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何53家公司搶著要在這兒建光伏項目?

對此, 烏克蘭生態和自然資源部部長奧斯塔普·塞梅拉克表示, 切爾諾貝利無人區擁有充足的日照和廉價的土地, 為該項目提供了優越的自然和基礎設施條件。 而此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留下來的高壓輸電線路完好, 也為太陽能發電專案省去了輸電投資。

從這個角度來說, 切爾諾貝利或許還真是一筆不錯的生意。 烏克蘭政府提出, 到2020年前在太陽能領域投入至少30億美元(約合204.38億元人民幣), 這對於很多希望進入當地市場的企業來說, 也是不小的誘惑。

對於外界擔憂的核污染問題, 烏克蘭政府也有自己的妙招:耗資約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0億元),

在洩露的核反應爐上建設了一個龐大的鋼筋混凝土掩體, 以此將核污染“封印”起來, 掩體設計使用壽命100年。

好生意與大冒險:多家中企在核污染區建光伏電站

值得注意的是, 53家企業中還包括兩家中國企業。 中國協鑫公司和中國成套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就已經提交了在切爾諾貝利無人區建設1吉瓦特裝機容量太陽能電站用地申請。 時任協鑫集成董事長舒樺曾應邀前往烏克蘭, 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就切爾諾貝利地區光伏電站專案的投資合作進行交流。

協鑫集成發佈公告稱, 其控股子公司江蘇佳訊太陽能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與中國成套簽署框架協議, 就切爾諾貝利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展開合作。

協鑫集成參與了切爾諾貝利地區光伏電站專案, 並將聯手當地從事環評、核廢料處理的一家公司進行合作, 一旦該專案落定, 將成為近幾年中烏兩國能源領域最大的一次項目合作。

據協鑫方面發佈的消息, 專案總投資可能高達10億美元。 協鑫集成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現在我們正在推戶用分散式電站, 系統價格如果按瓦來計算, 1瓦在市場上賣8到9元人民幣, 1G瓦就是10億瓦, 這樣就可以算出大致價格區間。 當然, 大規模的地面電站成本肯定比戶用更低一些。

在談及該專案時, 舒樺表示:協鑫集成一直專注於提供一體化太陽能解決方案, 將採用多種方式推動市場佔有率並進一步開拓全球市場。

切爾諾貝利項目將是我們進軍國際市場非常重要的一步, 也將是協鑫集成的重要里程碑。

除了協鑫之外, 還有一些中國知名光伏企業也在瞄準這塊生意。

在切爾諾貝利30公里外的白俄羅斯布拉金, 也有另外一座太陽能電站開始運行, 它同樣坐落在1986年核事故的污染地帶。 這座2.2萬千瓦的電場由中國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利用的是放射性污染最嚴重的地塊之一。

這些企業的做法, 實際是切合了全球各地光伏電站開發中的土地資源利用問題。 在土地資源爭奪愈演愈烈的當下, 很多國家正在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利用毒地等邊緣土地開發太陽能和風能, 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趨勢,

尤其是在歐洲, 人們希望儘量避免佔用農耕地來發展可再生能源。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這跟中國在山西等煤礦採空區建設光伏電站的領跑者基地,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保利協鑫和東方日升的這趟海外“領跑者”之旅, 會很順利麼?業界正充滿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