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宿遷:引金融“活水”潤製造業之“花”

東貝機電生產現場

宿遷網訊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管道, 才能讓真金白銀成為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血液”。

企業敢去貸、銀行願意給, 金融的水變“活”的背後, 是源于一項政策的支持。

前不久, 宿遷出臺《關於促進金融支持製造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實現製造業貸款持續穩定增長, 逐步降低融資成本, 充分發揮金融對製造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企業“四方飲水”、“大口喝水”, 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得到了緩解。

融資難融資貴是困擾企業發展的瓶頸

金融是經濟的命脈, 金融發力, 則實體經濟血脈通暢、精神煥發。

說起融資, 相信是很多企業家頭疼的問題。 每月背負著近十萬貸款利息, 並隨時面臨被銀行抽貸、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東貝機電(江蘇)有限公司財務部副部長毛奇志坦言, “融資難、融資貴”仍是很多企業發展面臨的最大難題。

“在企業創建之初, 我們就和江蘇銀行合作, 先後共獲得了5000萬元的貸款, 大大緩解企業創建之初的資金壓力, 而且貸款的利率只是基準利率, 企業貸款壓力小。 目前企業運行良好, 和銀行的合作還在不斷加強。 ”毛奇志說。

東貝機電(江蘇)有限公司由B股上市的黃石東貝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興建, 是專門研發、生產、銷售高效節能環保冰箱、冷櫃製冷壓縮機的高新技術企業。 由於東貝機電屬於先進的製造企業, 江蘇銀行正逐步提高企業的貸款額度, 讓企業擁有足夠的資金擴大生產。

“到2月末, 我行製造業貸款餘額35.74億元, 較年初增加1.2億元。 ”江蘇銀行宿遷分行行長白偉亮說, “支援製造業發展, 我們主要是加大在綠色信貸、科技金融、投貸聯動等方面的投入,

‘蘇科貸’、科技型企業風險補償池等餘額2.25億元, 貸款客戶70戶, 始終在全市保持領先。 ‘市企貸’餘額1.29億元, 貸款客戶19戶, 市場份額第一位。 目前, 我們已經和金融辦、省再擔保公司達成協議, 即將推出新型‘政銀貸’三方合作模式。 ”

據悉, 江蘇銀行實行信貸業務限時辦結制, 並運用周轉貸、轉續貸等產品和方式, 降低企業等待成本和使用社會資金過橋的費用, 減輕企業負擔。

“工具箱”內“工具”多件件是真金白銀

眾所周知, 金融的本質要求是服務實體經濟, 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針對金融運行的結構性矛盾問題比較突出的實際狀況, 該政策從加強資金支持、加大機構引進、試點投貸聯動、做大創新業務、用好政策工具、推動稅銀合作、降低融資成本、規範涉企收費、加強收費執法檢查、提升服務水準共10個方面,

切實加大金融對製造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該政策是市政府近期出臺的支援實體經濟‘工具箱’政策中的重要組織部分, 很多扶持政策, 可切實解決製造業企業‘融資貴’問題。 ”市金融辦主任史宇芳說。

“工具箱”究竟有哪些“工具”, 可以打通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通道, 讓金融之水“活”起來?該政策提出:2017年開展信貸、投資、保險、擔保四方合作的聯動機制試點, 支援金融機構通過“股權+債權”、設立產業基金等形式, 加大對科技型製造業企業支持。 對經各級政府(管委會)和金融部門共同認定的有品牌、有訂單、有效益但暫時出現經營困難的優質企業,

保持貸款規模穩定, 不抽貸壓貸, 不予罰息或給以降息。

這裡還有一條針對小微企業的好消息:推動銀行機構開展基於信用資訊類的小微企業信用貸款, 力爭2017、2018年新增小微企業信用貸款3億元、5億元。

“我們針對部分製造小微企業無抵押、無擔保的實際情況, 積極開展小微創業貸, 讓更多小微企業獲得信貸支援。 目前, 已經累計實現發放小微創業貸309戶, 貸款資金達21.87億元。 ”工行宿遷分行行長徐渠說。

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末, 我市小微企業貸款627.23億元, 比年初增加110.31億元, 同比多增36.6億元, 比年初增長21.34%, 高於全省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增幅9.05個百分點。

一家獨享的政策福利如今全市推廣

去年初, 宿遷首筆“廠商銀”貸款成功發放, 來自宿遷經開區雙鹿上菱電器為下游經銷商擔保了285萬元。甲方為乙方擔保,在過去,是很多企業無法想像的事情。

雙鹿上菱電器的下游產業鏈上有500多家企業,這些經銷商也會出現“囊中羞澀”的狀況。經銷商沒錢買自己的產品,雙鹿上菱也很著急,因為自己的產品賣不出去,而新融資方式之一的“廠商銀”便派上用場。上海雙鹿上菱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彭明說,雙鹿上菱為一個經銷商提供了兩百多萬的授信額度。通過我們的貸款擔保,獲取了兩百多萬的貸款額度。所以,他們的銷售可以在8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到1200萬元。

如今,雙鹿上菱電器享受的政策福利,已經全面推廣。政策提出:繼續推動存貨、倉單、應收賬款等權益類融資和“廠商銀”等供應鏈融資業務做大規模;擴大企業轉續貸業務規模,2017、2018年力爭累計投放規模分別達到50億元、60億元。充分利用“蘇科貸”、“蘇微貸”、科技型企業風險補償資金池、“小微創業貸”、“市企貸”等財政“資金池”,加大對企業貸款扶持力度,力爭到2017、2018年財政“資金池”貸款規模分別達到14億元、16億元。

