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德軍2周“颱風”滅70萬蘇軍,為何蘇軍莫斯科閱兵式後戰局逆轉

1941年8月4日, 日本駐柏林武官本澤中將拜會了德國陸軍情報局局長馬茨屈。

記錄是這樣記述的:

本澤提到日本有可能不顧困難和其它曾作過的許諾, “格守三國條約對俄國發動進攻”, 關東軍若從滿洲發動這場進攻, 最低限度要用十六個師, 編成四個軍。

此後, 這件事便不了了之。

據說, 德國人實在太自負了, 以至日本人提到可以幫助時, 竟然遭到拒絕。

1941年9月6日, 希特勒發出德軍向莫斯科進軍的第35號指令。

(詳見:《德軍“颱風”壓境莫斯科, 德國自負地拒絕日本助攻》)

本期《一世明哥私家歷史》接著敘述鐵十字VS血鐮刀:

鐵十字VS血鐮刀2:"我們將保衛莫斯科!”無人乘騎的戰馬在發瘋似地東跑西奔

1941年10月2日, 費多爾·馮·博克指揮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終於向莫斯科發動攻擊, 代號颱風行動。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總計約有180萬人, 坦克1700輛, 火炮和追擊炮1.4萬餘門, 飛機1390架。

德軍不僅在數量上,

而且在武器品質上也佔優勢, 因為當時蘇軍坦克和飛機有一半以上是舊式的。 德軍在坦克、航空兵、以及摩托化步兵方面的優勢尤為明顯。

參加莫斯科會戰的蘇軍有:西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右翼。

蘇軍西方面軍在奧斯塔什科夫、葉利尼亞西北寬達300餘公里的地區佔領防禦。

預備隊方面軍在羅斯拉夫利方向100公里正面進行防禦。

布良斯克方面軍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其以南寬達300餘公里的地區。

總計在西方向上的3個方面軍共有125萬人, 坦克990輛, 火炮和迫擊炮7600門, 飛機677架。

10月10日, 朱可夫接管了西部方面軍和保衛莫斯科的指揮工作。

1941年10月底, 颱風正在做登陸莫斯科前的最後準備, 希特勒集中了51個師, 包括13個坦克師和7個摩托化師的兵力, 強攻莫斯科。

希特勒的計畫是:

霍普納的第四坦克集團軍和霍特的第三坦克集團軍併攏, 在施特勞斯第九集團軍的配合下向沃洛克拉姆斯克、克林方向進攻, 準備從西北方接近並迂回包抄莫斯科,

如果有可能從北面突破,

古德里安的第二坦克集團軍向高圖拉、卡希拉、科洛姆納進攻, 從南面逼近莫斯科。 第四集團軍則從莫斯科以西實施攻擊。

很快希特勒向部隊下達了指令, 從11月13日起, 全線進攻, 目標——莫斯科。

德軍在各個方向開始與蘇軍展開決戰。

10月16日莫斯科一片恐慌, 造成的大批人員外逃, 難民堵塞了道路。

10月19日, 宣佈莫斯科被圍困。

10月底, 德軍飛機每天都來轟炸莫斯科。

但此時的德軍已疲憊不堪, 急需休整。

古德里安抱怨說, 裝甲部隊已筋疲力盡, 戰鬥力已很有限。

德軍遭受的傷亡, 雖只是蘇軍傷亡的一小部分, 但遠非輕微, 到1941年8月26日止, 已達四十四萬人, 其中九萬四千人死亡。 到8月底, 分配給蘇德前線各處的補充兵員只有二十一萬七千人, 可是他們到達各自的單位無疑還需要一段時間, 因為很多人在到達鐵路運輸終點之後, 還需徒步行軍。

德軍指揮官已注意到, 新的補充人員缺乏作戰經驗, 也不堅強。

新補充的步兵越來越難指揮, 各級人員已形不成一個整體, 人們不再憑他們的自覺主動採取行動,一切意外發生的情況都得由上級下命令處置。

被德國陸軍總部留作預備隊的二十八個師,除了三個師,全部都參加了對蘇聯的作戰。

德軍坦克部隊的實力,由於人員的傷亡和車輛的損壞,已降到編制定額的一半。灰塵、沙地和長途行駛使發動機嚴重磨損,而提供新的發動機進行替換,又有困難。摩托車輛也負擔過重,按編制,缺少三分之一。

德軍部隊得不到足夠補充的狀況,在集團軍群的司令官眼裡顯得相當嚴重:

沒有冬衣;

皮靴、短襪和襯衫很缺乏;

