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建軍大業》:當做一部戰爭片來看會被劉偉強的節奏帶得飛起

從2009年的《建國大業》開始, 經過了2011年的《建黨偉業》, 如今“建國三部曲”終於迎來最後一部作品《建軍大業》, 不同於前兩部作品, 這部電影不再由韓三平和黃建新導演,

反而由香港導演劉偉強執導, 這位曾導演過《無間道》和《古惑仔》的香港最佳導演來拍攝一部內地主旋律電影, 從氣質上便感覺相當的不符, 然而看完電影你就會發現, 這部披著主旋律外衣的《建軍大業》跟前兩部完全不一樣, 是一部徹徹底底的劉偉強式作品, 或許我們的先入為主對這部電影和這位導演是不公平的, 如果只是單純的當做一部戰爭片來看, 劉偉強已經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電影著重描述了三段故事, 第一段是四一二大屠殺, 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在上海肆意掠殺共產黨、國民黨左派和革命群眾, 這也為第二幕故事點燃了導火索, 隨後第二段故事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南昌起義,

周恩來、葉挺、賀龍等人帶領革命軍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這也是這部電影最為核心的部分。 第三個故事, 便是南昌起義成功後, 國民黨反動派討伐起義軍, 朱德率軍隊血戰三河壩, 3000人軍隊戰到最後只剩800。

我一直很好奇, 這麼重大歷史題材的電影為何會交給一位香港導演去拍,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終於明白了, 有時候主旋律未必體制化, 老一輩革命精神的大力弘揚, 也可以用恢弘的場面調度、熱血的戰爭氣氛來去渲染, 劉偉強擅長拿捏情緒, 只要你忘掉先入為主的主旋律, 把這部電影純粹的當做一部戰爭片來看, 你會被劉偉強的節奏給帶得飛起。

如果說這部“建國三部曲”的最終篇跟前兩部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或許還是又眾多明星藝人的客串演繹。 70餘位能被叫得出名字的演員接連串場, 其中不僅有劉燁、黃志忠、朱亞文、於和偉等戲骨撐場, 也不乏李易峰、張藝興、歐豪、鹿晗、劉昊然等青春朝氣。 據劉偉強導演介紹, 1927年的毛主席34歲、周總理29歲、葉挺30歲、粟裕19歲, 選擇這些年輕演員對應角色順理成章, 而且在那個動盪的年代, 從四一二到南昌起義, 這些年輕人才能夠迸發出革命的熱血, 幹出一番大事業的澎湃激情。

在觀影結束後劉偉強出現跟我們講了幾句話, 我覺得他的一個心態特別正確, 他說從來沒把這部電影當做一部體制內的主旋律拍,

這也使他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才能, 在成熟的電影商業模式和革命歷史榮譽感中尋找一個完美的契合點, 就像今年在電視上突然爆發的《人民的名義》, 大家都沒能想像一部講述中國官場的電視劇能這麼展現, 如今, 大家也肯定會對《建軍大業》抱有同樣的呼聲, 不僅反轉你的固有認知, 還能讓你對民族歷史產生驕傲的榮譽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