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多隻分級基金二季度遭遇大規模贖回 鵬華基金虧損居首

基金“爆款”進與退

2017年二季度, 分級基金和滬港深基金各自迎來了監管的新規, 但走向的卻是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

前者正隨著投資門檻的提高、流動性的收緊一步步淪為邊緣產品,

而後者卻因收益的水漲船高、基金公司的不斷湧入而成為年度熱門品種。 兩條看似毫無相關的平行線, 背後卻有著莫名相似的軌跡, 只是出場的先後順序, 決定了他們命運的不同。

同樣曾是機構瘋狂佈局的產品, 同樣有過大放異彩的絢爛時刻, 但迎來的結局卻是狂歡後的一地雞毛。 分級基金這段跌宕的經歷, 對於作為後來者的滬港深基金, 以及部分試圖借勢行銷、大力押注滬港深產品的公司而言, 或更值得仔細琢磨。

2017年二季度, 分級基金迎來了新規後的首個季度考。

在投資門檻提高、市場流動性收緊的雙重壓力下, 分級基金的日子並不好過。 這個原本的牛市爆款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越發顯得邊緣化,

淪為陪跑的姿態。

而對於曾經在這類產品上進行過大量佈局的基金公司而言, 似乎只期盼那段瘋狂的“追風史”能默默翻篇。

這其中, 鵬華基金無疑是最典型的樣本。 在2015年市場最狂熱的階段, 鵬華基金仍連續發行了數隻分級產品, 這場以產品創新為名號的發行大作戰, 令鵬華在一個季度內規模翻倍, 卻又在一個季度內慘遭腰斬, 個別曾經滿載著希望的產品, 如今的規模僅剩下1000萬元。

對於“老十家”之一的鵬華而言, 或許更需要考量作為一家老牌資產管理機構應該具備的穩健性。

分級首季考

對於分級基金而言, 2017年的二季度頗為特殊。

去年滬深交易所發佈的《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於2017年5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

分級基金因此迎來了投資門檻提高、流動性受限後的首個季度考。

從最新出爐的2017年中報來看, 受監管趨嚴和市場低迷的雙重壓力影響, 分級基金份額出現了明顯的縮水, 多隻分級基金在二季度遭遇了大規模贖回。

據天相投顧資料統計顯示, 今年二季度遭遇淨贖回份額最多的三隻分級基金依次是招商中證證券、富國移動互聯、鵬華中證國防, 淨贖回份額分別為68.10億份、44.39億份和37.67億份, 這三檔基金在全市場所有基金中的贖回份額也居前列。

具體到贖回詳情來看, 不乏機構大額贖回。 例如富國移動互聯在二季度內就遭遇了某機構9700萬份額的大額贖回, 贖回後該機構的份額占比為38.37%。

此外, 也存在“大戶”巨額贖回的情況, 例如鵬華創業板分級就遭遇了某位個人投資者7200萬份額的贖回。

從收益情況來看, 這些遭遇大份額贖回的基金普遍收益較差, 因而遭到了資金的“用腳投票”。 例如上述被贖回近40億份的鵬華中證國防, 二季度虧損高達24.63億元, 是所有分級基金中虧損最嚴重的一隻。

除鵬華中證國防外, 富國中證軍工、前海開源中航軍工分列分級基金虧損榜單的第二、第三位, 虧損額度分別達到24.0億元和13.37億元, 被贖回份額分別為7.93億份和2.22億份。 上述三檔基金同時也是二季度全市場所有基金中虧損最為嚴重的。

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分析指出, “分級基金的收益分化嚴重, 是由於分級基金大部分是跟蹤指數的基金,

而二季度不同指數之間表現差異大, 基金業績因此相差懸殊。 例如二季度業績好的分級產品主要是食品飲料行業的分級基金, 如若跟蹤的行業表現差, 就可能會出現份額的大幅變動, 存在不確定的流動性風險。 ”

“追風史”

回溯分級基金發展歷程來看, 可謂一部跌宕起伏的歷史。

2007年, 國投瑞銀基金公司創新設計出分級基金瑞福分級, 分級基金由此誕生, 而後長盛、銀華等公司跟進, 但分級基金發展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2014年牛市方迎來大時代。

杠杆的魅力, 使得分級B在牛市中備受追捧, 多家基金公司以分級基金為特色做大, 這其中鵬華基金公司堪稱典型。 僅2015年, 鵬華基金旗下成立的分級基金就多達11只, 其中2015年4月成立2只、5月4只、6月3只、8月2只。

