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圳創業憑什麼超越香港?

香港剛慶祝完20年回歸紀念日, 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特別提到“促進香港發展, 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 ”毫無疑問,

金融是香港的經濟命脈之一, 但是奇怪的是, 這個在國際金融有一席之地的城市, 在全球互聯網大潮中, 金融方面的科技創新和創業卻波瀾不驚, 而反觀一河之隔的深圳, 金融創業風生水起。 為何兩地在金融創新上差距越來越大?

老氣橫秋的香港金融

香港街頭

在這些年, 包括香港保險在內的金融服務, 因為行業發展成熟、服務周到, 品牌靠譜, 倍受內地人歡迎, 儘管政策上有很多約束, 但是國內的人依然如過江之鯽, 跨過深圳河去購買。 但是在香港買保險, 整個體驗和細節非常糟糕。 香港買保險是一對一服務, 然後在手持的IPAD終端下單。 在所有的開發系統都是本公司的IT部分研發。 所有的終端只支援觸摸筆, 系統常常崩潰或者卡住。 在休息室, 連接WIFI時, 有個老太太專門負責發放小紙條, 上面寫著WIFI名字和密碼, 而在內地五線小縣城的公共場所, WIFI都是開放的。

香港銀行的服務也是如此, 除了APP經常宕機, 頁面的適配, 點擊與操作體驗等都非常糟糕。 以匯款轉帳為例, 到賬和轉款也不會有任何的提醒。

即使聯繫客服申請相關服務時, 我被告知不會也不提供如短信郵件等通知服務。 只有在固定週期內會有例行的郵件。 香港金融的服務, 還停留在國內2000年前後。

大公司如此, 那創業企業呢?從公開資料看, 香港的金融科技確實有所增長。 由於香港作為國際港的特殊地位, 金融交易的歷史地位, 在這個領域也湧現出一批金融科技企業。 金融科技初創企業數量據說目前已經突破了上百個, 分佈在金融科技的各個領域, 比如移動支付, 數字貨幣等。 但是並沒有做的特別出色的或者略有小成的。

在金融創新科技領域, 由於大財團長期把持著香港經濟, 社會階層固化, 缺乏創新條件和機制, 本來是領先的金融地區卻失去了互聯網創新的最佳時期,

反而一河之隔的深圳卻異軍突起, 包括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不斷反覆運算, 逐漸成為了東方的矽谷。

風生水起的深圳金融創業

美國《商業週刊》中文版評價“深圳是中國最具矽谷氣質城市”。 由於毗鄰香港, 在國際金融的地緣優勢, 和政府的開明程度上, 都由於其他城市。 而深圳政府也一直想打造創客之城的名片, 而金融就是重點領域知音, 正在大建快幹的前海自貿區也顯示了高層在金融上的野望和期待。 同樣在創業領域, 也誕生了一大批金融領域的獨角獸。

隨手記:

App Annie近期發佈了一份《亞太區金融應用報告》, 2016年度中國熱門金融科技App前三名, 分別是支付寶、同花順,

以及記帳理財品類的領導品牌隨手記。 累計用戶已接近2億。 從記錄生活賬起家的隨手記, 迎合國內移動端和個人財務管理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成功完成了單一記帳工具向集記帳、理財、投資、社區於一體的個人及家庭綜合資產管理的轉型, 升級為智慧化的金融服務平臺。

在個人對於金融的需求愈發複雜化, 而傳統金融又存在許多無法觸達的領域的背景下, 金融科技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在這點上, 深圳的企業明顯優於香港企業, 隨手記就是其中典型案例。 作為記帳理財App, 隨手記上沉澱了用戶的財務、信用、消費等多方面的資料, 能夠根據每個使用者的財務狀況和風險偏好, 結合智慧演算法、大資料分析藍本和多重風控, 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智慧金融服務,極有力地提升了金融運轉的效率和普惠金融的落實。

分期樂:

