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福”倒著貼的習俗源於哪裡

這裡有兩種說法, 分別在明、清兩代。

一種說法認為倒貼“福”字源於一個民間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

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 令全城大小人家, 必須在天明之前, 都在自己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其中有一戶人家不識字, 竟把福字貼倒了。 第二天, 皇家派人上街察看, 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 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 皇帝大怒, 命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 馬皇后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 故意把福字帖倒, 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嘛?皇帝一聽有道理, 便下令放了人。 ”所以以後人們在貼“福”字時都是倒著貼。

另一則傳說認為“福”字倒貼的習俗來源於清代恭親王府。 末年春節前夕, 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 照例寫了許多個“福”字讓人貼於庫房和王府大門, 有個家人因不識字, 吳將大門上的“福”字帖倒了。 為此, 恭親王福晉十分惱火,

多虧大管家能言善辯, 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道:“奴才常聽人說, 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 如今大福真的到了, 乃吉慶之兆。 ”福晉聽完心想, 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福到了, 吉語說千遍, 金銀贈萬貫, 一高興, 便賞了管家和那個貼倒福的家人。 事後, 倒貼“福”字之俗就由達官府邸傳入百姓人家, 並都願過往行人或頑童念叨幾句“福到了, 福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