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不是潘金蓮》:無知農婦范冰冰,太“較真兒”,害了別人毀了自己

馮小剛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主角叫李雪蓮, 由範冰冰飾演。 李雪蓮是一個沒什麼文化的農村婦女, 只因離婚後前夫秦玉河說了一句“你是李雪蓮嗎, 我咋覺得你是潘金蓮呢?”, 覺得委屈不服氣而走上上訪之路。 她幻想著村裡的, 縣裡的, 市里的, 省裡的, 中央的“青天大老爺”能幫她“翻案”, 一件小事告了十年, 搞得上上下下雞犬不寧。 直到罵她的人死了, 再告下去也沒什麼意思, 她才肯甘休。

有人說, 這部電影反映的是人性的自私, 官場的黑暗, 我國法制的不健全。 可是, 我看到的卻是一個無知而又“較真兒”的農村婦女, 自以為是, 聽不進別人的勸告, 最終因自己的無知和狹隘思維方式的禁錮, 毀了自己一生, 也害了別人的故事。

她的案子本來就告不贏, 她自己卻死活想不明白

我們真是拿這種人沒辦法!按照法律公正的判決, 李雪蓮的案子本來就告不贏, 她根本不占理兒。 但是她不懂法律, 文化程度低, 理解能力又差, 誰跟她講都講不明白, 人家就是覺得自己委屈。 受了委屈就得伸冤, 不然咽不下這口氣。 伸冤找誰呢, 當然是找青天大老爺, ——這是《包青天》看多了的後遺症。 於是, 這個無理取鬧的農婦就跑去禍害官場了。

最可憐的是史縣長, 因為這麼點小事, 竟然丟掉了烏紗帽。

上訪成為活著的目的, 仇人死後她卻活不下去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這個狹隘的婦女心理只惦記著這件事。 “我不是潘金蓮, 他怎麼可以說我的是潘金蓮呢, 我怎麼可能是潘金蓮呢。

”她天天就琢磨這點事, 越想心裡越不服氣, ——還得告他。 這一告就是十年, 等到她的前夫秦玉河死了, 她也沒有告下去的必要了。 這時, 她突然發現, 這些年來“告秦玉河”是支撐她活下去的唯一的理由, 不能“告秦玉河”了, 她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於是, 她活不下去了, 想要上吊自殺。

比“仇人”更可怕的, 是禁錮你的思維方式, 說好聽點叫“較真兒”

《我不是潘金蓮》中的李雪蓮最大的敵人, 其實不是她的前夫秦玉河, 而是禁錮她的思維方式。 如果不是多年的“上訪”, 她本來可以擁有更好的人生, 可是她沒有, 她其實是敗在了轄制自己的思維怪圈裡。

不要說李雪蓮的故事和你沒有關係,也不要嘲笑她沒文化,自己犯傻搞出一大堆麻煩事兒。和李雪蓮一樣,或許你也正被某種思維方式或價值觀捆綁,也在為某個人某件事某句話而“較真兒”。這種“較真兒”真的很可怕,它的殺傷力遠遠超過某個具體的人或某件具體的事,足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當然,這部電影確實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官場上的問題,但是,我覺得這都不是重點。並且,我也沒覺得這部電影是個“喜劇”,我看到的是一個人被某種看不見的東西所捆綁的可憐和悲哀。被捆綁的人很痛苦,卻又發現不了問題的所在,別人的勸告也聽不進去,然後就這麼一直痛苦下去,無窮無盡。

如此悲哀的故事,我笑不出來。

不要說李雪蓮的故事和你沒有關係,也不要嘲笑她沒文化,自己犯傻搞出一大堆麻煩事兒。和李雪蓮一樣,或許你也正被某種思維方式或價值觀捆綁,也在為某個人某件事某句話而“較真兒”。這種“較真兒”真的很可怕,它的殺傷力遠遠超過某個具體的人或某件具體的事,足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當然,這部電影確實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官場上的問題,但是,我覺得這都不是重點。並且,我也沒覺得這部電影是個“喜劇”,我看到的是一個人被某種看不見的東西所捆綁的可憐和悲哀。被捆綁的人很痛苦,卻又發現不了問題的所在,別人的勸告也聽不進去,然後就這麼一直痛苦下去,無窮無盡。

如此悲哀的故事,我笑不出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