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周並購觀察】今年最大借殼交易誕生 江粉磁材207億收購蘋果供應商領益科技

一、一周並購總體動態

7月22日至7月28日, 以上市公司為收購方的並購較上周有所增加, 達到47起, 涉及44家A股上市公司, 其中民盛金科(002647.SZ)、建研集團(002398.SZ)、北方稀土(600111.SH)均發起兩起並購。

有關上市公司的47起收購事件中, 涉及定增重組或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重組事件數量與上周持平, 其中江粉磁材(002600.SZ)、東傑智能(300486.SZ)、通達動力(002576.SZ)三家上市公司收購同時構成定增重組和重大資產重組認定標準, 諾邦股份(603238.SH)收購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 江粉磁材和通達動力收購事項均構成借殼上市, 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控制權將發生變更,

是今年迄今為止繼ST雲維(600725.SH)之後的又兩起借殼交易。

本周並購市場上中小創上市公司再次成為主力。 具體來看, 主機板有15家, 中小創有29家。 主機板中, 深市和滬市分別有6家、9家。 以滬深兩市劃分, 深市遙遙領先, 有35家公司發生並購, 滬市有9家。

本周已經披露發生額的並購交易總額近488億元, 其中江粉磁材收購領益科技100%股權涉及金額為207.3億元, 成為今年以來最大的借殼交易收購, 通達動力收購隆基泰和置業100%股權的借殼交易涉及金額為160.1億元, 此前ST雲維收購新三板公司深裝總(835502.OC)98.27%股權交易價格為48.15億元。

二、一周上市公司並購對價排行

三、一周並購重組審核結果

根據上周公佈, 中國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員會原安排7月26日上午審核越秀金控(000987.SZ)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廣州證券32.765%股權事項。

但因公示期間, 越秀金控涉及重大事項核查, 公司決定中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審核, 待後續核查程式履行完畢後再申請恢復審核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截至7月28日, 中國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員會暫未安排有關重組審核事項。

四、一周並購典型事項——江粉磁材收購領益科技100%股權

1.交易方案概述

江粉磁材擬向領勝投資、領尚投資、領傑投資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領益科技100%的股權, 交易作價207.3億元。 本次發行股份價格為4.68 元/股, 共計發行44.29億股份。

本次擬購買資產的預估值占上市公司截至2016年末的資產總額的比例為162.60%, 占淨資產比例達到385.09%, 故構成借殼上市和重大資產重組。

另因涉及發行股份, 本次交易需經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審核通過才能予以實施。

本次交易前, 汪南東持有江粉磁材18.46%的股份, 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本次交易完成後, 領勝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領尚投資和領傑投資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65.29%的股份, 領勝投資將成為控股股東, 曾芳勤將成為實際控制人。

2.交易標的簡介

本次交易標的領益科技成立於2012 年7月, 主要從事消費電子精密功能器件, 其廣泛應用于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以及智慧硬體等領域, 終端品牌客戶包括蘋果、華為、OPPO、VIVO等國內外手機廠商。

在股權關係上, 領勝投資持有領益科技93.45%的股權, 領尚投資和領傑投資分別持有領益科技4.43%和2.12%的股權;曾芳勤除持有領勝投資100%股權外,

還持有領尚投資72.46%的股權和領傑投資2.59%的股權, 其合計間接持有領益科技96.71%的股份, 是領益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在成立五年左右的時間裡, 領益科技實施了12次重大資產重組。 截至本報告書簽署日, 領益科技有21家控股子公司(不含註銷中的子公司)和1家參股子公司。

截至今年3月31日, 領益科技資產總額近51億元, 資產淨額為27億元;2016年實現淨利潤9.46億元, 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約3.04億元。

3.對價支付安排及股份限售

本次交易以股份支付完成, 交易對方領勝投資、領尚投資、領傑投資分別承諾:其因本次交易所獲得的上市公司股份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 本次交易完成後6個月內如上市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發行價, 或者交易完成後6個月期末收盤價低於發行價的, 其持有公司股票的鎖定期自動延長至少6個月。

4.業績承諾以及業績補償

交易對方領勝投資、領尚投資、領傑投資共同承諾:領益科技2017年至2019年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約為11.47億元、14.92億元和18.61億元, 合計45億元。

業績補償優先選擇股份補償,若股份不足以支付補償,則以現金補足差額。

5.本次交易總評

隨著消費電子行業終端產品升級和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行業上游競爭也在加速整合。此次江粉磁材收購領益科技100%股權不僅是一次借殼交易,也是一次產業整合交易,有利於實現業務協同性,增強雙方在消費電子行業上游市場中的競爭力。

江粉磁材主營磁性材料的研產銷,但自公司於2011年上市以來,該業務表現不佳,淨利潤連續四年下降。從2014年開始公司開始籌畫資產重組,佈局新業務,業績也隨之提升。

2015年和2016年江粉磁材先後完成收購帝晶光電和東方亮彩100%股權,實現在智慧手機觸控顯示器件和精密結構件上的佈局,從而進入消費電子零部件行業,形成磁性材料、平板顯示器件、精密結構件和貿易及物流服務四大業務板塊。上市公司亦藉此一改往年業績頹勢,2015年和2016年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約12倍和4倍。

