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人民論壇」書當讀在未用時

蘇東坡擔任翰林學士知制誥期間, 擬了數百道聖旨。 這些聖旨妥帖工巧、鏗鏘有聲, 引經據典、譬喻豐富。 後來, 蘇東坡的繼任者洪某對自己的文才頗為自負, 遂詢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僕:我比蘇東坡如何?老僕回答:蘇東坡寫得並不見得比大人美, 不過他從不用查書。

俗話說, 書到用時方恨少。 提筆寫文章時, 有足夠多的書籍資料可供查閱, 已屬難得;不用查書就能下筆, 更為難得;若不用查書還能把文章寫得出類拔萃, 境界自然又高出許多。 蘇東坡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 是因為他平時注重積累, 讓書本上的東西深深刻印於腦海。

這正印證了一首詩所言, “讀得書多勝大丘, 不須耕種自然收。 ”

會讀書, 書如甘草;不會讀, 則書如乾草。 現實中, 有的人恨不能“聚天下之書而藏之”, 把書櫥塞得滿滿當當, 然而真到用時, 卻不知從何查起。 實際上, 藏書不難, 能讀為難;能讀不難,

能記為難;能記不難, 能用為難。 處身快節奏的現代生活, 不少人習慣了淺表化、碎片化閱讀, 能常翻翻書已屬不易, 更別說“能記”“能用”了。 正因如此, 有的人一到寫作就臨時抱佛腳, 隨意東拼西湊, 甚至臨渴而掘井, 凡事從頭學起。 究其根源, 恐怕不在於平時沒工夫讀書, 而是懶於閱讀、缺乏思考。

讀書切忌心慌忙, 久久為功見真章。 要想避免“平日裡儲備不夠、寫作時彈藥不足”, 就應日積月累、勤學不倦, 下一番涵泳之功, 在閱讀中沉潛蓄力。 徐特立曾把學習生動地比作打仗:一要“攻堅”, 掌握核心知識, 往深處鑽研;二要“掠野”, 涉獵各種知識, 向廣處延展。 不論攻堅還是掠野, 關鍵都需要具備積極主動的態度。 反之, 如果閉目塞聽、固步自封,

等到寫作任務兵臨城下了才去翻書, 結局只能是倉促應戰, 甚至繳械投降。

今天, 人類已經進入知識大爆炸的時代。 當知識的保質期越來越短、思想的折舊速度越來越快, 一個人倘若不讀書不學習, 面臨的將不只是寫作慌亂那麼簡單。

其實, 無論素質基礎多好、職級職稱多高, 個人的知識、本領, 並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自然增長。 對個體而言, 倘若缺乏危機感和憂患意識, 不能自覺更新知識結構、提升能力素質, 一旦遭遇棘手的矛盾問題、困難挑戰, 就可能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 更遑論跟上節拍、勇擔重任。

馬克思曾談到, 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啃書本”。 也正因如此, 他的學問博大精深, “他的頭腦就像一艘生火待發的軍艦, 只要一接到命令, 就能夠立即駛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涵養“書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憂樂每相親”的閱讀氣質, 追尋“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讀書境界, 我們就能沐浴在思想的陽光中, 為生命不斷增加厚度, 讓人生更顯從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