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哪兩位詞人可以稱為宋詞中的“李杜”?如果選宋代十大詞人,哪些大家可以入選?

唐詩宋詞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兩顆明珠, 唐朝是詩的時代, 宋朝則是詞的時代。

唐代詩人的泰山北斗無疑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 “仙”是道家的說法, “聖”是儒家的說法。 李白和杜甫, 便是詩中的一道一儒, 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

那宋詞呢?如果評選宋代十大詞人, 哪些大家可以入選?下麵是我的名單, 以出生日期為序:

1、柳永(約西元984年—約1053年), 原名三變, 排行第七, 故稱柳七, 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

雨霖鈴

2、歐陽修(西元1007年-1072年), 號醉翁、六一居士。

歐陽修是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 歐陽修除了本身是大家外, 還堪稱千古伯樂。 蘇軾、蘇轍、曾鞏等文壇巨匠, 張載、程顥、呂大鈞等曠世大儒, 文彥博、司馬光、包拯、韓琦等大宋名臣, 都得到過歐陽修的推薦。

歐陽修 蝶戀花

“唐宋八大家”, 宋代有六人:歐陽修, 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 六人中其餘五人均出自他的門下。

3、蘇軾(西元1037年—1101年), 號東坡居士, 世稱蘇東坡, 蘇仙。

蘇軾是宋代甚至是整個中國古代史上文學成就最全面的代表人物, 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蘇軾 定風波

4、晏幾道(西元1038年—1110年), 號小山, 晏殊第七子。

糾結了很久, 到底選晏殊還是晏幾道, 最終因為那句“當時明月在, 曾照彩雲歸”選了晏小山。

晏小山 臨江仙

5、秦觀(西元1049年—1100年), 字少遊, 同樣是婉約派一代詞宗, 因一首《滿庭芳》被蘇軾稱為“山抹微雲君”。

滿庭芳·山抹微雲

山抹微雲, 天連衰草, 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征棹, 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 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 寒鴉萬點, 流水繞孤村。

銷魂。 當此際, 香囊暗解, 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 高城望斷, 燈火已黃昏。

6、周邦彥(西元1057—1121年), 字美成, 其詞格律謹嚴, 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 周邦彥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

並刀如水, 吳鹽勝雪, 纖手破新橙

7、李清照(西元1084年—1155年), 號易安居士, 中國女作家中, 能夠在文學史上占一席地的, 李清照大約是唯一的一個人了。 李清照也是結束北宋詞壇的一位詞人,婉約派的代表。

李清照

8、辛棄疾(西元1140年-1207年),號稼軒,有“詞中之龍”之稱,南宋豪放派詞人,也是一位抗金將領。

醉裡挑燈看劍

9、薑夔(西元1154-1221),號白石道人,姜夔的作品以空靈含蓄著稱,他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宋代繼蘇軾之後又一位全才。

揚州慢

薑夔是在南宋與辛棄疾並峙的詞壇領袖,辛棄疾是豪放派,姜夔是婉約派。

宋詞自柳永開始一直是雅俗並存,無論是蘇、辛,還是周、秦,都既有雅調,也有俗詞。而薑夔則徹底反俗為雅,薑夔詞被奉為雅詞的典範。

10、吳文英(約西元1200~1260),號夢窗,其詞師承周邦彥,重格律,講修辭,且多哀時傷世和憶舊悼亡之作,被稱為“詞中李商隱”。

風入松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在宋代的詞人中,蘇軾是被稱為“蘇仙”的,黃庭堅曾言:還作遨頭驚俗眼,風流文物屬蘇仙。

如果以宋詞的蘇軾比唐詩的李白,大約沒什麼問題。

那誰可以當詞中的“杜甫”呢?

有詩中老杜之稱的詞人,北宋有周邦彥,古稱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周邦彥集詞學之大成。

而南宋有薑夔,浙西派詞人把姜夔奉為宋詞第一,比為詞中老杜。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把周邦彥比作詞中老杜,並稱“兩宋之間,一人而已”。

如果把北宋和南宋分開,蘇軾和周邦彥是北宋的“李杜”,辛棄疾和薑夔則是南宋的“李杜”。

李清照也是結束北宋詞壇的一位詞人,婉約派的代表。

李清照

8、辛棄疾(西元1140年-1207年),號稼軒,有“詞中之龍”之稱,南宋豪放派詞人,也是一位抗金將領。

醉裡挑燈看劍

9、薑夔(西元1154-1221),號白石道人,姜夔的作品以空靈含蓄著稱,他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宋代繼蘇軾之後又一位全才。

揚州慢

薑夔是在南宋與辛棄疾並峙的詞壇領袖,辛棄疾是豪放派,姜夔是婉約派。

宋詞自柳永開始一直是雅俗並存,無論是蘇、辛,還是周、秦,都既有雅調,也有俗詞。而薑夔則徹底反俗為雅,薑夔詞被奉為雅詞的典範。

10、吳文英(約西元1200~1260),號夢窗,其詞師承周邦彥,重格律,講修辭,且多哀時傷世和憶舊悼亡之作,被稱為“詞中李商隱”。

風入松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在宋代的詞人中,蘇軾是被稱為“蘇仙”的,黃庭堅曾言:還作遨頭驚俗眼,風流文物屬蘇仙。

如果以宋詞的蘇軾比唐詩的李白,大約沒什麼問題。

那誰可以當詞中的“杜甫”呢?

有詩中老杜之稱的詞人,北宋有周邦彥,古稱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周邦彥集詞學之大成。

而南宋有薑夔,浙西派詞人把姜夔奉為宋詞第一,比為詞中老杜。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把周邦彥比作詞中老杜,並稱“兩宋之間,一人而已”。

如果把北宋和南宋分開,蘇軾和周邦彥是北宋的“李杜”,辛棄疾和薑夔則是南宋的“李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