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海重工冰火兩重天,教你怎樣避開業績“地雷”股

跌則飛流直下三千尺, 漲則扶搖直上九萬里

中海重工26日股價暴跌70%, 今日股價則暴漲80%。 同樣一檔股票, “跌則飛流直下三千尺, 漲則扶搖直上九萬里”。 既讓大多數人心驚膽寒, 又令抄底者大呼過癮!

7月26日, 港股再有個股暴跌, 上市公司中海重工(00651, HK)盤中突然大跌近70%, 隨後公司宣告停牌, 停牌前報0.045港元, 跌69.80%, 最低現0.038港元。 成交約11.43億股, 涉資6950萬港元, 此輪下跌中海重工的市值跌去了14億港幣, 公司市值也隨之跌至6.14億港元。

而近日中海重工則迎來報復性上漲, 截至港股收盤, 中海重工漲77.87%, 報價0.08元。 雖然漲幅高於26日跌幅, 不過卻遠遠不如26日的超20億市值,

現中海重工市值為10.91億, 縮水47%。

大跌因公司主席股份遭強制出售?

中海重工公告稱, 26日公司主席李明下屬企業所持公司850萬股股份遭股票經紀執行強制出售, 李明持股比例由10.53%降至10.47%。 除此事件外, 董事會不知道導致股價及成交量變動的原因。

李明1963年生, 曾任職於電子工業部計畫司、機械電子工業部生產司。 他曾於2010年10月22日-2013年10月17日在麥捷科技擔任董事。

麥捷科技的招股說明書中曾透露了有關李明的這家名為Lead Dragon Limited的公司的基本資訊。 資料稱, Lead Dragon Limited由李明於2008年1月23日在BVI註冊設立的企業, 註冊資本為5萬美元, 主營業務為對外投資。 在當時資料披露中, 該公司並未開展業務, 也未招聘人員。

當然, 除了公司主席李明被強制拋售850萬股外, 造成股價暴跌的原因恐怕與公司業績也密不可分, 據悉, 公司業績已經連虧18年。

暴跌背後:公司連虧18年, 供股合股10次

暴跌的背後是中海重工自1998年上市以來(除開上市當年實現盈利)持續18年的虧損。 中海重工亦曾兩度更名, 最初名為和成國際, 後於2016年易名為中海船舶重工, 而中海重工這個名字, 似乎聽起來挺唬人的, 這樣一個好名字, 如果放在A股, 說不定還會被誤看作大盤藍籌股, 但其實只是支在香港股市市值僅6億港幣的(暴跌前也不過20億港幣)“袖珍”股。 過去還曾10次公開或以配售方式供股及合股,

最近一次為2010年6月, 金利豐為其包銷商及財務顧問。

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 7月19日, 中海重工曾發公佈指出, 此前有關發行本金總額2億港元的可換股票據中, 在先後延期至2017年7月8日、7月21日後, 於7月17日, 公司已向投資人償還贖回金額中的1億港元, 但考慮到集團的資本要求, 以及投資人對公司前景的信心, 故公司及投資人就剩餘贖回金額為數1億港元的償還日期及方式進一步協商, 正考慮獲取額外資金, 以償還剩餘贖回金額。

7月24日, 公司又公佈將投資南京輝通, 其主要從事提供智慧交通管理及服務系統, 投資方式為向現有股東收購或認購不少於南京輝通股本之20%。 而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資產總額為26.8億港元,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剩1億元港元左右,

負債總額為32.8億港元, 資產負債率高達122.57%。 智慧停車作為公司的轉型業務, 前期已經投入較大, 2016年整體業務(智慧停車及汽車電子)虧損0.4996億港幣, 可見中海重工在拓展智慧停車業務上相對上屬於重資產, 而據何躍峰認為, 這類業務應是輕資產、重運營、重體驗的方向。 所以, 小編猜測, 中海重工的這次閃跌很可能是因為投資者對公司轉型過程中新投資項目的預期沒有得到滿足。

分析:業績報告是股價的“晴雨錶”

中海重工只是最近港股市場閃跌的案例之一, 眾所周知, 在股票市場, 沒有業績支撐的公司, 即使股價被炒高泡沫也始終會破裂。 近期股市迎來中報披露的高潮階段, 市場對公司中報業績的關注與日俱增, 這些都直接反應在了個股的股價漲跌上。

從今日港股跌幅榜看,中國農產品股權(00149.HK)、新礦資源(01231.HK)、高富集團(00263.HK)、易易查金融(00221.HK)曾發佈盈警,安科系統(08353.HK)、國際商業結算(00147.HK)、KSL HOLDINGS(08170.HK)、位元堂(00897.HK)公佈了盈轉虧,中富資源(00274.HK)、華人飲食集團(08372.HK)、格林國際控股(02700.HK)雖然虧損收窄,但仍處於虧損狀態,禦德國際控股(08048.HK)公佈上半年業績下滑,可以發現,跌幅居前的股票絕大多數都是披露中報預告且業績下降、或雖未披露但預告、曾公佈業績虧損的公司。

怎樣避免“踩雷”?價值投資理念不可變!