麵包也不能按時供應。

而在戰場上(尤其是在徒步行軍的步兵兵團裡)實際情況更比這糟得多,因為人員、馬匹的勞累和武器的磨損是無法以統計表的數字反映的。

物資短缺和降低補給標準,使人們初步看到了德國今後的命運將發生變化。

從10月中旬起,越來越壞的天氣減緩了莫斯科正前方德軍推進的速度。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閱兵式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閱兵式是特殊的閱兵式,此時的莫斯科上空飄散著大戰的火藥味,觀禮臺上的國家首腦很可能遭到德軍空襲。

對於這次閱兵,英國《新聞紀事報》當時報導說:

“通往莫斯科的要衝鏖戰正酣,而莫斯科卻組織了一年一度的傳統閱兵,這是英勇和無畏的榜樣。”

為了降低德軍空襲風險,在一切閱兵準備就緒後,史達林突然將11月7日上午10時開始閱兵的時間提前到上午8時開始。

儘管這一時間調整引發了一些小混亂,但也欺騙了德國人。

由於時間調整的混亂,閱兵現場也是比較混亂,由於各種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陣也極不整齊。在閱兵方陣前往紅場的路上,不少的紅軍士兵滿臉灰塵、衣著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

但在眾多史學家眼裡,這卻是蘇聯軍民創造的“一個冬天裡的奇跡”。

紅軍閱兵方陣

史達林在莫斯科閱兵式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說:

“紅軍和紅海軍的戰士、指揮員和政工人員、男女遊擊隊員,全世界都注視著你們,把你們看作是能夠消滅德國侵略者的主要力量。處在法西斯奴役下的歐洲各國人民都注視著你們,把你們看作是他們的解放者。偉大的使命已經落在你們的肩上。你們不要辜負這個使命!你們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解放戰爭。”

當閱兵開始後,無線電波把閱兵的消息從紅場傳到世界各地。

偶然從收音機裡聽到紅軍閱兵進行曲的希特勒,立即命令位於莫斯科前線的德國空軍第2航空隊司令,要求將莫斯科閱兵現場炸得片甲不留!

儘管天空飄著鵝毛大雪,並不適合飛行,德軍飛機還是強行起飛了,當它們接近莫斯科上空時,遭到蘇軍殲擊機和高炮部隊的猛烈阻擊,甚至有多架蘇軍米格-1殲擊機直接撞向德軍飛機。

沒有一架德軍轟炸機能飛到紅場上空。

此刻紅場受閱部隊已接受完檢閱後,高喊著“烏拉!”開赴前線作戰。

這次大閱兵極大地鼓舞了蘇聯軍民的士氣。曾有蘇聯史學家感慨:

“很顯然,德軍已兵臨莫斯科城下,可莫斯科依然鎮定自若,甚至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十月革命閱兵,這無疑是莫斯科充滿勇敢與智慧的表現。”


1941年11月7日閱兵式

1941年的冬天似乎來的格外的早,氣溫很快就降到了零下。

據古德里安的記載,初雪是在10月6日的夜間下的,這正是對莫斯科重新發動進攻的日子。

這樣的天氣提醒他再一次要求大本營送來棉衣,因為將士們還穿著單薄的夏裝。

11月3日,蘇聯的第一次寒潮到來,氣溫驟降,可是對於德軍來說,此時的他們依然還穿著單薄的夏裝。

11月7日,莫斯科閱兵式時,德軍部隊開始發現嚴重的凍傷病員。

“自從開戰以來,這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這是一個警告:我們的步兵戰鬥力已經到了盡頭了。”

嚴冬使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公路幹線的交通已斷。

德軍整師整師的隊伍停止不前,寸步難移的車隊、分隊散佈在百英里長的路途上。

由於嚴冬、過度勞累和缺少飼料,馬匹成千地死去。火炮和重型裝備被陷在膠一般的泥濘中。

古德里安的記載說:

“由於供坦克履帶防滑的尖鐵沒有運到,路上的冰引起不少困難,天冷得使得大炮上的瞄準鏡失去了效用,士兵在發動坦克的時候,還要先在底下烘烤一陣。燃料常常凍結,汽油也凍得黏糊糊的......