創新融資的方式還有很多,應收賬款質押融資也是其中一種。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是企業將其合法擁有的應收債權作為擔保,向銀行申請貸款以獲得資金的融資行為。簡而言之,把3個月後才能到賬的錢,改變一種方式確保明天就可以到手。

江蘇德順紡織有限公司就時常通過這樣的方式融資,由於他們每年有接近2500萬美金的90-180天遠期應收賬款,如果按照合同收賬,那麼企業資金周轉的壓力就比較大。該公司的財務總監王衛民表示,因為公司的出口量占比較大,很多都是美金乘以匯率的,而且現在這個匯率風險也比較大,提前拿到款也能規避一下匯率的風險。

相輔相成需要金融敢貸企業敢闖

有專家指出:如果說實業是大樹,那麼金融就是水。金融創新的發展水準是一個國家金融發展的重要標誌。儘管現在中國金融總量是美國的兩倍,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存在。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史宇芳說,貫徹落實好檔精神,發揮政策效應,要從銀行和企業兩個層面發力。從銀行層面,首先是促增量,圍繞市域“4+4”、縣域“2+l”的特色產業加大信貸投放。圍繞納入“511工程”的重點企業,特別是向智慧家電、綠色建材重點企業傾斜等。圍繞製造業融資的需求和遇到的問題,金融機構要在貸款產品、條件、利率、週期上給予“因企施策”。

創新金融產品、做好服務工作,這是“水”的補給,而“大樹”應該如何發展才能獲得更多的營養?史宇芳表示,企業首先要有發展的信心,對從事的行業要有“工匠精神”,只有專注專業銀行才會支持。此外還要有融資的項目,無論是擴大生產、技術改造還是轉型升級,只要符合產業政策,銀行都會積極支援。我們不僅支持企業向銀行機構融資,還積極支持企業通過股改上市、兼併重組、發行債券等形式,開展直接融資,拓寬融資管道。

當融資方式不斷創新、融資環境日益優化,企業活力也逐漸顯現。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金融改革創新不斷推進,宿遷企業融資環境不斷優化,將為製造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後勤保障。

來自宿遷經開區雙鹿上菱電器為下游經銷商擔保了285萬元。甲方為乙方擔保,在過去,是很多企業無法想像的事情。

雙鹿上菱電器的下游產業鏈上有500多家企業,這些經銷商也會出現“囊中羞澀”的狀況。經銷商沒錢買自己的產品,雙鹿上菱也很著急,因為自己的產品賣不出去,而新融資方式之一的“廠商銀”便派上用場。上海雙鹿上菱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彭明說,雙鹿上菱為一個經銷商提供了兩百多萬的授信額度。通過我們的貸款擔保,獲取了兩百多萬的貸款額度。所以,他們的銷售可以在8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到1200萬元。

如今,雙鹿上菱電器享受的政策福利,已經全面推廣。政策提出:繼續推動存貨、倉單、應收賬款等權益類融資和“廠商銀”等供應鏈融資業務做大規模;擴大企業轉續貸業務規模,2017、2018年力爭累計投放規模分別達到50億元、60億元。充分利用“蘇科貸”、“蘇微貸”、科技型企業風險補償資金池、“小微創業貸”、“市企貸”等財政“資金池”,加大對企業貸款扶持力度,力爭到2017、2018年財政“資金池”貸款規模分別達到14億元、16億元。

創新融資的方式還有很多,應收賬款質押融資也是其中一種。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是企業將其合法擁有的應收債權作為擔保,向銀行申請貸款以獲得資金的融資行為。簡而言之,把3個月後才能到賬的錢,改變一種方式確保明天就可以到手。

江蘇德順紡織有限公司就時常通過這樣的方式融資,由於他們每年有接近2500萬美金的90-180天遠期應收賬款,如果按照合同收賬,那麼企業資金周轉的壓力就比較大。該公司的財務總監王衛民表示,因為公司的出口量占比較大,很多都是美金乘以匯率的,而且現在這個匯率風險也比較大,提前拿到款也能規避一下匯率的風險。

相輔相成需要金融敢貸企業敢闖

有專家指出:如果說實業是大樹,那麼金融就是水。金融創新的發展水準是一個國家金融發展的重要標誌。儘管現在中國金融總量是美國的兩倍,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存在。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史宇芳說,貫徹落實好檔精神,發揮政策效應,要從銀行和企業兩個層面發力。從銀行層面,首先是促增量,圍繞市域“4+4”、縣域“2+l”的特色產業加大信貸投放。圍繞納入“511工程”的重點企業,特別是向智慧家電、綠色建材重點企業傾斜等。圍繞製造業融資的需求和遇到的問題,金融機構要在貸款產品、條件、利率、週期上給予“因企施策”。

創新金融產品、做好服務工作,這是“水”的補給,而“大樹”應該如何發展才能獲得更多的營養?史宇芳表示,企業首先要有發展的信心,對從事的行業要有“工匠精神”,只有專注專業銀行才會支持。此外還要有融資的項目,無論是擴大生產、技術改造還是轉型升級,只要符合產業政策,銀行都會積極支援。我們不僅支持企業向銀行機構融資,還積極支持企業通過股改上市、兼併重組、發行債券等形式,開展直接融資,拓寬融資管道。

當融資方式不斷創新、融資環境日益優化,企業活力也逐漸顯現。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金融改革創新不斷推進,宿遷企業融資環境不斷優化,將為製造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後勤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