分期樂號稱是在深圳估值僅次於騰訊的未上市公司。其實它只是樂信旗下的產品之一。2013創立,從校園貸開始,首創了中國分期購物商城模式。2014年6月推出桔子理財,獨家代理分期樂所有債權,形成“自產自銷”閉環生態。分期樂商城成立不到4年,年交易額便從成立初年的300萬元,飆升至2016年的近300億元。2016年6月,分期樂完成D輪系列首筆2.35億美元融資 。

發展到現在,樂信旗下包括分期購物平臺分期樂商城,互聯網理財品牌桔子理財,金融資產開放平臺鼎盛資產,個人小額信貸服務平臺提錢樂等,包括了電商消費、大資料風險管理、資產管理、金融合作、互聯網理財為一體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生態。截至2016年底,用戶已超過1500萬,據悉有可能今年IPO。

金斧子:

一開始的定位是互聯網理財平臺的金斧子成立於2012年。從推出理財顧問為網友線上答疑和理財社區開始,金斧子陸續上線或成立了股票期貨開戶搜索服務,經紀業務服務中心,信託產品、資管產品、陽光私募搜索服務,財富管理服務中心。現在的主要業務是提供陽光私募、定向增發、並購基金及PE/VC等全品類、多維度的資產配置服務。C輪宣佈獲得數億人民幣融資。

除此之外,深圳還有包括樂刷、票據寶、投哪網等等在金融創業領域發展不錯的公司,金融領域的創業創新已經成為了深圳創業的名片之一。

為什麼深港差距越來遠大

深圳與香港

吳曉波在《這些年,馬雲犯過的錯誤》中這樣評價上海:“一個喜歡大資本的城市,和一個必須以破壞、創新為主的互聯網公司,有一種天然的衝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上海是沒有互聯網基因的城市。”香港同樣如此。

由於港英和特殊的歷史角色,香港註定是一個高度依賴資本的城市,這就造成了金融業異常發達。對於大公司來說,他們關注的是金融業的現在和利潤,而忽略了或者不在意創新。包括李嘉誠在內的多個大財團已經佔據了香港的金融貿易等重要領域,貢獻了香港GDP的50%以上。

作為既得利益的階層,香港大財團從現有的金融模式中等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同時將繼續保持著相關的利益,他們沒有驅動力去扶持和投入金融互聯網和科技領域中的創業創新。根據胡潤發佈的財富排行榜,上榜的金融地產巨頭們,已經20年沒有變化了,直到今年香港籍貫的順豐王衛上榜,但他的業務主要是在內地。

目前政府對於創業的資助包括小額資金(10萬港幣到30萬港幣不等)和辦公資源(免費辦公場所),還有低息商業貸款、孵化器專案、創業比賽等。在香港本土,有一些官方或者民間的孵化器,有些影響力的如cocoon、startuphk, 不定期有活動和交流,目前為止還沒有明顯的項目成果。

但是這些投入和香港整體經濟比起來不過是九牛一毛。以2012年為例,香港在科技研發方面開支為150億港元(當中50%來自公立機構),僅僅占香港GDP的0.72%,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加坡、韓國的科研開支占GDP的2-3%。

金融服務業作為香港的四大經濟支柱之一。金融業是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推崇的行業之一。但是在金融行業當中,很多人推崇和選擇是精算師、交易員等崗位,這在生活成本高據不下的香港,意味著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而程式師和IT人士只是邊角料的崗位。同時創業時不菲的人工和房租成本讓很多的創業者望而卻步。

不可否認,香港的金融地位依然重要,但隨著新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國內金融體系和政策的成熟,香港和深圳金融領域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小,而在科技領域的創新差距將會越來越大。矽谷投資大佬彼得蒂爾說,“在科技劇烈改變世界的今天,你必須在一切發生之前研究結局,必須找到創新的方法,讓未來與眾不同。”

“金融思維、地產思維、公務員思維嚴重影響了香港科技創新的發展。要想有所發展,必須要在這塊上有所調整。”估值過百億美金的大疆科技董事長、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對此感同身受。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聯網明星創業公司臉萌、FaceU等品牌操盤手,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歡迎關注我們。

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智慧金融服務,極有力地提升了金融運轉的效率和普惠金融的落實。

分期樂:

分期樂號稱是在深圳估值僅次於騰訊的未上市公司。其實它只是樂信旗下的產品之一。2013創立,從校園貸開始,首創了中國分期購物商城模式。2014年6月推出桔子理財,獨家代理分期樂所有債權,形成“自產自銷”閉環生態。分期樂商城成立不到4年,年交易額便從成立初年的300萬元,飆升至2016年的近300億元。2016年6月,分期樂完成D輪系列首筆2.35億美元融資 。

發展到現在,樂信旗下包括分期購物平臺分期樂商城,互聯網理財品牌桔子理財,金融資產開放平臺鼎盛資產,個人小額信貸服務平臺提錢樂等,包括了電商消費、大資料風險管理、資產管理、金融合作、互聯網理財為一體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生態。截至2016年底,用戶已超過1500萬,據悉有可能今年IPO。

金斧子:

一開始的定位是互聯網理財平臺的金斧子成立於2012年。從推出理財顧問為網友線上答疑和理財社區開始,金斧子陸續上線或成立了股票期貨開戶搜索服務,經紀業務服務中心,信託產品、資管產品、陽光私募搜索服務,財富管理服務中心。現在的主要業務是提供陽光私募、定向增發、並購基金及PE/VC等全品類、多維度的資產配置服務。C輪宣佈獲得數億人民幣融資。

除此之外,深圳還有包括樂刷、票據寶、投哪網等等在金融創業領域發展不錯的公司,金融領域的創業創新已經成為了深圳創業的名片之一。

為什麼深港差距越來遠大

深圳與香港

吳曉波在《這些年,馬雲犯過的錯誤》中這樣評價上海:“一個喜歡大資本的城市,和一個必須以破壞、創新為主的互聯網公司,有一種天然的衝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上海是沒有互聯網基因的城市。”香港同樣如此。

由於港英和特殊的歷史角色,香港註定是一個高度依賴資本的城市,這就造成了金融業異常發達。對於大公司來說,他們關注的是金融業的現在和利潤,而忽略了或者不在意創新。包括李嘉誠在內的多個大財團已經佔據了香港的金融貿易等重要領域,貢獻了香港GDP的50%以上。

作為既得利益的階層,香港大財團從現有的金融模式中等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同時將繼續保持著相關的利益,他們沒有驅動力去扶持和投入金融互聯網和科技領域中的創業創新。根據胡潤發佈的財富排行榜,上榜的金融地產巨頭們,已經20年沒有變化了,直到今年香港籍貫的順豐王衛上榜,但他的業務主要是在內地。

目前政府對於創業的資助包括小額資金(10萬港幣到30萬港幣不等)和辦公資源(免費辦公場所),還有低息商業貸款、孵化器專案、創業比賽等。在香港本土,有一些官方或者民間的孵化器,有些影響力的如cocoon、startuphk, 不定期有活動和交流,目前為止還沒有明顯的項目成果。

但是這些投入和香港整體經濟比起來不過是九牛一毛。以2012年為例,香港在科技研發方面開支為150億港元(當中50%來自公立機構),僅僅占香港GDP的0.72%,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加坡、韓國的科研開支占GDP的2-3%。

金融服務業作為香港的四大經濟支柱之一。金融業是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推崇的行業之一。但是在金融行業當中,很多人推崇和選擇是精算師、交易員等崗位,這在生活成本高據不下的香港,意味著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而程式師和IT人士只是邊角料的崗位。同時創業時不菲的人工和房租成本讓很多的創業者望而卻步。

不可否認,香港的金融地位依然重要,但隨著新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國內金融體系和政策的成熟,香港和深圳金融領域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小,而在科技領域的創新差距將會越來越大。矽谷投資大佬彼得蒂爾說,“在科技劇烈改變世界的今天,你必須在一切發生之前研究結局,必須找到創新的方法,讓未來與眾不同。”

“金融思維、地產思維、公務員思維嚴重影響了香港科技創新的發展。要想有所發展,必須要在這塊上有所調整。”估值過百億美金的大疆科技董事長、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對此感同身受。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聯網明星創業公司臉萌、FaceU等品牌操盤手,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歡迎關注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