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時軍中曾設“會所”:戰場 搞小舞會

清朝中期開始, 軍隊出現了腐敗現象, 其中, 清軍將領熱衷尋歡作樂, 打造軍中會所即是一例。

戰場也搞小舞會

清朝貴族昭梿在《嘯亭雜錄》記載,

雍正年間北征準噶爾時, 奉義侯馬蘭泰為副將軍, 屯兵在察汗赤柳, 出征在外軍中無以為娛, 平日笙歌燕舞慣了的貴族子弟, 耐不住寂寞, 馬(蘭泰)乃選兵丁中之韶美者, 傅粉女妝, 褒衣長袖, 教以歌舞, 日夜會飲於穹幕中。 馬副將軍為了取樂, 叫士兵男扮女裝唱歌跳舞, 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不是專心打仗, 而是不分日夜地開小舞會, 實在是任性。 有將領看不順眼, 就向雍正皇帝舉報了馬蘭泰, 雍正年間的軍法很嚴, 任性的馬副將軍立即被奪爵遣戍。

福康安是清代乾隆年間的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 深受乾隆皇帝的寵信, 曾統兵平定金川、臺灣、安南、西藏, 很有膽略, 多有戰功, 歷任雲貴、四川、閩浙、兩廣總督, 史料描述三藩而後,

福康安一人而已, 可見其在當時的權勢之大。 福康安一生不僅戰功顯赫, 而且, 他的生活奢靡在清代歷史上也是鼎鼎有名。 《清稗類鈔》中記載:福(康安)享用豪奢, 其用兵時, 大軍所過, 地方官供給動逾數萬。 這些鉅款供這個手握重兵的大帥恣意揮霍, 誰也不敢多言。

福大帥還有個細節在歷史上很拽人眼球。 福(康安)既至, 則笙歌一片, 徹旦通宵(福康安)善歌昆曲, 每駐節, 輒手操鼓板, 引吭高唱, 雖前敵開仗, 血肉交飛, 而嫋嫋之聲猶未絕也。 大帥身在戰火前線卻熱衷唱曲演戲當票友!這樣的將帥不知真是運籌帷幄的一代風雅之將, 還是個漠視戰士生死的冷血之徒?

輕武事, 軍中喜唱曲

清代一位疆吏張集馨在《道鹹宦海見聞錄》中記述了很多道光、咸豐年間的軍隊情形, 如清軍將領普遍克扣、謊報士兵軍餉, 拿巨額軍餉自己揮霍, 以及醇酒婦人、竭盡瀟灑之能事。 在軍事上, 這些將領們儘量避開與敵人交鋒, 實在不行, 象徵性地打打, 而後, 帶頭腳底抹油, 造成了當時兵見賊奔的可笑局面。

書中記述咸豐七年(1857)的陝甘總督樂斌, 由旗員出身, 公事全不了了, 他這個當時邊疆的軍政高官既不懂軍事, 也懶得問軍事, 不講求訓練巡閱作戰軍隊, 卻按照京中旗人的風俗, 以禱神還願的名義在官衙花園內用公款蓋了個觀音閣專供唱曲演戲。 在多事之秋, 總督大人不是帶著妻妾們聽曲, 就是組織官員聽戲, 一派歌舞昇平。

光緒年間, 長期做京官的高樹在其《金鑾瑣記》中有詩描述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 清軍的情形是:奪馬拖車駭四鄰, 將軍威略歎如神。 擁扶朝貴連宵遁, 又備魚軒載美人。 他自己注解這首詩的意思是說, 在庚子事變中, 清軍將領余虎恩不是組織軍隊抵擋外敵的進攻, 而是派兵搶奪官府車馬,

擁扶朝貴出京避難, 卻不顧其他百姓死活。

更讓人憤然的是, 大敵壓境, 余將軍百忙中還特地調撥四十余輛車裝載妓女出彰儀門。 硝煙戰火中, 難道余將軍大發善心, 關愛那些女性?當然不是。 他是將那些妓女以為將士公妻。 實際上, 就是要帶妓女組織軍中娛樂會所, 以保證高級軍官們在逃亡途中還能繼續尋歡作樂。

國難當頭之時,手握重兵的高級將領謀劃的不是抗擊敵軍,而是軍中享樂。軍隊腐化墮落到這種地步,也難怪晚清的對外戰事一敗再敗。

以保證高級軍官們在逃亡途中還能繼續尋歡作樂。

國難當頭之時,手握重兵的高級將領謀劃的不是抗擊敵軍,而是軍中享樂。軍隊腐化墮落到這種地步,也難怪晚清的對外戰事一敗再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