對上市公司來說,本次交易是其在消費電子上游行業的進一步推動,而領益科技也可通過此次借殼獲得上市公司此前並購的兩個同行業標的,實現產業整合。領益科技主業是消費電子精密功能器件,主要為下游行業提供金屬、結構件、粘膠與遮罩件的“一站式方案”服務。

精密功能器件行業處於消費電子行業微笑曲線的較下端,該行業受上游原材料和下游終端產品行業兩端影響,相對利潤率較低。2014年至2016年,領益科技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為28.60%、37.05%、31.27%,呈現一定的波動。

消費電子行業終端產品競爭激烈,行業集中度高,這也使得領益科技客戶集中度較高,成為終端產品市場中領先企業的供應商。2014年至2016年以及今年一季度公司前五大直接客戶銷售占比分別為80.85%、71.75%、65.65%和 57.64%。在終端品牌客戶上,2014年至2016年領益科技對蘋果、華為、OPPO、VIVO的銷售收入占各期收入的比重均超92%。

同時,消費電子行業終端市場的快速增長也使得領益科技主營業務盈利呈現爆發式增長,僅僅是今年一季度扣非淨利潤就達到了2015年全年數額,盈利能力遠高於上市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的經營規模、總體盈利能力將顯著提高,具體影響見下表。

雖然標的資產歷史業績表現較好,交易對方還是作出了業績承諾:領益科技2017年至2019年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約為11.47億元、14.92億元和18.61億元,合計4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7.37%,與同行業可比交易中的業績承諾相比,承擔的風險較高。

另外,公告披露後續上市公司將不會置出原有資產。這有利於上市公司原有業務和領益科技的精密功能器件業務相結合,發揮業務協同效應,拓展在電子產品零部件行業的佈局,實現多元化業務發展。這可能也是領益科技選擇借殼而不是IPO的關鍵原因,可以節約上市成本。

這次收購對領益科技來說也是極為划算的一筆交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評估基準日領益科技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帳面值為27.28億元,採取的收益法評估值為207.33億元,增值率達6.6倍。

同時,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控制權將發生變更。領益科技原股東領勝投資及一致行動人領尚投資、領傑投資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65.29%的股份,其中領勝投資將以61.02%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領益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曾芳勤也將借此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合計45億元。

業績補償優先選擇股份補償,若股份不足以支付補償,則以現金補足差額。

5.本次交易總評

隨著消費電子行業終端產品升級和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行業上游競爭也在加速整合。此次江粉磁材收購領益科技100%股權不僅是一次借殼交易,也是一次產業整合交易,有利於實現業務協同性,增強雙方在消費電子行業上游市場中的競爭力。

江粉磁材主營磁性材料的研產銷,但自公司於2011年上市以來,該業務表現不佳,淨利潤連續四年下降。從2014年開始公司開始籌畫資產重組,佈局新業務,業績也隨之提升。

2015年和2016年江粉磁材先後完成收購帝晶光電和東方亮彩100%股權,實現在智慧手機觸控顯示器件和精密結構件上的佈局,從而進入消費電子零部件行業,形成磁性材料、平板顯示器件、精密結構件和貿易及物流服務四大業務板塊。上市公司亦藉此一改往年業績頹勢,2015年和2016年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約12倍和4倍。

對上市公司來說,本次交易是其在消費電子上游行業的進一步推動,而領益科技也可通過此次借殼獲得上市公司此前並購的兩個同行業標的,實現產業整合。領益科技主業是消費電子精密功能器件,主要為下游行業提供金屬、結構件、粘膠與遮罩件的“一站式方案”服務。

精密功能器件行業處於消費電子行業微笑曲線的較下端,該行業受上游原材料和下游終端產品行業兩端影響,相對利潤率較低。2014年至2016年,領益科技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為28.60%、37.05%、31.27%,呈現一定的波動。

消費電子行業終端產品競爭激烈,行業集中度高,這也使得領益科技客戶集中度較高,成為終端產品市場中領先企業的供應商。2014年至2016年以及今年一季度公司前五大直接客戶銷售占比分別為80.85%、71.75%、65.65%和 57.64%。在終端品牌客戶上,2014年至2016年領益科技對蘋果、華為、OPPO、VIVO的銷售收入占各期收入的比重均超92%。

同時,消費電子行業終端市場的快速增長也使得領益科技主營業務盈利呈現爆發式增長,僅僅是今年一季度扣非淨利潤就達到了2015年全年數額,盈利能力遠高於上市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的經營規模、總體盈利能力將顯著提高,具體影響見下表。

雖然標的資產歷史業績表現較好,交易對方還是作出了業績承諾:領益科技2017年至2019年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約為11.47億元、14.92億元和18.61億元,合計4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7.37%,與同行業可比交易中的業績承諾相比,承擔的風險較高。

另外,公告披露後續上市公司將不會置出原有資產。這有利於上市公司原有業務和領益科技的精密功能器件業務相結合,發揮業務協同效應,拓展在電子產品零部件行業的佈局,實現多元化業務發展。這可能也是領益科技選擇借殼而不是IPO的關鍵原因,可以節約上市成本。

這次收購對領益科技來說也是極為划算的一筆交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評估基準日領益科技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帳面值為27.28億元,採取的收益法評估值為207.33億元,增值率達6.6倍。

同時,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控制權將發生變更。領益科技原股東領勝投資及一致行動人領尚投資、領傑投資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65.29%的股份,其中領勝投資將以61.02%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領益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曾芳勤也將借此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