由於天氣太冷,機關槍根本打不響,我們的37毫米反坦克炮已經證明無法對付蘇聯的T-34坦克。”

由於交通條件惡劣,德軍部隊有限的油料很快就消耗一空。德軍在野外難以轉移的部隊有餓死的危險。德國空軍只能放棄了對莫斯科方向的空襲,因為除了緊急空投補給品任務之外,再也派不出飛機執行任何其他任務。

颱風行動就這樣悄悄地開始被寒冬瓦解。

在紅場上接受檢閱的蘇軍摩托偵察兵

1941年11月7日閱兵式後,蘇軍的抵抗複又十分頑強。德軍從蘇軍新俘虜中發現不少蒙古人和卡耳穆克人:

蘇軍在10月和11月又組建和訓練了九個集團軍。

有些部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是從俄國中部和西伯利亞各軍區抽調來的。

大量的蘇軍軍車自托木斯克、鄂木斯克、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古比雪夫開出,每天行駛五百至六百英里,中途不換車頭和乘務人員。

西伯利亞的部隊和傘兵部隊也投入莫斯科保衛戰。

蘇軍最高統帥部為莫斯科保衛戰做了大量的後勤準備工作,組織了大批馱載運輸連、畜力運輸車連和雪橇運輸連,因為在泥淖中或鬆軟的雪地上馬匹的機動能力遠遠勝過輪式機動車輛。

由於蘇軍對運輸工具不足、天氣和地形條件不佳所造成的困難有充分的估計,所以蘇軍前方部隊都儲存了七日份的口糧、六個基數的油料和三個基數的彈藥。

此刻德軍的處境不妙了:

德第289團的各個連隊的兵力只相當於排,它奪下了切爾尼謝高地,但敵人一個反擊就把它趕了下來。這種事情在過去還從未聽說過。以前,德軍步兵佔領某地,是不可能被趕走的。

第289團在強擊炮的配合下又奪回高地,但遠離了裝甲部隊。

他們立即遭到敵人的反衝擊,大群高呼“烏啦”的布爾什維克很快又把這個團趕了下來。

德軍遭到蘇軍迫擊炮和火箭炮的猛烈轟擊。

蘇軍炮兵和自動武器的優勢火力使德軍遭受巨大損失。

第98師悲歎道,敵人至少在彈藥供應方面沒有困難。

莫斯科保衛戰

在“颱風”作戰的最初兩周中,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消滅了將近七十萬蘇軍,相形之下,己方損失甚微。如果再有三周乾燥、溫和晴朗的天氣,它肯定已經進了莫斯科。

然而,俄國的幾乎難以令人置信的惡劣條件和泥濘海洋使德軍一切輪式車輛停止了轉動,也毀了戰馬。德軍履帶式車輛可以繼續行駛,但效率大大降低,燃料的消耗大得驚人,隨著燃料的供應也已中斷,不久,履帶也停止轉動。

幾乎是一夜之間,德軍得依靠一些得不到支援的、疲憊不堪的、不滿編制的、擔當先頭突擊部隊的步兵營來獲取進軍莫斯科。德國步兵雖然可以繼續向前行進,在沒膝深的,有時甚至是沒腰深的寒冷泥濘中行進。但是他們不再是協同動作良好的強大戰爭機器的一部分。

在沒有坦克或空中支援,沒有多少火炮和迫擊炮可供使用的德國步兵,無疑將是嚴陣以待的蘇軍火力網下的炮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德軍第一次停止了戰鬥行動。

但是戰鬥遠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蘇軍開始向德軍發起反突擊,防禦的德軍目睹這一切都感到驚愕不已:

蘇軍士兵喝了伏特加以後精神抖擻,在暮色蒼茫中出現在陣地上。

他們邊前進邊歡呼歌唱,有些人甚至手挽著手,一直到德軍的槍炮響了,佈雷區的地雷爆炸了。他們才不得不散開。

當德軍的機槍開火時,進攻的蘇軍一排排的倒下去,而後面的人爬過成堆的屍體繼續前進。

戰鬥就這樣一直進行到深夜。

第二天清晨,太陽穿過低垂的濃雲隙縫,在一瞬間照亮了大地,這時候可以看到一堆堆的屍體躺在封凍的河面上。偶爾還可以看到有些屍堆中有緩慢而痛苦的蠕動,但總的來說這些屍體都一動不動地躺著,漸漸被雪蓋住了。

只有無人乘騎的戰馬在發瘋似地東跑西奔。

11月18日德軍下達了從頓河全線撤退的命令。

莫斯科保衛戰告一段落,而很多蘇軍受閱士兵再也沒有回到紅場來接受他們的榮耀!

