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哲學沉思錄7種

蘇格拉底曾說, 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黑格爾說, “追求真理的勇氣, 相信精神的力量, 乃是哲學研究的第一條件。 人應尊敬他自己, 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

“回到內心, 轉回自身”, 關於哲學沉思的7本書, 分享給親們。

1.《思想錄》

“人生來為了思想”

與《蒙田隨筆集》、《培根人生論》一起

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

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 縱使宇宙毀滅了他,

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 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 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因而, 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正是由於它而不是由於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 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 因此, 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一個人的精神越偉大, 就越能發現人類具有的創造性。 平庸的人是發現不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的。

《思想錄》是巴斯卡的代表作, 而該書又被法國大文豪伏爾泰稱為“法國第一部散文傑作”。 它文思流暢, 清明如水, 作者在此書中以一種浪漫思維的方式來談問題, 處處閃現思想的火花, 更有許多提問和警句發人深省。

2.《人生智慧箴言》

叔本華的警世之言, 流傳最廣的作品

年逾花甲的叔本華把自己的人生經驗

佛教的基本信條與歐洲的人生哲理熔於一爐

創立了悲欣交集的獨特人生哲學

人人追求幸福生活, 然而幸福難以捉摸。

人生面對兩大敵人, 一是窘困製造的痛苦, 二是富足產生的無聊:“既無痛苦,

也不覺無聊, 本質上就實現了人世的幸福。 ”

健康是幸福的首要條件

人生的頭號愚蠢, 就是犧牲健康, 以求其他:求財富、謀騰達、圖博學、逐名聲, 更遑論縱色欲, 求片刻之歡。 健康第一, 我們應該把一切都放在它後面。

內心的貧乏導致外在的貧困

諸多世家子弟, 銜金含玉而生, 頃刻把偌大家產揮霍一空, 其速度難以置信, 其過程不可救藥, 究其根源, 正是那源自內心空虛、精神貧困的無聊。 這些少年人, 來到世間, 外富而內貧, 他們想從身外獲得一切, 企圖用外在的富有取代內心的豐富, 當然徒勞無功。 最終, 內心的貧乏導致外在的貧困。

必要的孤獨是幸福的要素

人生在世, 要麼孤獨, 要麼庸俗, 除此之外,

選擇不多。

對他人, 對外界, 切勿期許太多。 他人能給予我們的十分有限, 歸根結蒂,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所以關鍵是那孤獨者究竟是誰。

真正偉大的心靈沉思時, 如同鷹在高空翱翔, 孤獨無伴。

叔本華的著名“粉絲”包括作家托爾斯泰、湯瑪斯·曼、卡夫卡, 作曲家瓦格納、馬勒, 詩人博爾赫斯, 也包括哲學家克爾愷郭爾、尼采, 心理學家佛洛德。

叔本華用散文詩般語言闡述了五十三條忠告與格言, 分別涉及人生總則、如何律己、如何待人、如何應對世道與命運。 他還討論了年齡對人生境界的影響, 分析了人生四季的特點。 對於追求幸福人生, 本書堪稱青年的藥, 中年的酒, 老年的茶。

3.《培根論說文集》

被譽為英國的《論語》

美國《生活》雜誌評選為

“人類有史以來的20種最佳書”之一

“弗蘭西斯·培根的隨筆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塵世中的智慧, 它讓我們變得充滿理性並世事洞明。 ”

——房龍

部分目錄:

論真理

論死亡

論復仇

論困厄

論父母與子嗣

論結婚與獨身

論嫉妒

論戀愛

論勇

論善與性善

論友誼

論消費

論財富

論預言

論幸福

……

“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友誼底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使人心中的憤懣抑鬱之氣得以宣洩弛放,這些不平之氣是各種的情感都可以引起的。

對一個真心的朋友你可以傳達你底憂愁、歡悅、恐懼、希望、疑忌、諫諍,以及任何壓在你心上的事情,有如一種教堂以外的懺悔一樣。

本書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經典著作。本書歷經四百年而不朽,體現了作者對人世生活的透徹理解,給諸多後人及學者以人生啟示。

