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來自唐山豐潤區評劇團的報導

立時代潮頭發時代先聲

——來自豐潤區評劇團的報導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春季裡風吹萬物生, 花紅葉綠草青青, 桃花豔李花濃杏花茂盛, 撲人面的楊花飛滿城……”演員字正腔圓、聲情並茂的唱腔在空中回蕩。 “好!好!好!”台下, 掌聲、叫好聲連成一片, 觀眾如癡如醉。

日前, 大型古裝傳統評劇《花為媒》《乾坤帶》《李三娘》等劇碼, 連續7天在豐潤區人民路步行街廣場輪番上演。 作為“春節文化惠民”的專場演出, 演員們以精彩的演出帶給大家豐盛的文化大餐。 承擔這次演出任務的就是有著75年歷史的縣區級評劇團——豐潤區評劇團。

豐潤區評劇團成立於1942年, 這支僅有幾十人的縣區級劇團, 從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敵宣傳, 到目前成為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和繁榮傳統文化的中堅力量, 雖飽經滄桑, 卻歷久彌堅, 依然朝氣蓬勃、活力四射。 劇團自組建以來, 累計創排各類劇碼作品達100多部, 改革開放後年均為群眾演出達500多場次。 特別是近年來, 他們大膽改革、勇於創新, 創排了一大批優秀作品, 評劇《曹雪芹》《小英雄雨來》等精品劇碼, 在每兩年一屆的中國評劇藝術節參演中, 連續6屆摘得一等獎桂冠。 從小劇本到大創作, 從莊稼院到大戲院, 這支曾名不見經傳的小劇團, 如今已成為基層院團中的一面旗幟, 備受關注和好評。

堅守評劇事業錘煉劇團精神

豐潤區評劇團在當地乃至冀東地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副團長李鵬念回憶說, 上世紀80年代, 隨著社會主義文藝工作方針的深入貫徹, 評劇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 劇團的每一次演出, 都是轟動十裡八鄉的大事, 被群眾譽為百姓的“莊戶劇團”。 為滿足群眾的需要, 他們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冀東大地的山山水水, 年均演出達500多場。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強烈衝擊, 娛樂方式和傳播手段走向多元, 到上世紀90年代末, 在周邊縣(市)評劇團陸續解散的同時, 豐潤區評劇團也幾乎處在了生死邊緣。 “以戲為業, 以團為家。 ”這是劇團人最常說的一句話。 硬是憑著一股對評劇、對劇團的忠誠和熱愛, 他們經受住了下海淘金的誘惑,

即使在基本工資都不能保證的日子裡, 仍堅持演出和創作, 保證了劇團的牌子不倒、骨幹不散。

“其實, 演員的生活遠非外人想像那般美好, 特別是在基層劇團, 工作條件更是艱苦。 ”李鵬念深有感觸地說, “每個人都是身兼數職, 哪裡需要就去哪裡。 每次出門演出, 劇團都要帶著沉重的音箱、背景和道具, 這時候, 無論是團長還是演員, 大家都是搬運工, 不分彼此, 齊心協力。 ”

在一次演出中, 飾演雨來的演員張岳雲腿部受了傷, 劇團臨時安排了飾演立春的國旺來演雨來, 原來飾演冬娃的李國濤飾演立春, 李鵬念團長一人分飾三個角色:冬娃、黃三、鬼子兵。 接到任務後, 大家沒有任何怨言, 都積極投入新角色的排練中, 保證了演出的正常進行。

演員國旺說:“作為演員, 塑造好每個角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 我們都將全力以赴, 做到最好。 ”

為了節省費用, 劇團對每次演出的開支都精打細算。 去武漢演出, 劇團本可以坐火車, 但計算下來, 自己開大巴車來回可以省下兩千塊錢左右。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兩千塊錢不值一提, 但卻足夠大家在武漢吃好幾天的飯了……從豐潤到武漢, 三十多個小時的路程基本上是不停地飛奔, 渴了, 喝口礦泉水;餓了, 啃上一塊冷饅頭;困了, 趴在前邊座位的靠背上眯一會。 異常艱苦的條件下, 大家從未有過一句抱怨, 劇團臺柱子楊京晶的一番話對此給出了答案:我一生鍾愛評劇表演事業, 這一行雖然清苦,

但演出時觀眾給予的熱烈掌聲, 讓我覺得一切苦都有了回報。

多年的磨練, 劇團人以自己的行動錘煉出了“豐潤評劇團精神”——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事爭一流的進取精神和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依託本地資源打造精品劇碼

豐潤是清代文學巨匠曹雪芹的故鄉, 孕育出文學大師的土地, 一定不缺少文化的養分。 然而豐潤區評劇團一直糾結藝術的“金飯碗”裡為什麼總是“缺米少菜”?對此, 2002年, 為展示豐潤的深厚文化底蘊, 宣傳曹雪芹祖籍在豐潤的研究成果, 評劇團創新題材, 精心編排了歷史評劇《曹雪芹》, 並一舉榮獲了第三屆中國評劇藝術節優秀劇碼以及河北省第十屆“文藝振興獎”等多項大獎, 同時,該劇作為向黨的十六大獻禮劇碼進京演出。