可以看到,這些產品絕大部分均在2015年牛市接近或最鼎峰時成立,彼時正是市場最狂熱、最不理性的階段,而鵬華基金卻選擇在這樣的時間節點集中發行大量的分級基金。

滬上一位公募人士直言不諱道,“2014年起分級基金開始爆發,到2015年迅速發展壯大,一部分資產管理公司在2015年股市已經處於高位時還集中發行分級基金,這對於投資者而言本身也是不太負責的行為。”

對此,鵬華基金方面曾對外強調稱集中發行大量分級基金是出於公司產品佈局的考慮。值得注意的是,鵬華基金也曾因為大力押注分級產品而遭遇了公司規模的急劇波動。

據Wind資料顯示,2015年一季度末鵬華基金的規模不到1000億元,而到2015年二季度末則瘋狂翻倍至2275.62億元,但隨之而來的股市劇烈調整,使得在享受了短暫高潮後的鵬華瞬間被打回原形,2015年三季末其規模被腰斬至1005.45億元。

經歷了近兩年的發展,鵬華基金在2017年二季末的規模重新回到2341.03億元,較2015年三季末被腰斬時的規模增長了1335.58億元,看似走出了低潮。

但仔細對比發現,鵬華的最新規模與2015年三季末相比,增量主要是由貨基和債基貢獻,而最能代表基金公司核心投資能力的偏股權益產品卻顯得黯淡。其中,貨基貢獻了787.55億元增量,債基貢獻了402.35億元增量,兩者合計貢獻了鵬華基金近兩年規模增量的89.09%。

據資料顯示,在最新的基金中報中,鵬華基金旗下產品合計虧損了4.61億元,收益情況在納入統計的117家基金公司中位列倒數第9名,也是唯一一家收益排在後十位的“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

基金公司追熱點的情況並不鮮見,從2007年的QDII,到上一輪牛市的分級和新三板產品,再到今年初的滬港深基金,部分基金公司追逐一時之“崛起”而迷失了靜心做厚業績的初心,最終或會面臨退潮的尷尬。

疾行背後

事實上,在鵬華疾行的這幾年,其背後的內部管理機制也存在不少值得重視的問題。

以人員情況來看,據Wind資料統計顯示,目前鵬華旗下有34位基金經理,位列全行業第10名,但鵬華旗下目前有171檔基金產品,也即每位元基金經理平均要管理5檔基金產品,存在著較嚴重的“一拖多”現象。

可以看到,這些產品絕大部分均在2015年牛市接近或最鼎峰時成立,彼時正是市場最狂熱、最不理性的階段,而鵬華基金卻選擇在這樣的時間節點集中發行大量的分級基金。

滬上一位公募人士直言不諱道,“2014年起分級基金開始爆發,到2015年迅速發展壯大,一部分資產管理公司在2015年股市已經處於高位時還集中發行分級基金,這對於投資者而言本身也是不太負責的行為。”

對此,鵬華基金方面曾對外強調稱集中發行大量分級基金是出於公司產品佈局的考慮。值得注意的是,鵬華基金也曾因為大力押注分級產品而遭遇了公司規模的急劇波動。

據Wind資料顯示,2015年一季度末鵬華基金的規模不到1000億元,而到2015年二季度末則瘋狂翻倍至2275.62億元,但隨之而來的股市劇烈調整,使得在享受了短暫高潮後的鵬華瞬間被打回原形,2015年三季末其規模被腰斬至1005.45億元。

經歷了近兩年的發展,鵬華基金在2017年二季末的規模重新回到2341.03億元,較2015年三季末被腰斬時的規模增長了1335.58億元,看似走出了低潮。

但仔細對比發現,鵬華的最新規模與2015年三季末相比,增量主要是由貨基和債基貢獻,而最能代表基金公司核心投資能力的偏股權益產品卻顯得黯淡。其中,貨基貢獻了787.55億元增量,債基貢獻了402.35億元增量,兩者合計貢獻了鵬華基金近兩年規模增量的89.09%。

據資料顯示,在最新的基金中報中,鵬華基金旗下產品合計虧損了4.61億元,收益情況在納入統計的117家基金公司中位列倒數第9名,也是唯一一家收益排在後十位的“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

基金公司追熱點的情況並不鮮見,從2007年的QDII,到上一輪牛市的分級和新三板產品,再到今年初的滬港深基金,部分基金公司追逐一時之“崛起”而迷失了靜心做厚業績的初心,最終或會面臨退潮的尷尬。

疾行背後

事實上,在鵬華疾行的這幾年,其背後的內部管理機制也存在不少值得重視的問題。

以人員情況來看,據Wind資料統計顯示,目前鵬華旗下有34位基金經理,位列全行業第10名,但鵬華旗下目前有171檔基金產品,也即每位元基金經理平均要管理5檔基金產品,存在著較嚴重的“一拖多”現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