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英媒:傳統發達國家在全球逐漸失去優勢

英媒稱, 最近幾十年最重要的變化, 是高收入國家在全球經濟活動中的權重日益下降。 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大分化”——就在那個時候, 如今的高收入經濟體的財富和力量發生飛躍, 超過了其他國家——明顯迅速逆轉。 曾經的“分化”已停滯, 現在人們看到的是“大趨同”。 然而, 這種趨同也是有限的趨同。 這種改變全都與亞洲(最重要的是中國)的崛起有關。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27日報導, 最能體現中國進步的東西, 莫過於其龐大的儲蓄。 按照市場匯率計算, 中國的儲蓄總額幾乎是美國和歐盟的總和。 中國儲蓄了幾乎一半的國民收入。

這種異常高的儲蓄率可能下降, 但這種下降將是漸進的, 因為中國家庭可能會保持節儉, 企業利潤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額可能持續高企。

報導稱, 中國之所以積累起如此龐大的儲蓄, 部分原因是中國經濟規模已變得如此龐大, 還有部分原因是中國家庭和企業儲蓄如此多。 中國的資本、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在21世紀的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 可能和美國的資本、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在20世紀的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一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 從1990年到2022年, 高收入國家占世界產值的份額從64%下降至區區39%的水準。 引人注目的是, 新興和發展中國家份額的上升完全是亞洲新興和發展中國家貢獻的:因此,

預計同期亞洲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占世界產值的份額將從12%升至39%。

報導稱, 預計到2022年, 亞洲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占世界產值的比例將與高收入國家相同。 中國的崛起是這種相對經濟實力重大轉變的主要原因。 到2022年, 中國占世界產值的份額預計將從1990年的4%升至21%。

新興和發展中國家不僅在世界產值中的權重日益上升, 在世界人口中的權重也日益上升。 從1950年到2015年, 當前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從27%大幅下降至15%。 甚至中國人口的比例也從1950年的22%下降至2015年的19%。 預計印度到2025年將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到2050年, 聯合國預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到2050年將占到全球人口的22%。 這種最貧窮國家的人口在世界人口的比例上升帶來的挑戰,

是顯而易見的。

報導稱, 經濟趨同和人口比例變化是這幅經濟全景圖的核心元素。 第三個是技術改變。 資料處理與通信的彙聚帶來了互聯網, 這是當今時代最重要的技術。

美國自19世紀末以來推動全球技術前沿不斷擴張。 西北大學的社會科學教授羅伯特·戈登表示, 美國經濟眼下並未達到其在1920年至1970年實現的卓越生產率。 他還表明, 1994年到2014年生產率突然大幅增長——往往歸功於互聯網——但隨後一段時期的生產率卻極為低下。 測量誤差似乎至多只能對這種令人不安的放緩的一小部分做出解釋。 另外一個片面的解釋是自金融危機以來投資低迷。

報導稱, 相對經濟實力快速改變以及人口相對規模發生重大變化,

塑造了世界。 與此同時, 增長動力來源——新技術、生產率增長以及全球化——也放緩至令人擔憂的水準。 一個後果是許多高收入國家的實際收入增長停滯——金融危機極大地強化了這一後果。

報導稱, 各個高收入經濟體的民粹主義壓力日益增加, 這讓管理這些變化更為困難。 最為重要的事態包括自金融危機以來實際收入陷入停滯或者下降。 在2005年到2014年期間, 許多高收入國家高達三分之二人口的實際收入似乎停滯或者下降。 難怪有這麼多的選民脾氣暴躁。 他們不習慣這種狀況, 也不希望習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