最近股市個股頻繁跳水不得不讓我們更加重視個股風險,否則一旦滿倉踩雷,真是想哭都不知道去哪哭了……這裡小編提醒,炒股票還是得看公司質地和成長性的!近期陸續出爐的中報業績預告中,不少公司將行業不景氣、宏觀經濟低迷等客觀因素當作業績下滑的“擋箭牌”,而事實上,業績可能更多地是受到企業自身發展狀況的影響,所以,要想避開業績“地雷”股,秉持價值投資理念是關鍵,根據業績報告、財務分析等選擇績優的行業龍頭藍籌股。

今年上半年業績不及預期的公司數量同比有所增加,從業績預告來看,創業板市場的業績“地雷”股比主機板、中小板要多,樂視網(300104)上半年業績大幅預虧,溫氏股份(300498)、雪浪環境(300385)等創業板大中市值公司業績也遠不及預期。業績預告本是為了投資者更好地瞭解公司經營狀況,但近期不少公司發佈的業績預告修正值得我們引起警惕,修正後的業績一般是虧損,從目前公佈的公司來看,暫時還沒有公佈業績修正後向好的,首虧、續虧、增虧、減虧的公司數量分別為22、2、10、10家,這些公司存在投資風險,例如,今年青龍管業(002457)就曾上演了一場業績“大變臉”,在其發佈的中報業績修正報告中,將原先預計2017年上半年淨利同比增長15倍以上改為了預計虧損4270萬至4295萬元,導致14日該公司股票開盤即一字跌停,跌至15.77元/股,同樣進行這些伎倆的還有山東墨龍、貝因美等公司,這些公司的業績修正背後一般都存在重要股東減持等內幕交易,報告公佈後導致股價出現大幅跳水,投資時應該儘量避開這些“雷區”。而那些已經公佈業績預告虧損、或業績預增但不及預期的個股更應該注意其股價下跌可能性,業績修正後預計虧損較大的個股有:

對於業績報告,不僅要看業績預告增長資料,更應關注業績增長原因,對於那些靠股權轉讓等獲得的業績增長,即使短線存在走強的可能,後期也一般難以為繼!

這些都直接反應在了個股的股價漲跌上。

從今日港股跌幅榜看,中國農產品股權(00149.HK)、新礦資源(01231.HK)、高富集團(00263.HK)、易易查金融(00221.HK)曾發佈盈警,安科系統(08353.HK)、國際商業結算(00147.HK)、KSL HOLDINGS(08170.HK)、位元堂(00897.HK)公佈了盈轉虧,中富資源(00274.HK)、華人飲食集團(08372.HK)、格林國際控股(02700.HK)雖然虧損收窄,但仍處於虧損狀態,禦德國際控股(08048.HK)公佈上半年業績下滑,可以發現,跌幅居前的股票絕大多數都是披露中報預告且業績下降、或雖未披露但預告、曾公佈業績虧損的公司。

怎樣避免“踩雷”?價值投資理念不可變!

最近股市個股頻繁跳水不得不讓我們更加重視個股風險,否則一旦滿倉踩雷,真是想哭都不知道去哪哭了……這裡小編提醒,炒股票還是得看公司質地和成長性的!近期陸續出爐的中報業績預告中,不少公司將行業不景氣、宏觀經濟低迷等客觀因素當作業績下滑的“擋箭牌”,而事實上,業績可能更多地是受到企業自身發展狀況的影響,所以,要想避開業績“地雷”股,秉持價值投資理念是關鍵,根據業績報告、財務分析等選擇績優的行業龍頭藍籌股。

今年上半年業績不及預期的公司數量同比有所增加,從業績預告來看,創業板市場的業績“地雷”股比主機板、中小板要多,樂視網(300104)上半年業績大幅預虧,溫氏股份(300498)、雪浪環境(300385)等創業板大中市值公司業績也遠不及預期。業績預告本是為了投資者更好地瞭解公司經營狀況,但近期不少公司發佈的業績預告修正值得我們引起警惕,修正後的業績一般是虧損,從目前公佈的公司來看,暫時還沒有公佈業績修正後向好的,首虧、續虧、增虧、減虧的公司數量分別為22、2、10、10家,這些公司存在投資風險,例如,今年青龍管業(002457)就曾上演了一場業績“大變臉”,在其發佈的中報業績修正報告中,將原先預計2017年上半年淨利同比增長15倍以上改為了預計虧損4270萬至4295萬元,導致14日該公司股票開盤即一字跌停,跌至15.77元/股,同樣進行這些伎倆的還有山東墨龍、貝因美等公司,這些公司的業績修正背後一般都存在重要股東減持等內幕交易,報告公佈後導致股價出現大幅跳水,投資時應該儘量避開這些“雷區”。而那些已經公佈業績預告虧損、或業績預增但不及預期的個股更應該注意其股價下跌可能性,業績修正後預計虧損較大的個股有:

對於業績報告,不僅要看業績預告增長資料,更應關注業績增長原因,對於那些靠股權轉讓等獲得的業績增長,即使短線存在走強的可能,後期也一般難以為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