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朱紙為台,指尖與剪刀共舞——當代剪紙藝術大家朱曼華

在膠東地區,

過去流傳一種習俗;

女孩在出嫁前要學剪紙,

新婚之時要親手剪窗花,

街坊四鄰會根據窗花來判斷新娘的巧拙。

清朝末年, 煙臺城南朱家莊。 這天, 朱家媳婦過門, 莊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朱家喜慶洋溢, 貼滿了窗花、喜字、喜聯……聽說朱家娶了一位心靈手巧的媳婦, 引得十裡八鄉的百姓前來觀看, 只見窗戶上的窗花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有“葡萄生子”、“喜上眉梢”、“龍鳳呈祥”、“榴開百子”、“蝴蝶牡丹”等等,

大家都拍手稱讚, 年輕的姑娘更是心慕手追, 久久不忍離去。

當年的朱家巧媳婦將剪紙的技藝傳給了她的外孫女, 也就是當代剪紙藝術大家朱曼華女士。

朱曼華從小跟隨姥姥、母親學剪紙, 從模仿母親剪出第一張作品“喜鵲鬧梅”開始,

她便和這門傳統藝術結下一生的情緣。 那時候, 別的孩子都在外面玩, 朱曼華就坐在炕上學剪紙, 從天亮到天黑, 不停地剪, 有時剪到半夜, 姥姥催她睡覺, 她卻等姥姥睡著又偷偷拿起剪刀, 直到覺得滿意為止。

八歲的朱曼華剪出的剪紙花樣多, 刀工細, 生動傳神, 在當地已小有名氣。 方寸紙間, 銀閃閃的小剪刀穿梭遊走, 瞬息間塑造出一個個生動的魚蟲鳥獸, 一幅幅人物山水畫面。

由於家庭原因, 朱曼華初中輟學, 白天在生產隊拼命幹活, 晚上在煤油燈下熬夜剪紙, 然後由母親拿到集市去賣。 就這樣, 年紀不大的朱曼華用剪刀撐起了一個家, 更撐起了一家人生活的希望。

多少年來, 朱曼華每天淩晨四點開始, 能一直剪到半夜。 連生病的時候在病房也要剪, 朱曼華說:“一剪起紙就覺得舒坦, 什麼病啊痛啊, 都感覺不到了。 ”她還經常半夜睡著突然爬起來, 開燈跑到桌前寫寫畫畫, 因為突發靈感, 如果不趕快記下來, 怕一會兒就忘記了。 她在做飯的時候也捨不得放下手中的剪紙,

有一次竟然把剪紙弄到了鍋裡, 一鍋白米粥就變成了紅米粥。

在朱曼華的巧手下,一隻可愛的小羊躍然紙上。

一張薄紙,一把剪刀,再加上一雙靈巧的手和一顆聰穎的心靈,就可以翻飛出一個栩栩欲活的精彩世界;一花一葉,一山一川,無不散發著原始而清澈的快樂。這就是朱曼華的生活。

剪紙藝術家朱曼華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朱曼華的剪紙開始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她秉承民間傳統文化的藝術精髓,吸納各種風格流派,並大膽進行藝術創新,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取得了豐碩的藝術成果。

朱曼華的作品追求簡潔、真實、活和有內涵,剪動物和鳥類活靈活現,剪花草有豐富內涵和美感,作品不管大小皆構思巧妙,內容豐富,寓意深遠。無論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在朱曼華的手中,都會輕盈地靈動於剪紙中,她的剪工圓如秋月,線如鬍鬚,尖如麥芒,線條明快流暢,富有節奏感。

書法大家歐陽中石題詞稱讚:慧心繡錦,素手裁雲。

如今,朱曼華已經成名,她依然日夜不停,快樂地從事著自己熱愛的剪紙藝術。她時常穿著印有剪紙圖案的T恤,笑容可掬、神采奕奕,長相可愛可親的大媽形象,言談舉止就像她的剪紙作品一樣,樸實、真誠、大氣,散發著溫馨的鄉土氣息。說起她的每一幅精品力作,就像對自己的孩子那樣,眼角中都溢著自豪和溫情。

走進煙臺山公園朱曼華剪紙藝術館,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剪紙作品呼之欲出。諸如“醉八仙”、“五福娃”、“金玉滿堂”、“十八羅漢”、“四大名著”……這些在藝術界公認的剪紙經典常年陳列展示,被人們所熟知。

朱曼華剪紙作品

醉八仙

十八羅漢

關公

財神

金玉滿堂

百子福

百虎圖

朱曼華的剪紙工作室,放滿了各種動物的玩具和鳥類標本,為了創作剪紙,她還經常花錢到動物園去觀察動物,抓住一切機會觀察、體會,從中發現靈感。她用三個月創作的“百虎圖”,一百個老虎形態各異,躍然紙上;創作的“百貓圖”,仿佛一隻只小貓在你面前;她還把徐悲鴻收藏的唐代畫家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用了五個月時間創作成剪紙作品,在忠於原作的基礎上結合剪紙的特點,大膽地進行改動和裝飾,徐悲鴻的夫人廖靜文對這一作品極其滿意,將其收藏到徐悲鴻紀念館展出。