《怎麼算武裝到牙齒?這就是1939年的德國國防軍步兵連》

人們不再憑他們的自覺主動採取行動,一切意外發生的情況都得由上級下命令處置。

被德國陸軍總部留作預備隊的二十八個師,除了三個師,全部都參加了對蘇聯的作戰。

德軍坦克部隊的實力,由於人員的傷亡和車輛的損壞,已降到編制定額的一半。灰塵、沙地和長途行駛使發動機嚴重磨損,而提供新的發動機進行替換,又有困難。摩托車輛也負擔過重,按編制,缺少三分之一。

德軍部隊得不到足夠補充的狀況,在集團軍群的司令官眼裡顯得相當嚴重:

沒有冬衣;

皮靴、短襪和襯衫很缺乏;

麵包也不能按時供應。

而在戰場上(尤其是在徒步行軍的步兵兵團裡)實際情況更比這糟得多,因為人員、馬匹的勞累和武器的磨損是無法以統計表的數字反映的。

物資短缺和降低補給標準,使人們初步看到了德國今後的命運將發生變化。

從10月中旬起,越來越壞的天氣減緩了莫斯科正前方德軍推進的速度。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閱兵式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閱兵式是特殊的閱兵式,此時的莫斯科上空飄散著大戰的火藥味,觀禮臺上的國家首腦很可能遭到德軍空襲。

對於這次閱兵,英國《新聞紀事報》當時報導說:

“通往莫斯科的要衝鏖戰正酣,而莫斯科卻組織了一年一度的傳統閱兵,這是英勇和無畏的榜樣。”

為了降低德軍空襲風險,在一切閱兵準備就緒後,史達林突然將11月7日上午10時開始閱兵的時間提前到上午8時開始。

儘管這一時間調整引發了一些小混亂,但也欺騙了德國人。

由於時間調整的混亂,閱兵現場也是比較混亂,由於各種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陣也極不整齊。在閱兵方陣前往紅場的路上,不少的紅軍士兵滿臉灰塵、衣著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

但在眾多史學家眼裡,這卻是蘇聯軍民創造的“一個冬天裡的奇跡”。

紅軍閱兵方陣

史達林在莫斯科閱兵式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說:

“紅軍和紅海軍的戰士、指揮員和政工人員、男女遊擊隊員,全世界都注視著你們,把你們看作是能夠消滅德國侵略者的主要力量。處在法西斯奴役下的歐洲各國人民都注視著你們,把你們看作是他們的解放者。偉大的使命已經落在你們的肩上。你們不要辜負這個使命!你們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解放戰爭。”

當閱兵開始後,無線電波把閱兵的消息從紅場傳到世界各地。

偶然從收音機裡聽到紅軍閱兵進行曲的希特勒,立即命令位於莫斯科前線的德國空軍第2航空隊司令,要求將莫斯科閱兵現場炸得片甲不留!

儘管天空飄著鵝毛大雪,並不適合飛行,德軍飛機還是強行起飛了,當它們接近莫斯科上空時,遭到蘇軍殲擊機和高炮部隊的猛烈阻擊,甚至有多架蘇軍米格-1殲擊機直接撞向德軍飛機。

沒有一架德軍轟炸機能飛到紅場上空。

此刻紅場受閱部隊已接受完檢閱後,高喊著“烏拉!”開赴前線作戰。

這次大閱兵極大地鼓舞了蘇聯軍民的士氣。曾有蘇聯史學家感慨:

“很顯然,德軍已兵臨莫斯科城下,可莫斯科依然鎮定自若,甚至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十月革命閱兵,這無疑是莫斯科充滿勇敢與智慧的表現。”


1941年11月7日閱兵式

1941年的冬天似乎來的格外的早,氣溫很快就降到了零下。

據古德里安的記載,初雪是在10月6日的夜間下的,這正是對莫斯科重新發動進攻的日子。

這樣的天氣提醒他再一次要求大本營送來棉衣,因為將士們還穿著單薄的夏裝。

11月3日,蘇聯的第一次寒潮到來,氣溫驟降,可是對於德軍來說,此時的他們依然還穿著單薄的夏裝。

11月7日,莫斯科閱兵式時,德軍部隊開始發現嚴重的凍傷病員。

“自從開戰以來,這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這是一個警告:我們的步兵戰鬥力已經到了盡頭了。”

嚴冬使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公路幹線的交通已斷。

德軍整師整師的隊伍停止不前,寸步難移的車隊、分隊散佈在百英里長的路途上。

由於嚴冬、過度勞累和缺少飼料,馬匹成千地死去。火炮和重型裝備被陷在膠一般的泥濘中。

古德里安的記載說:

“由於供坦克履帶防滑的尖鐵沒有運到,路上的冰引起不少困難,天冷得使得大炮上的瞄準鏡失去了效用,士兵在發動坦克的時候,還要先在底下烘烤一陣。燃料常常凍結,汽油也凍得黏糊糊的......

