很難救回來,所以和giulia不同的是,ATS在給你信心的同時,會時不時的提醒你,我隨時要lost control,讓你的精神非常緊繃。

小編做一個比較直觀的排名,大家略作參考

Giulia>ATS>F30>ATS-L>F35

總結:這兩台車的消費者屬性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重疊,有著足夠B格的Giulia目前風頭正勁,但是ATS-L在市場上也得到了非常大的認可。

如果手頭上都捏著35萬,但是只能從兩台車裡面選的話,從小編個人的口味來說,我會選Giulia。但是仔細盤算盤算後期的費用,ATS-L卻是理性之選。

更多購車、用車及二手車問題,歡迎關注後私信提問我們將及時為您解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