《曹雪芹》的成功再次激發了評劇團的創作熱情,《劉姥姥》《賈母》《焦大與陳嫂》《晴雯》等劇碼相繼問世,並連續五屆在中國評劇藝術節榮獲一等獎。其中,《劉姥姥》還被臺灣國立國光豫劇隊移植成豫劇,並受邀到臺灣進行了專場演出。“紅樓系列”劇碼的創排,不僅鍛煉了隊伍、提升了素質、唱響了品牌,更為豐潤區評劇團“涅槃重生”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2年,評劇團以抗戰時期豐潤還鄉河兩岸軍民抗日為背景,以豐潤籍著名作家管樺創作的同名小說《小英雄雨來》中的主人公——“雨來”為原型,創排了兒童評劇《小英雄雨來》,該劇一經首演,便受到各方關注和好評,榮獲第八屆中國評劇藝術節一等獎,在第七屆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碼展演中榮獲“優秀劇碼獎”,實現了河北省兒童劇在全國大賽中獲獎劇碼零的突破。該劇還作為向黨的十八大獻禮劇碼,參加了進京調演。去年,《小英雄雨來》冀東老區巡演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專案”,是全國唯一一個入選的評劇項目,豐潤區評劇團也成為全國唯一獲得國家藝術基金扶持的縣級劇團。

融入京津協同發展樹品牌

“真沒想到一個縣區評劇團能夠演得這麼好,不僅表演到位,而且唱腔圓潤,非常專業啊。”在北京順義劇場,觀眾在看完由豐潤區評劇團表演的傳統評劇《李三娘》後紛紛發出讚歎。

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後,豐潤區評劇團率先提出“融入京津,文化先行”的思路,以藝術為媒,依託自身優勢,積極與京津文藝院團對接聯繫,合作創排演出多部精品劇碼。截至目前,在北京順義、海澱的12個劇場演出優秀傳統評劇、兒童劇近200場,受到了北京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好評,劇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在與中國評劇院的“聯姻”中,豐潤區評劇團經常選派演員進京與中國評劇院同台獻藝,中國評劇院每年也都選派當紅演員到唐山與豐潤區評劇團合作演出。2015年,為配合北京市評劇發展促進會和中國評劇院創排評劇《焦莊戶》,全團演員駐京一個多月,與中國評劇院的導演、演員一同排練、一同演出。在中國評劇院大型評劇《母親》全國100場巡演活動中,他們選派27名演員參與了去長沙、西安等地的演出。2016年,由豐潤區評劇團參與合作演出的《焦莊戶》入圍第十屆評劇藝術節參演劇碼,評劇《母親》也參加了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和第十五屆文華大獎的角逐。中國評劇院副院長齊建波有過這樣的評價:“豐潤區評劇團的演員們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認真的態度以及艱苦奮鬥的作風非常令人感動,他們的到來也為我們院團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我們的合作會更緊密。”

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

豐潤區評劇團憑著對藝術的執著、對使命的堅守,雖歷經重重考驗,卻一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相信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裡,也必將譜寫出更加動人的華美樂章。

同時,該劇作為向黨的十六大獻禮劇碼進京演出。

《曹雪芹》的成功再次激發了評劇團的創作熱情,《劉姥姥》《賈母》《焦大與陳嫂》《晴雯》等劇碼相繼問世,並連續五屆在中國評劇藝術節榮獲一等獎。其中,《劉姥姥》還被臺灣國立國光豫劇隊移植成豫劇,並受邀到臺灣進行了專場演出。“紅樓系列”劇碼的創排,不僅鍛煉了隊伍、提升了素質、唱響了品牌,更為豐潤區評劇團“涅槃重生”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2年,評劇團以抗戰時期豐潤還鄉河兩岸軍民抗日為背景,以豐潤籍著名作家管樺創作的同名小說《小英雄雨來》中的主人公——“雨來”為原型,創排了兒童評劇《小英雄雨來》,該劇一經首演,便受到各方關注和好評,榮獲第八屆中國評劇藝術節一等獎,在第七屆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碼展演中榮獲“優秀劇碼獎”,實現了河北省兒童劇在全國大賽中獲獎劇碼零的突破。該劇還作為向黨的十八大獻禮劇碼,參加了進京調演。去年,《小英雄雨來》冀東老區巡演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專案”,是全國唯一一個入選的評劇項目,豐潤區評劇團也成為全國唯一獲得國家藝術基金扶持的縣級劇團。

融入京津協同發展樹品牌

“真沒想到一個縣區評劇團能夠演得這麼好,不僅表演到位,而且唱腔圓潤,非常專業啊。”在北京順義劇場,觀眾在看完由豐潤區評劇團表演的傳統評劇《李三娘》後紛紛發出讚歎。

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後,豐潤區評劇團率先提出“融入京津,文化先行”的思路,以藝術為媒,依託自身優勢,積極與京津文藝院團對接聯繫,合作創排演出多部精品劇碼。截至目前,在北京順義、海澱的12個劇場演出優秀傳統評劇、兒童劇近200場,受到了北京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好評,劇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在與中國評劇院的“聯姻”中,豐潤區評劇團經常選派演員進京與中國評劇院同台獻藝,中國評劇院每年也都選派當紅演員到唐山與豐潤區評劇團合作演出。2015年,為配合北京市評劇發展促進會和中國評劇院創排評劇《焦莊戶》,全團演員駐京一個多月,與中國評劇院的導演、演員一同排練、一同演出。在中國評劇院大型評劇《母親》全國100場巡演活動中,他們選派27名演員參與了去長沙、西安等地的演出。2016年,由豐潤區評劇團參與合作演出的《焦莊戶》入圍第十屆評劇藝術節參演劇碼,評劇《母親》也參加了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和第十五屆文華大獎的角逐。中國評劇院副院長齊建波有過這樣的評價:“豐潤區評劇團的演員們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認真的態度以及艱苦奮鬥的作風非常令人感動,他們的到來也為我們院團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我們的合作會更緊密。”

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

豐潤區評劇團憑著對藝術的執著、對使命的堅守,雖歷經重重考驗,卻一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相信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裡,也必將譜寫出更加動人的華美樂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