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投資者注意!港股將會“牛氣沖天”,不可錯過這些優質股……

7月26日, 廣發控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中期策略會在香港如期舉行。 廣發證券總裁兼執行董事林治海出席了會議並發表了講話。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博士攜明星分析師亮相本次策略會, 精彩呈現了“資本雙向流動下的時代機遇”的主題演講, 深入探討了當下投資者最關心的核心話題, 前瞻性地展望2017年下半年市場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深交所香港公司負責人王一萱受邀出席了策略會, 與投資者深度解讀“深港通”的最新進展。

“互聯互通”機制建立, 眾多中資企業進駐香港資本市場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標誌之一,

在過去的若干年來, 資本市場發展蓬勃向上, 已具備符合國際標準並獲國際投資者信賴的交易平臺。 近年來, “滬港通”、“深港通”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接連建立, 大大完善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相關政策。 廣發證券總裁兼執行董事林治海於表示, 隨著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建立, 眾多中資企業到香港上市, 將會逐漸增加香港資本市場的投資深度。

“互聯互通”機制的開通, 使得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機構等投資者湧入香港市場。 與此同時, 內地投資者紛紛加入投資行列, 給中資證券公司提供了交易機會。 對於海外研究力量強大的廣發證券來說, 可以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優勢。

在過去的2016年, 廣發證券總資產、淨資產、淨資本、營業收入及淨利潤五項綜合指標均穩居行業前五, 發展研究中心更是獲得2016年“新財富本土最佳研究團隊”第二名等多項殊榮。 林治海表示, 未來, 廣發證券將著力搭建與國際化投行相匹配的賣方研究平臺, 加強研究與各業務線互動, 致力於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更加優質、更加專業的服務和支援!

港股機會優於A股, 投資者可精選高性價比的龍頭股

中國經濟反彈的動力與機會怎樣?是投資者普遍關注的話題, 對此,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博士對此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 沈明高表示, 上半年經濟反彈的主要動力是週期性動力為主、結構性動力為輔。

歐美日及巴西等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出現反彈, 市場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減稅計畫期待很高, 而投資者對特朗普的政策持懷疑態度, 進而影響了資本流入美國。 沈明高分析, 如果美國的減稅政策可以在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年初得以實施, 並顯著促進美國經濟的增長, 美元極有可能再次走高。

沈明高指出, 今年上半年, 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一些新現象:食品價格通縮、M2增速回落、中美利差擴大、港幣貶值等。

沈明高認為, 短期動力與長期壓力並存, 是下半年的投資機會的最好詮釋。 沈明高建議, 投資者應該多關注出口、房地產投資與金融去杠杆。

首先, 投資者應專注消費類、大眾消費升級、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

未來五年, 消費平均增長情況依然良好, 中國的消費升級勢頭將強于大多數投資者的預期。

其次, 關注互聯網創新經濟。 共用單車、網路消費等新興經濟的崛起, 反映了市場對創新的渴求, 未來, 互聯網創新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此外, 跨境互動相關的產業在財富管理和戰略資產配置需求的驅動下, 資產管理的市場前景向好。

對於投資方向問題, 沈明高建議尋找“長跑冠軍”, 三個方向值得投資者關注:技術革新疊加成本優勢推動進口替代加速, 汽車、半導體等產業賽道初成;在“一帶一路”的契機下, 高鐵、工程機械等國內寡頭全球化加速;服務類消費興起, 服務產業結構變遷深化, 服務價格上漲。

對於投資機會方面, 沈明高認為,

港股的機會將大於A股。 短期來看, A股三四季度之交或有轉機。 中期來看, 盈利下行週期和利率上行週期疊加, 已無法滿足牛市條件, 而行政調控手段的增加, 也使得市場短期跌幅受限。 沈明高建議, 從基本面和估值相匹配的角度, 精選更高“性價比”的價值龍頭股。

北水繼續南下, 看好各版塊龍頭

針對2017下半年香港市場的投資前景展望, 廣發證券(香港)財富研究部主管石鈺指出兩方面利好因素。 一是全球經濟復蘇及歐洲政局不穩定性消除, 讓港股上半年受益, 大大增強了投資者信心;二是特朗普政策執行的不穩定性導致美元走弱, 使得境外投資者轉投香港市場。 香港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在半年內增加788億港元, 增幅為37.7%。

