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太陽河畔唱歡歌——霍山縣太陽鄉資產收益型扶貧模式見實效

六安新聞網訊 七月酷暑, 霍山縣太陽鄉觀音岩水電站工地上一片繁忙。 太陽河上游峽谷幽深, 水流湍急, 觀音岩崖岸聳峙, 絕壁千尺, 兩岸最窄處不過幾十米。 左岸崖壁上, 幾台鏟車在開鑿道路, 河道裡, 一台大型挖掘機正在緊張施工。

“觀音岩水電站設計壩高42.5米, 庫容量680萬立方米, 裝機1萬千瓦。 你站的地方就是觀音岩水電站的壩址, 明年這時候, 就是在40米深的水下了!”陪我們前來的觀音岩水電站工地負責人朱現東爽朗地笑著說。

“目前, 庫區淹沒區征地和150多畝山場、道路和機房占地已經完成征地工作,

預計明年7月就可以並網發電了。 ”一直盯在工地上的朱現東臉膛曬得黑裡透紅, 泛著油光。

位於大別山主峰白馬尖腳下的太陽鄉, 下轄5個行政村, 其中船倉村、太陽村和金竹坪村為重點貧困村以及雙河村和楊家河村兩個非重點貧困村。

“我們鄉地處深山區, 貧困人口眾多, 貧困發生率較高。 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51戶1320人, 大多因病、因災而致貧, 家中缺乏勞動力, 產業扶貧一無原始資金、二無勞力參與、三無技術儲備, 幾乎沒有可以立馬見效的扶貧措施。 ”太陽鄉鄉長饒猛為此很是傷腦筋。

2016年, 太陽鄉通過招商引資, 總投資6000萬元的觀音岩水電站順利落戶, 該鄉也從中看到了扶貧工作的破冰契機。 在鄉政府的統一運作下, 5個行政村均成立了村級農業公司,

按照“政府+企業+貧困戶”三方合作模式, 鼓勵貧困村、貧困戶以集體土地、林地、水域等資源要素參股開發水電站、服務區等收益較好的優質項目, 獲得分紅用於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補助貧困戶。

該鄉利用財政下撥扶貧專項資金100萬元, 入股正在興建的觀音岩水電站項目, 水電站從當年收益中按鄉鎮投入資金的8%固定收益回饋全鄉評議出的40戶擬脫貧戶和無勞動能力戶。 每戶可憑此扶貧項目每季度獲500元, 全年共獲2000元固定收入。

2017年上半年, 縣委組織部下撥給雙河、楊家河兩個非重點貧困村的扶貧補助資金60萬元, 太陽鄉進行整合配套後, 也以資金入股到觀音岩水電站建設專案, 水電站每年按照不低於股金總額8%的標準支付給兩村作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用於支持貧困戶產業發展, 合同期為十年。 此外, 太陽鄉5個村以集體資源入股的方式參與觀音岩水電站專案分紅, 合同期內水電站每年支付資源入股股金30萬元, 合同期暫定四年, 將分紅收益用於各村的扶貧攻堅工作。

7月25日, 霍山農商銀行太陽支行的客戶經理葉宜均早早地來到了太陽村村部。 前些天村幹部就已經挨家挨戶打過招呼了, 說今天可以到村裡來集中辦理小額信貸手續。

“為方便村民辦理信貸業務, 我們的‘拎包銀行’已經進村入戶了。 村民只需帶齊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和小額信貸評級授信表, 到村集中辦理就行。 也就半小時的事, 方便!”葉宜均輕鬆地說。

太陽鄉充分利用農商行小額信貸扶貧項目, 由貧困戶、銀行、鄉政府、企業和擔保公司簽訂“五方協定”, 鼓勵全鄉百余貧困戶每戶貸出1至5萬元不等資金, 共湊齊300萬元, 也投入觀音岩水電站項目, 按每年7.2%的固定利率回饋貧困戶, 平均每戶可收益2000餘元。

“五方協議”由貧困戶貸款, 政府牽頭、擔保公司擔保、企業借用, 獲得收益分紅給貧困戶。 貧困戶每年獲得固定收益2000餘元且不承擔任何風險, 受益年限三年。 “五方協議”解決了無發展能力貧困戶增收的瓶頸, 讓多方受益, 將有力推動全鄉的脫貧攻堅工作。

“當地政府鼓勵貧困戶入股水電站建設專案, 也解決了我們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而且, 現在老百姓都把建設水電站當成了自家的事,

在征地、用工方面都非常支持的。 ”朱現東大著嗓門說。

“現在我們不用出勞力, 坐在家裡就能拿到分紅。 我一個人在家種的有天麻、茯苓, 還養了兩頭豬, 政府還給了產業扶貧補助3000元, 再加上小額信貸的資金分紅, 我家一年就能多收入七八千。 黨和政府的政策好, 咱不能不知足。 ”57歲的王詩良攤開“一卡通”存摺, 高興地指給我們看。

王詩良是太陽村的村民, 兒子今年30歲了還沒有娶親, 一直在外地打工。 王詩良前年不慎摔傷後, 腰椎至今仍然打著固定鋼板沒有取下, 無法從事體力勞動。 現在水電站還沒建成, 就能提前享受到建設的“紅利”, 讓他很是高興, 腰杆也直了許多。

立足實際, 因地制宜, 創新思路, 為民謀利, 太陽鄉積極探索脫貧攻堅闖出了新路徑。通過自然資源、公共資產、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形成資產股權量化的方式入股優質專案,運用市場化手段,逐步實現“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轉變。

“資產收益型扶貧讓許多無勞動能力貧困戶有了固定收益。下一步,我們還將沿用這一模式,在金竹坪旅遊服務區加油站、船倉花鄉客棧等項目中進一步推廣實施資產收益型扶貧,爭取擴大收益貧困戶範圍,幫助更多的貧困戶獲得長久性、穩定性收益。”太陽鄉黨委書記李團結說起鄉里的扶貧規劃,眼裡滿是憧憬。(特約通訊員 張金柱 陳波)

太陽鄉積極探索脫貧攻堅闖出了新路徑。通過自然資源、公共資產、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形成資產股權量化的方式入股優質專案,運用市場化手段,逐步實現“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轉變。

“資產收益型扶貧讓許多無勞動能力貧困戶有了固定收益。下一步,我們還將沿用這一模式,在金竹坪旅遊服務區加油站、船倉花鄉客棧等項目中進一步推廣實施資產收益型扶貧,爭取擴大收益貧困戶範圍,幫助更多的貧困戶獲得長久性、穩定性收益。”太陽鄉黨委書記李團結說起鄉里的扶貧規劃,眼裡滿是憧憬。(特約通訊員 張金柱 陳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