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圓明園內到底有多少稀世珍寶?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 與頤和園相鄰, 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 也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 面積五千二百餘畝, 一百五十余景。 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 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時節會來這裡理政, 故圓明園也稱“夏宮”。 圓明園始建於1708年(康熙46年), 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的。 1860年, 圓明園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焚毀, 現僅存遺址。 圓明園規模宏偉, 運用了各種造園技巧, 融會了各式園林風格, 是中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頂峰作品。 遭焚毀後的圓明園遺址在新中國成立後開始被保護起來,

1956年北京市園林局開始採取植樹保護措施, 1976年圓明園遺址隨成立專營機構。 1988年6月29日, 圓明園遺址向社會開放。

清王朝傾全國物力, 集無數精工巧匠, 填湖堆山, 種植奇花異木, 集國內外名勝40景, 建成大型建築物145處,

內收難以計數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 在這些建築中, 除具有中國風格的庭院外, 長春園內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築群, 圓明園, 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 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 文物被劫掠, 10月18日-19日, 三千多名侵略者闖入院內, 把園中的建築物燒毀。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往西安, 八旗兵丁, 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殘存和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築物, 皆拆搶一空, 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 其後, 圓明園的遺物, 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 乃至政府當局的有組織地損毀。 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 都倚仗權勢, 紛紛從圓明園內運走石雕 、太湖石等, 以修其園宅。 那侵略者不僅搶奪了那珍貴的歷史文物, 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燼。

曾經奇跡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 只剩斷垣殘壁, 供遊人憑弔。

乾隆皇帝評價圓明園說:“實天寶地靈之區, 帝王豫遊之地, 無以此。 ”但如今, 人們只能憑想像來揣測百餘年前圓明園的風貌。 如今市面上流傳的十二生肖銅像不過是圓明園流失文物中的滄海一粟。

圓明園占地350公頃, 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 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面積比故宮還多一萬平方米, 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 總面積竟等於8.5個紫禁城!

圓明園的焚毀警示著每一個中國人:閉關必然落後,落後就要挨打。一個民族只有強大起來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積極進取才能不斷進步。

圓明園的焚毀警示著每一個中國人:閉關必然落後,落後就要挨打。一個民族只有強大起來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積極進取才能不斷進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