石鈺分析,受 “北水南下”、弱美元和全球經濟復蘇三個因素的影響,上半年南下資金將通過“互聯互通”持續買入。南下資金占香港整體的成交量由之前的1.48%激增至一成以上。而“北水南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經濟轉型伴隨資產泡沫中的中國資產預期回報下降,香港作為一個高分紅市場,對這類資金而言其配置價值就變得非常有意義。

恒生指數和國企指數在2015年及2016年企業盈利負增長之後,2017年上半年出現反轉。石鈺預計,下半年企業盈利持續增長將為市場表現提供基礎。考慮到A-H股差價和互聯互通的便利性,未來2年我們預期中資機構還將持續增加香港市場投資。對於投資策略方面,石鈺分析,未來十年,中國企業板塊將面臨結構調整的機遇,由於規模效應和定價能力更強,各版塊龍頭會受惠於行業整合機遇。對於行業標的,石鈺認為未來市場重點都將放在TMT硬體、內險股、金融仲介及交易所、汽車版塊、環保及醫療等大盤股上。

短期看醫藥分銷和非處方龍頭,長期遵循製藥龍頭及中藥現代化

以往,中國百姓深受“看病難看病貴”困擾,因此催生中國醫藥行業變革,大趨勢催生大機會。廣發證券(香港)研究部醫藥健康分析師趙珞君對H股醫藥行業進行深入剖析,指出中國醫藥行業在國際地位上的顯著提升原因。

從全球製藥研發企業地理分佈來看,美國和歐洲地區的製藥企業仍是全球新藥研發的主要動力來源,但中國醫藥研發的地位不可小覷。目前,中國的研發製藥企業數量已經超過日本和韓國,成為全球第四大新藥研發國。在談及對今年下半年醫藥行業的展望時,趙珞君表示,目前H股醫藥行業估值低於5年的平均值,建議短期內的投資策略需遵循短期看醫藥分銷和非處方藥龍頭邏輯,長期則遵循研發能力強的製藥龍頭邏輯和中藥現代化邏輯。

石鈺分析,受 “北水南下”、弱美元和全球經濟復蘇三個因素的影響,上半年南下資金將通過“互聯互通”持續買入。南下資金占香港整體的成交量由之前的1.48%激增至一成以上。而“北水南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經濟轉型伴隨資產泡沫中的中國資產預期回報下降,香港作為一個高分紅市場,對這類資金而言其配置價值就變得非常有意義。

恒生指數和國企指數在2015年及2016年企業盈利負增長之後,2017年上半年出現反轉。石鈺預計,下半年企業盈利持續增長將為市場表現提供基礎。考慮到A-H股差價和互聯互通的便利性,未來2年我們預期中資機構還將持續增加香港市場投資。對於投資策略方面,石鈺分析,未來十年,中國企業板塊將面臨結構調整的機遇,由於規模效應和定價能力更強,各版塊龍頭會受惠於行業整合機遇。對於行業標的,石鈺認為未來市場重點都將放在TMT硬體、內險股、金融仲介及交易所、汽車版塊、環保及醫療等大盤股上。

短期看醫藥分銷和非處方龍頭,長期遵循製藥龍頭及中藥現代化

以往,中國百姓深受“看病難看病貴”困擾,因此催生中國醫藥行業變革,大趨勢催生大機會。廣發證券(香港)研究部醫藥健康分析師趙珞君對H股醫藥行業進行深入剖析,指出中國醫藥行業在國際地位上的顯著提升原因。

從全球製藥研發企業地理分佈來看,美國和歐洲地區的製藥企業仍是全球新藥研發的主要動力來源,但中國醫藥研發的地位不可小覷。目前,中國的研發製藥企業數量已經超過日本和韓國,成為全球第四大新藥研發國。在談及對今年下半年醫藥行業的展望時,趙珞君表示,目前H股醫藥行業估值低於5年的平均值,建議短期內的投資策略需遵循短期看醫藥分銷和非處方藥龍頭邏輯,長期則遵循研發能力強的製藥龍頭邏輯和中藥現代化邏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