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醴陵人不知道的東西南北小故事之神福港

15年的時候

我們大醴陵進行了行政區調整

調整後, 鄉鎮區域、地名都發生了變化

這次調整, 讓地圖上多了一些地名

也少了一些地名

今天要講的

是一個消失在地圖上的地名

神福港

神福港鎮在醴陵市的西部

距市區25公里

境內舊俗——定期祀神吃肉

稱為“打牙祭”

亦稱“打神福”

相傳明正德皇帝路經此港時

在鎮上吃了一頓祀神的肉

故名“神福港”

解放後

鄉、社鎮均以此命名

在這個風俗傳聞中

可以看出此地有定期“打牙祭”的習俗

打牙祭為湘東地區古老的習俗

即在一定時期內吃肉祭祖宗神靈

如陰曆7月15日鬼節即如此

這天要殺牲吃肉

祭祀祖宗亡靈

至於相傳明正德皇帝

在鎮上吃了一頓祀神肉的事

實難考證

不過, 神福港之命名

與湘東古老的打牙祭的食俗有關

是肯定的

名人軼事

說到神福港

不由得讓人想起

1897年生於神福港湯家坪的

醫學微生物學家、“衣原體之父”

湯飛凡

他生產了中國自己的

狂犬疫苗, 白喉疫苗, 牛痘疫苗

和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

並將沙眼發病率從將近95%降至不到10%

抗戰結束後

生產出中國自己的卡介苗和丙種球蛋白

解放後,成功遏制1950年華北鼠疫大流行

研製出中國的黃熱病疫苗

他領導選定的牛痘“天體毒種”

以及由他建立的乙醚殺滅雜菌的方法

能在簡單條件下製造大量優質牛痘疫苗

為我國提前消滅天花奠定了基礎

1961年,採用其研究的方法

中國成功消滅天花病毒

比世界早了16年

為紀念他的卓越貢獻

郵電部於1992年11月22日發行了

湯飛凡紀念郵票

湯飛凡成為第一個上郵票的株洲籍人

以上的這些

就是關於神福港的小故事了

時間一直走,很多東西都會變

故事會被忘記,地名也會更改

但是只要我們把它們記在心裡就夠了

你有什麼記在心裡的地名小故事嗎?

歡迎分享給我們

我在這裡

解放後,成功遏制1950年華北鼠疫大流行

研製出中國的黃熱病疫苗

他領導選定的牛痘“天體毒種”

以及由他建立的乙醚殺滅雜菌的方法

能在簡單條件下製造大量優質牛痘疫苗

為我國提前消滅天花奠定了基礎

1961年,採用其研究的方法

中國成功消滅天花病毒

比世界早了16年

為紀念他的卓越貢獻

郵電部於1992年11月22日發行了

湯飛凡紀念郵票

湯飛凡成為第一個上郵票的株洲籍人

以上的這些

就是關於神福港的小故事了

時間一直走,很多東西都會變

故事會被忘記,地名也會更改

但是只要我們把它們記在心裡就夠了

你有什麼記在心裡的地名小故事嗎?

歡迎分享給我們

我在這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