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證金公司能否“拯救”創業板?關鍵在於IPO的節奏!

7月27日, 創業板漲3.62%, 為2017年至今最大單日漲幅。 在股災以來的2年裡, 這一漲幅也能進單日漲幅的前十名。

據說, 這與證金公司現身多家創業板公司十大股東名單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 證金公司成為十大股東的創業板公司包括昆侖萬維、華策影視、蘇交科等。

市場上, 股民朋友們也開始討論, 既然“國家隊”已經開始進駐創業板, 是否意味著創業板即將見底?

就短期的市場變化來說, “證金”因素或許是一個重要力量。 但如果要討論創業板中長期趨勢, 特別是試圖論證當前創業板的強勢上漲, 是否是創業板探尋中長期“底部”的一個動作時, “王的女人”這四個字恐怕就過於“玩笑”了。

在存量市場環境不變、強監管不變的前提下, “IPO是否繼續加速”, 這個問題可能仍是創業板“見底”的關鍵所在!

7月28日, 證監會按法定程式核准了9家企業的首發申請, 籌資總額不超過43億元。

股災以來, A股就是一個存量博弈的市場。 新股上市所佔用的資金, 實際上來源於老股的“去泡沫”。 而新股的發行, 正好是2015年底開始的, 正因如此, 我們看到, 自2016年以來, 總市值指數一直處於一個指數區間的壓制之下。 構成這個區間的, 是股災後第一輪反彈最高點時的總市值指數和熔斷前最高點時的總市值指數。

也就是說, 自2015年底以來, IPO一直對整個市場的估值造成打壓。 IPO加速也應該對主機板和創業板產生同樣的影響。

從2016年11底以來上市申購發行的新股的構成來看, 主機板有150支, 創業板有109支, 中小板有56支。 這似乎意味著IPO對主機板的估值打壓應該更大一些。

但是, 考慮到同期證券市場出現的強監管對資金偏好的影響, 就可以理解,

為什麼創業板指數與上證綜指之間, 在2016年11月起, 先是出現跌幅上的不同, 後來出現方向上的不同了。 實際上, 跌幅上的不同包含著方向上的不同, 兩者是量變和質變的關係。 (也可以說, 強監管對上證50權重股以及白馬股的特殊影響, 使得上證綜指部分抵消了IPO帶來的下跌的影響。 )

在近期還有媒體報導稱:“向註冊制改革過渡的步伐在加快。 ”如果這就是證監會的本意, 在存量市場環境不變、強監管不變的前提下, 創業板尋底之路恐怕還得再走上一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