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朝林:石緣

石緣

人有人緣, 水有水緣, 山有山緣, 石有石緣, 世界皆緣也。

吾愛漢水之奇石, 愛之形絕、色麗、紋美、質佳。 漢水之奇石, 乃自然孕之,

長河磨之, 時光溜之。 漢水之奇石, 遠古也許是山, 是磐石, 它們在洪流中衝擊, 在歲月中滾磨, 在撞擊中分離, 在沙粒中磨礪, 成為奇形怪狀的石頭。 它奇在自然、奇在天成、奇在任憑思想、奇在以美感人。

一日, 漢水隱退, 中顯沙洲, 江石暴露, 便沿江尋石。 從一橋入, 踏淺流至江中。 沙洲蜿蜒, 似巨龍之脊, 朝東浮去。 沙洲臥江石, 大大小小, 淩亂羅列, 滿目江石, 各有千秋, 形態各異, 紋絡有章, 便覺皆為美石:垂手得石, 任你觀賞, 任你命名, 任你想像, 皆有情趣。 吾亂了章法, 得一石, 美之;又得一石, 亦美之;並列觀之, 皆美之;不忍棄其一, 只好入囊中。 又尋, 方的、圓的、山狀的、物狀的, 皆入囊中。 兩袋石頭, 沉甸甸在亂石中不可大步, 氣喘吁吁, 在亂石中休憩。

見一尋石老者, 從下而上, 鶴髮童顏, 精神矍鑠, 亂石之中, 輕走如飛。 見我大汗淋漓, 臥石相談。 得知老者尋石數年, 得奇石無數, 或珍藏、或送友。 有一奇石, 賞家出鉅資收藏, 皆拒之。 曰:“愛物物價也”老者說, 萬物皆有靈有緣, 有緣皆現, 無緣不識, 緣到皆成。 哲理也, 我大贊說, 尋石如栽花, 有心花不開;有緣似插柳, 無心則成蔭。 老者笑, 話匣開, 說他得那愛物之緣:夏日午, 在江邊躑躅, 尋一巨石打坐, 見江風徐徐, 江波蕩漾, 群魚戲水。 無意中, 見水中一石, 隱現綠光, 便涉水撈之。 初看, 狀似雄雞, 洗淨綠苔, 一中華版圖顯現。 興奮之, 小心擦拭, 見有紋理, 細細觀之, 使之驚奇, 紋理乃中華之圖也, 更為奇觀的是長江、黃河, 曲曲折折, 依稀可見, 亦能找到“臺灣”、“海南省”。

這是“石緣”到了。 老者說完, 哈哈大笑。

老者說他這個中華版圖奇石, 有二奇:一奇是紋理奇, 細細觀之, 可以找到“黃山”和“秦嶺”, 就是“臺灣省”的海域, 離大陸遠了一點。 二奇是狀奇了, 這個石狀就是中華版圖狀, 這就是狀中藏圖的妙趣。

我對老者尋石之道, 佩服至極。 便拿出二石, 讓老者鑒賞。 一石為“旗狀”, 黑質白章, 黑是紋理, 皆從“旗峰”而下, 彰顯陡峭, 峰含森林。 一石為灰、黃、白相間石山, 右垂直, 左呈波浪攀升, 至山頂, 紋理起伏有勢。 老者左右端詳, 上下凝視, 忽而閉目, 忽而睜圓。 半晌, 長籲一聲, 好石也!老者從石質、線條、色澤、走勢、看相, 分析透徹。 我如獲至寶, 小心擦拭。

老者又說, 賞石, 亦是賞修養, 尋石亦是尋修煉, 浮躁者, 滿目皆醜石, 美石與之失之交臂;平靜者,

滿目皆平凡石一;愛美者, 滿目皆美石也。 說完, 老者拿出一石, 質似白玉, 隱隱透光。 狀如筆筒, 身有紋理、有凸凹、有空洞, 可惜被人摔壞。 老者歎息——庸人也, 這樣好的美石, 他無慧眼, 被他毀之, 可惜可惜!吾同老者共悲之!

安康市漢濱區五裡鎮中心校 張朝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