由於天氣太冷,機關槍根本打不響,我們的37毫米反坦克炮已經證明無法對付蘇聯的T-34坦克。”

由於交通條件惡劣,德軍部隊有限的油料很快就消耗一空。德軍在野外難以轉移的部隊有餓死的危險。德國空軍只能放棄了對莫斯科方向的空襲,因為除了緊急空投補給品任務之外,再也派不出飛機執行任何其他任務。

颱風行動就這樣悄悄地開始被寒冬瓦解。

在紅場上接受檢閱的蘇軍摩托偵察兵

1941年11月7日閱兵式後,蘇軍的抵抗複又十分頑強。德軍從蘇軍新俘虜中發現不少蒙古人和卡耳穆克人:

蘇軍在10月和11月又組建和訓練了九個集團軍。

有些部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是從俄國中部和西伯利亞各軍區抽調來的。

大量的蘇軍軍車自托木斯克、鄂木斯克、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古比雪夫開出,每天行駛五百至六百英里,中途不換車頭和乘務人員。

西伯利亞的部隊和傘兵部隊也投入莫斯科保衛戰。

蘇軍最高統帥部為莫斯科保衛戰做了大量的後勤準備工作,組織了大批馱載運輸連、畜力運輸車連和雪橇運輸連,因為在泥淖中或鬆軟的雪地上馬匹的機動能力遠遠勝過輪式機動車輛。

由於蘇軍對運輸工具不足、天氣和地形條件不佳所造成的困難有充分的估計,所以蘇軍前方部隊都儲存了七日份的口糧、六個基數的油料和三個基數的彈藥。

此刻德軍的處境不妙了:

德第289團的各個連隊的兵力只相當於排,它奪下了切爾尼謝高地,但敵人一個反擊就把它趕了下來。這種事情在過去還從未聽說過。以前,德軍步兵佔領某地,是不可能被趕走的。

第289團在強擊炮的配合下又奪回高地,但遠離了裝甲部隊。

他們立即遭到敵人的反衝擊,大群高呼“烏啦”的布爾什維克很快又把這個團趕了下來。

德軍遭到蘇軍迫擊炮和火箭炮的猛烈轟擊。

蘇軍炮兵和自動武器的優勢火力使德軍遭受巨大損失。

第98師悲歎道,敵人至少在彈藥供應方面沒有困難。

莫斯科保衛戰

在“颱風”作戰的最初兩周中,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消滅了將近七十萬蘇軍,相形之下,己方損失甚微。如果再有三周乾燥、溫和晴朗的天氣,它肯定已經進了莫斯科。

然而,俄國的幾乎難以令人置信的惡劣條件和泥濘海洋使德軍一切輪式車輛停止了轉動,也毀了戰馬。德軍履帶式車輛可以繼續行駛,但效率大大降低,燃料的消耗大得驚人,隨著燃料的供應也已中斷,不久,履帶也停止轉動。

幾乎是一夜之間,德軍得依靠一些得不到支援的、疲憊不堪的、不滿編制的、擔當先頭突擊部隊的步兵營來獲取進軍莫斯科。德國步兵雖然可以繼續向前行進,在沒膝深的,有時甚至是沒腰深的寒冷泥濘中行進。但是他們不再是協同動作良好的強大戰爭機器的一部分。

在沒有坦克或空中支援,沒有多少火炮和迫擊炮可供使用的德國步兵,無疑將是嚴陣以待的蘇軍火力網下的炮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德軍第一次停止了戰鬥行動。

但是戰鬥遠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蘇軍開始向德軍發起反突擊,防禦的德軍目睹這一切都感到驚愕不已:

蘇軍士兵喝了伏特加以後精神抖擻,在暮色蒼茫中出現在陣地上。

他們邊前進邊歡呼歌唱,有些人甚至手挽著手,一直到德軍的槍炮響了,佈雷區的地雷爆炸了。他們才不得不散開。

當德軍的機槍開火時,進攻的蘇軍一排排的倒下去,而後面的人爬過成堆的屍體繼續前進。

戰鬥就這樣一直進行到深夜。

第二天清晨,太陽穿過低垂的濃雲隙縫,在一瞬間照亮了大地,這時候可以看到一堆堆的屍體躺在封凍的河面上。偶爾還可以看到有些屍堆中有緩慢而痛苦的蠕動,但總的來說這些屍體都一動不動地躺著,漸漸被雪蓋住了。

只有無人乘騎的戰馬在發瘋似地東跑西奔。

11月18日德軍下達了從頓河全線撤退的命令。

莫斯科保衛戰告一段落,而很多蘇軍受閱士兵再也沒有回到紅場來接受他們的榮耀!

《怎麼算武裝到牙齒?這就是1939年的德國國防軍步兵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