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路攀升之後爆發點:玉米價格會大跌?

國內玉米市場買賣雙方表現似乎有些“僵持”, 並與進口穀物買船“洶湧”形成鮮明對比。 其中作為我國玉米兩大產區的東北、華北區域玉米上量有限, 東北農戶賣糧進度較快, 更傾向于未來1-2個月銷售自然晾曬玉米, 而華北農戶則繼續惜售, 麥收前賣糧意願可能增強。

3月中下旬, 在“雙補”政策支撐下, 東北產區玉米價格保持堅挺。 近日吉林省對飼料企業的採購補貼政策繼續“加碼”, 決定對省內未納入年產量5萬噸以上飼料企業補貼範圍、年設計生產能力2萬噸以上的飼料加工企業, 在規定期限內收購加工省內2016年新產玉米每噸給予120元補貼。

此舉將使得新被納入補貼範圍的飼料企業, 開始積極採購新季玉米, 而相對於當前並不多的餘糧來說, 無疑會對價格有所提振。 深加工企業繼續享受補貼, 加之下游產品加工利潤水準居高不下, 其收購熱情依舊。

與此同時, 國內公路、沿海運費雙雙走弱, 運輸成本沖高回落、波動劇烈對市場採購熱情繼續造成不利影響。

伴隨著東北大部分產區至港口價格倒掛, 當地汽運費整體下滑。 對於東北至港口線路而言, 玉米上市節奏是另一個影響因素, 只是上周港口玉米價格下跌很大程度來自運費走軟, 而非東北產區。

當前, 國內飼料消費繼續處於低迷恢復期, 除生豬養殖盈利高達400~600元/頭外, 家禽養殖基本在保本線附近徘徊。 從需求來看, 2~3月份進口穀物集中到港以及3月下旬沿海運費可能下調, 令南方飼料企業採購熱情下降, 但南北糧價已倒掛, 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 近期我國再度批量進口穀物的消息炒得沸沸揚揚, 從價格趨勢和未來優質玉米供應形勢衡量, 具有其合理性。

據瞭解, 近兩周出現約24船的玉米、高粱及大麥進口訂單, 總量在120萬~130萬噸, 船期多在5~6月。 其中, 進口玉米約8船, 總量近50萬噸, 美國玉米到港完稅成本1650~1670元/噸, 烏克蘭玉米到港完稅成本1680~1700元/噸;進口高粱約11船, 到港完稅成本1660~1680元/噸;進口大麥約5船,

到港完稅成本約1550元/噸。 而目前南方廣東港口主流玉米成交價為1640~1660元/噸, 進口玉米及替代品價格優勢逐步體現, 對於南方飼料企業而言, 經過近幾年玉米價格過高, 轉向玉米替代品消費已經形成習慣, 所以在4~6月份, 持續到港的進口穀物將對南方玉米消費產生一定影響, 進而壓制南方港口玉米價格。

短期可關注南北散船運費下降對南方市場帶來的影響。 夏季玉米價格上升空間可能因近期如火如荼的進口穀物、小麥替代等有所壓縮。 同時, 伴隨著我國玉米收購量逼近1億噸, 新糧收購難度越來越大, 不排除龐大的臨儲玉米庫存提前瀉庫(早於5月份), 建議關注其對期、現貨市場的階段性影響。

玉米近期的漲勢, 影響因素複雜, 比如政策熱度、需求情況等等, 有的只是臨時因素, 就比如加補貼這個消息, 雖然出臺了政策, 但何時實施, 實施力度, 實施成效, 都還需要時間。

而政策的熱度很快消退, 市場情況也此起彼伏, 在這樣的前提下, 玉米價格或許隨時都會下跌, 一旦開始下跌,整個玉米市場或陡變頹勢!

不過,對於此次的漲價,確實是大家出手玉米的大好時機,建議大家精密關注行情,根據自己的抗風險能力選擇惜售數量及時限,抓住此次上漲的契機,也規避後期下跌或帶來的風險。

潤農諮詢分析:隨著4月份臨近,河南山東地區,逐步雨水加大,氣溫轉暖,農民必將加大出糧力度。國家政策從春節到現行,一直暖風不斷,利好政策集中釋放,價格一路攀升,為國家玉米拋儲做好鋪墊。利好出盡,利空逐步加劇,大家都在等待一個爆發點,預計未來一周必見結果!

一旦開始下跌,整個玉米市場或陡變頹勢!

不過,對於此次的漲價,確實是大家出手玉米的大好時機,建議大家精密關注行情,根據自己的抗風險能力選擇惜售數量及時限,抓住此次上漲的契機,也規避後期下跌或帶來的風險。

潤農諮詢分析:隨著4月份臨近,河南山東地區,逐步雨水加大,氣溫轉暖,農民必將加大出糧力度。國家政策從春節到現行,一直暖風不斷,利好政策集中釋放,價格一路攀升,為國家玉米拋儲做好鋪墊。利好出盡,利空逐步加劇,大家都在等待一個爆發點,預計未來一周必見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