作者用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對人生獨到的見解把原本枯燥的理論寫得生動有趣,使讀者讀起來覺得引人入勝。《培根論說文集》薈萃了培根在政治、經濟、文化、社交、情感、論作偽與掩飾等各個方面的59篇文章,包括其《四偶像》和《所羅門院》等名篇。

4.《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超人哲學”

幾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

“一部充滿青年人的勇氣和青年人的憂傷的青年之作”

“鼓勵人類日漸向上”。

——魯迅論《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在我的著作中,《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佔有一個特殊的地位。我以這部著作給人類以空前偉大的贈禮,這本書的聲音將響徹千古。它不僅是世界上最高邁的書,是山頂雄風最真實的書——整個現象以及人類都遠在它下面——而且也是最深邃的書。它從最豐富的真理中產生,是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行。

——尼采

尼采跟馬克思和佛洛德一樣,是對20世紀的精神生活起了最大影響的思想家,《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采一鳴驚人的巨作,也是讀者理解尼采美學和哲學的入門書。

本書是德國哲學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幾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文筆綺麗,哲理深沉。這本以散文詩體寫就的傑作,以振聾發聵的奇異灼見和橫空出世的警世招語宣講 “超人哲學”和“權力意志”,用如詩如歌的語言,道出了作者對人生、痛苦、歡樂、期許的深邃體悟。

5.《第一哲學沉思集》

笛卡兒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

近代西方哲學的奠基之作

我思故我在。

懷疑是智慧的源泉。

我沒有就我作為肉體和靈魂的組合,而僅僅是並且恰恰是就我作為一個在思維著的東西,來追尋我的存在的原因。

——笛卡爾

六個沉思:

第一個沉思 論可以引起懷疑的事物

第二個沉思 論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 物體更容易認識

第三個沉思 論上帝及其存在

第四個沉思 論真理和錯誤

第五個沉思 論物質性東西的本質;再論上帝及其存在

第六個沉思 論物質性東西的存在;論人的靈魂和肉體之間的實在區別

在這部著作中,笛卡兒通過普遍懷疑的方法,力圖使心靈擺脫感官,通過純粹理智來獲得確定的知識。笛卡爾在書中所闡發的天賦觀念論、身心二元論、理智至上論以及他對知識的確定性的追尋,直接引發了歐洲大陸的理性主義風潮,對後世哲學有著深刻的影響。

6.《經過省察的人生:哲學沉思錄》

傳承蘇格拉底的哲學探求

揭示什麼是真正有價值的生活

經過省察的人生

我們的生活與這些著作所描述的並不完全相同;但是,閱讀它們卻使我們的人生產生變化。當我們用經過自己深思熟慮的想法來指導生活時,我們所過的就會是我們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他人的生活。

關於死亡

一個人在其父母雙雙去世之後,他自己的死亡對他而言就變為真實的了。在此之前,存在著一個“被認為應該”死在他之前的人;現在,沒有人站在他與死亡之間了,死亡輪到他自己的“頭上”了。

關於幸福

幸福依賴其他被正確地加以正面評價的東西。離開了這些東西,幸福是不可能出現的。

我們需要經歷,並且需要與他人建立深層次聯繫的經歷,需要深刻認識自然現象的經歷,需要愛的經歷,需要被音樂或不幸深深打動的經歷,需要進行創新的經歷,需要與這些愉悅瞬間的興高采烈狀態迥然不同的經歷。總之,我們需要的這樣一種人生和自我:幸福是對他的一種恰當的回應。

本書中,作者諾齊克的思緒涉及愛情、創造、幸福、性、父母、子女,大屠殺、宗教信仰、政治和智慧等方面,作者以才華橫溢的思辯方式,使哲學重返人生這一最重要的主題。讀者可以與大師一起,反思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生活判斷,在認識和變化的新航程中重揚風帆。

羅伯特·諾齊克,曾任哈佛大學亞瑟·金斯利·波特哲學教授,被譽為20世紀最富創新的哲學家之一。《無致府、國家與烏托邦》等著作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拉爾夫·瓦爾多·愛默森獎和斐陶斐榮譽學會獎。