在朱曼華的家裡,除了掛滿的剪紙,就是堆得高高的榮譽證書,大大小小有一百多件:全國剪紙比賽金獎、國際交流金獎、韓國漢城至高榮譽獎、世界華人文藝先鋒獎金獎,中國民間剪紙大師、東方神剪、中華神剪等榮譽。

朱曼華的剪紙名氣越來越大,她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藝術展覽交流,獲得剪紙藝術大獎。她的《報春圖》被澳大利亞國家展覽館收藏,“一帆風順”被美國總統府收藏,“九龍騰飛”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收藏,為北京奧運會創作的“紅梅報春”被國家奧組委收藏……幾年時間,聯合國副秘書長、俄羅斯駐華大使、印尼大使等國外友人親自到煙臺來參觀、選購她的剪紙作品。朱曼華的剪紙甚至還得到國家領導人的稱讚,多次被選為國禮贈送給外賓。

每每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現在一個個國家級展館內,看到無數國內外友人如此喜歡自己的剪紙,朱曼華都倍感欣慰。當前朱曼華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創作新穎的剪紙圖案和向全世界宣傳剪紙文化上,她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剪紙、瞭解剪紙、愛上剪紙。

朱曼華還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無論是在關注白血病患者社會愛心募集,還是在抗震救災等系列公益活動;無論是在國外推介山東煙臺旅遊和民間藝術,還是繁榮社區文化建設,都有朱曼華的身影。

朱曼華的學生眾多,這些年陸續收了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徒弟,不少徒弟邀請她到國外定居,她都婉言拒絕:“我生在煙臺,長在煙臺,這裡才是我的根,才是剪紙藝術的根。”

斯里蘭卡學生跟隨朱曼華學剪紙

泰國公主詩琳通跟朱曼華學剪紙

朱曼華的兒子、女兒,孫子、外甥都跟她學剪紙,他們的作品多次在全國和省、市大賽中獲獎,就連兒子當初找物件,都要求喜歡剪紙才行。從外祖母到母親,從母親到自己,從自己到兒女,從兒女到孫子、外甥……剪紙在他們家族成為共同的愛好,共同語言,共同追求,中國古老的剪紙藝術就在這樣的剪紙世家繼承著、流淌著。

朱曼華家人

煙臺剪紙久負盛名,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如今,很多煙臺人仍然沿襲著節日貼窗花的習俗,除了春節時熱熱鬧鬧地剪上一回,遇上喜慶的日子,剪刀也不得閒。朱曼華的剪紙藝術植根於這片熱土,散發著濃濃的膠東氣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她將煙臺剪紙的創作道路更加拓寬,同時又開創了民間剪紙藝術新的篇章。

朱曼華榮獲2013首屆“煙臺年度女性”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朱曼華這一代老藝人的帶動下,煙臺剪紙再次煥發活力,憑藉這種獨特的藝術魅力,走出山東、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朱曼華,中國剪紙界首屈一指的大師,也被譽為煙臺的“活名片”。

朱曼華剪紙榮獲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

方寸之間盡顯無限創意,雙指之間玩轉一紙乾坤。朱曼華將剪紙融入生命,並為之癡迷一生,每年都要剪掉一千多張紙,完成一萬多幅作品。剪紙是她的夢想,是她的追求,是她生活的全部。從一個剪紙愛好者到中國著名剪紙藝術家,她用剪刀剪出了自己的人生,剪出了多彩的藝術追求和道路。如今,她仍在追求剪紙藝術的更高境界,為社會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剪紙藝術家朱曼華

蔡候造紙蔚丹竹,

巧女擇來繪錦圖。

天地風光皆展現,

人間姿態盡留足。

——長城君語

在朱曼華的巧手下,一隻可愛的小羊躍然紙上。

一張薄紙,一把剪刀,再加上一雙靈巧的手和一顆聰穎的心靈,就可以翻飛出一個栩栩欲活的精彩世界;一花一葉,一山一川,無不散發著原始而清澈的快樂。這就是朱曼華的生活。

剪紙藝術家朱曼華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朱曼華的剪紙開始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她秉承民間傳統文化的藝術精髓,吸納各種風格流派,並大膽進行藝術創新,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取得了豐碩的藝術成果。

朱曼華的作品追求簡潔、真實、活和有內涵,剪動物和鳥類活靈活現,剪花草有豐富內涵和美感,作品不管大小皆構思巧妙,內容豐富,寓意深遠。無論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在朱曼華的手中,都會輕盈地靈動於剪紙中,她的剪工圓如秋月,線如鬍鬚,尖如麥芒,線條明快流暢,富有節奏感。

