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帶一路”國家倡議下的貴州茶

一杯茶:美好生態成就好茶

茶是絲綢之路上不可或缺的物件, 是各種族各民族交往的重要媒介。 直到今天, 中亞、南亞仍然是世界人均消費茶葉最多的地區。 縱觀歷史, 一千多年前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上就可見貴州茶的身影。 據《貴州經濟600年》一書記載:“五口通商以後, 貴州茶葉出口大增, 刺激農民種茶的積極性。 清末民初, 貴州茶葉產量達465000斤。 ”這一時期貴州對外貿易中, 茶葉是最大宗的商品。

貴州是中國唯一兼具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雲霧、無污染、全境高原的省份, 以做大基地規模為核心, 全產業鏈條強力推進, 茶產業保持了強勁增長勢頭, 實現了跨越發展。 目前, 貴州茶園面積近700萬畝, 連續4年位居全國第一;茶業加工企業近4000家;茶產量30萬噸, 茶葉產量、銷量均實現20%以上的增長, 茶葉綜合產值突破500億元, 黔茶崛起已經成為事實。

首先, 貴州茶企應抓住產業轉型升級及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好時機,

放寬眼界, 立足國內市場, 瞄準國際市場, 順應時代潮流, 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 按高標準全面提升茶葉品質, 積極運用資訊技術、先進裝備等新技術成果, 補齊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短板。 積極實施“互聯網+”, 大力推進產品創新及科技、制度、行銷等方面的創新, 在包裝、口感上下工夫, 開發出適合當地消費者口味和習慣的產品。 加強創建品牌意識, 靠品牌打通市場, 讓產品向國際需求靠攏, 為中國茶葉向國外的開拓鋪平道路。

其次, 從發展現狀來看, 貴州茶企的產品輸出絕大多數仍為原料階段, 品牌影響力低, 在資金實力和產品研發能力上普遍較為薄弱, 打入國際市場的行銷戰略也相對匱乏。

因此, 貴州茶業要融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首先要做好兩件事:一是練好內功, 培育自己產品優勢;二是積極推動區域合作, 通過融入北部灣等區域經濟帶而獲得“一帶一路”的制度紅利。

第三, 從市場對接上來看, “一帶一路”沿線涉及的國家和地區較多, 國際市場茶葉消費習慣與中國傳統飲法差異較大, 貴州茶葉不可能普遍開花, 要有針對性出擊, 重點突破。 從融入路徑上來看, 建議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成立中國茶產業聯盟, 定期舉辦“一帶一路”茶業博覽會, 特別是要與斯里蘭卡、印度等產茶國達成聯盟關係, 互相交流學習, 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都能貴州茶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