7.《人生道路諸階段》

現代存在主義哲學創始人克爾凱郭爾的代表作

以丹麥童話式的口吻討論了人生道路的諸階段

即審美階段、倫理、宗教階段

還原一個真實的克爾凱郭爾

《人生道路諸階段》的內容很吸引人,就像探討歷史一樣,人類需要探討整個人類的發展歷史。其實每個人也是,人的整個歷程和各個階段也應該有一個歷史探討,對當下大眾讀者有諸多啟發意義。

——楊平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

《人生道路諸階段》,這個書是很好的書,是一個人在黑暗中絮語的狀態,一個人思緒的東西,這本書特別值得注意。

—— 止庵 學者、作家

在那些漫長的冬夜,在我不知道該做些別的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就會拿出這本書來,享受地閱讀它。

——《給善意的讀者》

關於閱讀:一本書落到了一個適合的人手裡,它就價值萬金……我們才有可能在這種人們不僅僅很少有錢而且也很少有信仰的時代裡貢獻出一份力量,去向人類的孩子們推廣傳播各種美好而有益用的學識。

關於回憶:“回憶”絕不同一於“記得”。記性只是一種正消失的條件,而回憶以詩意的遙視來撫慰老人。

關於婚姻:婚姻中神聖的東西通過奇跡使得這些小事變成對信者而言是意義重大的事情。我們都不因我們自己而是什麼,但我們在我們的結合之中是我們所是。

關於自我:如果不是我已經被毀滅的話,那麼我就已經被毀滅了。

關於生活:為小事情而心滿意足,希望著更大的事情很可能在什麼時候被賦予我,專注於精神的追求,我因為生活而喜悅,為這作為我周圍環境的小小世界而喜悅。

克爾凱郭爾要我們面對主觀個體的生存感受去選擇自己,他要我們穿透審美生活,在享受生活所帶來的幻象和愉悅之後,去發現隱藏在其背後的不幸和痛苦,進而認識到倫理生活的局限。

論財富

論預言

論幸福

……

“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友誼底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使人心中的憤懣抑鬱之氣得以宣洩弛放,這些不平之氣是各種的情感都可以引起的。

對一個真心的朋友你可以傳達你底憂愁、歡悅、恐懼、希望、疑忌、諫諍,以及任何壓在你心上的事情,有如一種教堂以外的懺悔一樣。

本書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經典著作。本書歷經四百年而不朽,體現了作者對人世生活的透徹理解,給諸多後人及學者以人生啟示。

作者用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對人生獨到的見解把原本枯燥的理論寫得生動有趣,使讀者讀起來覺得引人入勝。《培根論說文集》薈萃了培根在政治、經濟、文化、社交、情感、論作偽與掩飾等各個方面的59篇文章,包括其《四偶像》和《所羅門院》等名篇。

4.《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超人哲學”

幾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

“一部充滿青年人的勇氣和青年人的憂傷的青年之作”

“鼓勵人類日漸向上”。

——魯迅論《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在我的著作中,《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佔有一個特殊的地位。我以這部著作給人類以空前偉大的贈禮,這本書的聲音將響徹千古。它不僅是世界上最高邁的書,是山頂雄風最真實的書——整個現象以及人類都遠在它下面——而且也是最深邃的書。它從最豐富的真理中產生,是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行。

——尼采

尼采跟馬克思和佛洛德一樣,是對20世紀的精神生活起了最大影響的思想家,《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采一鳴驚人的巨作,也是讀者理解尼采美學和哲學的入門書。

本書是德國哲學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幾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文筆綺麗,哲理深沉。這本以散文詩體寫就的傑作,以振聾發聵的奇異灼見和橫空出世的警世招語宣講 “超人哲學”和“權力意志”,用如詩如歌的語言,道出了作者對人生、痛苦、歡樂、期許的深邃體悟。

5.《第一哲學沉思集》

笛卡兒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

近代西方哲學的奠基之作

我思故我在。

懷疑是智慧的源泉。

我沒有就我作為肉體和靈魂的組合,而僅僅是並且恰恰是就我作為一個在思維著的東西,來追尋我的存在的原因。

——笛卡爾

六個沉思:

