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繡春刀原來只是一把概念上的制式裝備,還以為跟鴛鴦刀一樣了不得

電影《繡春刀》第一部沒有大火, 但獲得不少獎項的提名, 於是便有了剛剛上映的第二部《修羅戰場》。 兩部的劇情就不去說了, 估計看過的人自有評說, 今兒單說說那把繡春刀, 也就是明代錦衣衛的制式武器配備, 像他們穿的飛魚服一樣。

《繡春刀》劇照

繡春刀與鴛鴦刀完全兩回事, 前者是概念上概略統稱, 沖著的是繡春兩字與皇帝的親密關係, 其實刀有多種形狀, 就像大家在電影中看到的那樣, 每個錦衣衛手裡的刀未必模樣一樣;後者則是從概念到設計理念, 都是奔著武器走的, 沒有其它什麼含義, 不過在武俠小說裡, 這刀可是了不得的利器。

鴛鴦刀

而繡春兩字, 在唐宋期間已經流行。 杜甫有“繡衣春當霄漢立, 彩服日向庭闈趨”的贈詩, 用來鼓勵和讚譽皇帝身邊的一位竇禦史;到了宋朝, 乾脆直接從杜工部的詩句中取意, 建了“繡春園”, 並在寫下的《繡春園記》中說明了出處就是杜工部。

繡春刀

明朝的錦衣衛制式佩刀取名繡春刀, 用意再明顯不過, 就是為了證明他們“彩服日向庭闈趨”的權勢地位。 因此, 與其說這是一把腰刀, 還不如說是一塊腰牌, 走到哪都具有識別功能, 令老百姓和清流大臣們都會不寒而慄。

《繡春刀》劇照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 電影取名《繡春刀》, 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因為以前拍過的錦衣衛電影實在太多了, 總不能再取個同樣的名字, 讓人誤以為是在翻拍吧。 於是, 這部電影就有了多種方案提名, 其中就有《飛魚服繡春刀》這麼一說。 從這也可以看出, 取這樣的名稱, 只是為了與其他電影作個人臉識別, 以示不同。

《繡春刀》劇照

這樣的取名方式, 也有了無心插柳之功, 至少繡春刀這個名稱比錦衣衛來得更有文化內涵, 更會引人浮想聯翩吧。 不知道觀眾是怎麼做的, 反正我是在觀影前, 認真查了查繡春刀的來歷, 就像不認識的字要趕緊查字典一樣。 刀都沒認識, 這劇就沒法看懂, 一貫拙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