書法大家歐陽中石題詞稱讚:慧心繡錦,素手裁雲。

如今,朱曼華已經成名,她依然日夜不停,快樂地從事著自己熱愛的剪紙藝術。她時常穿著印有剪紙圖案的T恤,笑容可掬、神采奕奕,長相可愛可親的大媽形象,言談舉止就像她的剪紙作品一樣,樸實、真誠、大氣,散發著溫馨的鄉土氣息。說起她的每一幅精品力作,就像對自己的孩子那樣,眼角中都溢著自豪和溫情。

走進煙臺山公園朱曼華剪紙藝術館,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剪紙作品呼之欲出。諸如“醉八仙”、“五福娃”、“金玉滿堂”、“十八羅漢”、“四大名著”……這些在藝術界公認的剪紙經典常年陳列展示,被人們所熟知。

朱曼華剪紙作品

醉八仙

十八羅漢

關公

財神

金玉滿堂

百子福

百虎圖

朱曼華的剪紙工作室,放滿了各種動物的玩具和鳥類標本,為了創作剪紙,她還經常花錢到動物園去觀察動物,抓住一切機會觀察、體會,從中發現靈感。她用三個月創作的“百虎圖”,一百個老虎形態各異,躍然紙上;創作的“百貓圖”,仿佛一隻只小貓在你面前;她還把徐悲鴻收藏的唐代畫家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用了五個月時間創作成剪紙作品,在忠於原作的基礎上結合剪紙的特點,大膽地進行改動和裝飾,徐悲鴻的夫人廖靜文對這一作品極其滿意,將其收藏到徐悲鴻紀念館展出。

在朱曼華的家裡,除了掛滿的剪紙,就是堆得高高的榮譽證書,大大小小有一百多件:全國剪紙比賽金獎、國際交流金獎、韓國漢城至高榮譽獎、世界華人文藝先鋒獎金獎,中國民間剪紙大師、東方神剪、中華神剪等榮譽。

朱曼華的剪紙名氣越來越大,她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藝術展覽交流,獲得剪紙藝術大獎。她的《報春圖》被澳大利亞國家展覽館收藏,“一帆風順”被美國總統府收藏,“九龍騰飛”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收藏,為北京奧運會創作的“紅梅報春”被國家奧組委收藏……幾年時間,聯合國副秘書長、俄羅斯駐華大使、印尼大使等國外友人親自到煙臺來參觀、選購她的剪紙作品。朱曼華的剪紙甚至還得到國家領導人的稱讚,多次被選為國禮贈送給外賓。

每每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現在一個個國家級展館內,看到無數國內外友人如此喜歡自己的剪紙,朱曼華都倍感欣慰。當前朱曼華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創作新穎的剪紙圖案和向全世界宣傳剪紙文化上,她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剪紙、瞭解剪紙、愛上剪紙。

朱曼華還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無論是在關注白血病患者社會愛心募集,還是在抗震救災等系列公益活動;無論是在國外推介山東煙臺旅遊和民間藝術,還是繁榮社區文化建設,都有朱曼華的身影。

朱曼華的學生眾多,這些年陸續收了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徒弟,不少徒弟邀請她到國外定居,她都婉言拒絕:“我生在煙臺,長在煙臺,這裡才是我的根,才是剪紙藝術的根。”

斯里蘭卡學生跟隨朱曼華學剪紙

泰國公主詩琳通跟朱曼華學剪紙

朱曼華的兒子、女兒,孫子、外甥都跟她學剪紙,他們的作品多次在全國和省、市大賽中獲獎,就連兒子當初找物件,都要求喜歡剪紙才行。從外祖母到母親,從母親到自己,從自己到兒女,從兒女到孫子、外甥……剪紙在他們家族成為共同的愛好,共同語言,共同追求,中國古老的剪紙藝術就在這樣的剪紙世家繼承著、流淌著。

朱曼華家人

煙臺剪紙久負盛名,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如今,很多煙臺人仍然沿襲著節日貼窗花的習俗,除了春節時熱熱鬧鬧地剪上一回,遇上喜慶的日子,剪刀也不得閒。朱曼華的剪紙藝術植根於這片熱土,散發著濃濃的膠東氣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她將煙臺剪紙的創作道路更加拓寬,同時又開創了民間剪紙藝術新的篇章。

朱曼華榮獲2013首屆“煙臺年度女性”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朱曼華這一代老藝人的帶動下,煙臺剪紙再次煥發活力,憑藉這種獨特的藝術魅力,走出山東、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朱曼華,中國剪紙界首屈一指的大師,也被譽為煙臺的“活名片”。

朱曼華剪紙榮獲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

方寸之間盡顯無限創意,雙指之間玩轉一紙乾坤。朱曼華將剪紙融入生命,並為之癡迷一生,每年都要剪掉一千多張紙,完成一萬多幅作品。剪紙是她的夢想,是她的追求,是她生活的全部。從一個剪紙愛好者到中國著名剪紙藝術家,她用剪刀剪出了自己的人生,剪出了多彩的藝術追求和道路。如今,她仍在追求剪紙藝術的更高境界,為社會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剪紙藝術家朱曼華

蔡候造紙蔚丹竹,

巧女擇來繪錦圖。

天地風光皆展現,

人間姿態盡留足。

——長城君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