第一個沉思 論可以引起懷疑的事物

第二個沉思 論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 物體更容易認識

第三個沉思 論上帝及其存在

第四個沉思 論真理和錯誤

第五個沉思 論物質性東西的本質;再論上帝及其存在

第六個沉思 論物質性東西的存在;論人的靈魂和肉體之間的實在區別

在這部著作中,笛卡兒通過普遍懷疑的方法,力圖使心靈擺脫感官,通過純粹理智來獲得確定的知識。笛卡爾在書中所闡發的天賦觀念論、身心二元論、理智至上論以及他對知識的確定性的追尋,直接引發了歐洲大陸的理性主義風潮,對後世哲學有著深刻的影響。

6.《經過省察的人生:哲學沉思錄》

傳承蘇格拉底的哲學探求

揭示什麼是真正有價值的生活

經過省察的人生

我們的生活與這些著作所描述的並不完全相同;但是,閱讀它們卻使我們的人生產生變化。當我們用經過自己深思熟慮的想法來指導生活時,我們所過的就會是我們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他人的生活。

關於死亡

一個人在其父母雙雙去世之後,他自己的死亡對他而言就變為真實的了。在此之前,存在著一個“被認為應該”死在他之前的人;現在,沒有人站在他與死亡之間了,死亡輪到他自己的“頭上”了。

關於幸福

幸福依賴其他被正確地加以正面評價的東西。離開了這些東西,幸福是不可能出現的。

我們需要經歷,並且需要與他人建立深層次聯繫的經歷,需要深刻認識自然現象的經歷,需要愛的經歷,需要被音樂或不幸深深打動的經歷,需要進行創新的經歷,需要與這些愉悅瞬間的興高采烈狀態迥然不同的經歷。總之,我們需要的這樣一種人生和自我:幸福是對他的一種恰當的回應。

本書中,作者諾齊克的思緒涉及愛情、創造、幸福、性、父母、子女,大屠殺、宗教信仰、政治和智慧等方面,作者以才華橫溢的思辯方式,使哲學重返人生這一最重要的主題。讀者可以與大師一起,反思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生活判斷,在認識和變化的新航程中重揚風帆。

羅伯特·諾齊克,曾任哈佛大學亞瑟·金斯利·波特哲學教授,被譽為20世紀最富創新的哲學家之一。《無致府、國家與烏托邦》等著作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拉爾夫·瓦爾多·愛默森獎和斐陶斐榮譽學會獎。

7.《人生道路諸階段》

現代存在主義哲學創始人克爾凱郭爾的代表作

以丹麥童話式的口吻討論了人生道路的諸階段

即審美階段、倫理、宗教階段

還原一個真實的克爾凱郭爾

《人生道路諸階段》的內容很吸引人,就像探討歷史一樣,人類需要探討整個人類的發展歷史。其實每個人也是,人的整個歷程和各個階段也應該有一個歷史探討,對當下大眾讀者有諸多啟發意義。

——楊平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

《人生道路諸階段》,這個書是很好的書,是一個人在黑暗中絮語的狀態,一個人思緒的東西,這本書特別值得注意。

—— 止庵 學者、作家

在那些漫長的冬夜,在我不知道該做些別的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就會拿出這本書來,享受地閱讀它。

——《給善意的讀者》

關於閱讀:一本書落到了一個適合的人手裡,它就價值萬金……我們才有可能在這種人們不僅僅很少有錢而且也很少有信仰的時代裡貢獻出一份力量,去向人類的孩子們推廣傳播各種美好而有益用的學識。

關於回憶:“回憶”絕不同一於“記得”。記性只是一種正消失的條件,而回憶以詩意的遙視來撫慰老人。

關於婚姻:婚姻中神聖的東西通過奇跡使得這些小事變成對信者而言是意義重大的事情。我們都不因我們自己而是什麼,但我們在我們的結合之中是我們所是。

關於自我:如果不是我已經被毀滅的話,那麼我就已經被毀滅了。

關於生活:為小事情而心滿意足,希望著更大的事情很可能在什麼時候被賦予我,專注於精神的追求,我因為生活而喜悅,為這作為我周圍環境的小小世界而喜悅。

克爾凱郭爾要我們面對主觀個體的生存感受去選擇自己,他要我們穿透審美生活,在享受生活所帶來的幻象和愉悅之後,去發現隱藏在其背後的不幸和痛苦,進而認識到倫理生活的局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