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真實的古代銀子是這樣子的,從唐到清,一兩銀子分別值多少錢?

在古代影視劇中, 常能看見“銀子”這種貨幣, 大多呈馬蹄形的元寶樣, 賣相光亮, 好看極了, 但實際上, 古代流通的銀子根本沒有那麼漂亮, 它們通常是下面的樣子:

而且, 古代中國銀子缺乏, 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現, 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相當的高, 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錠, 平常使用的都是銅錢, 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

那麼古代的銀子, 銅錢, 合現在的人民幣大概是多少呢?

由於中國古代的貨幣單位制度極為混亂, 而且不同朝代的重量也不一樣,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 必須加上很多限制條件:請問您問的是哪一年的、哪個地方的、什麼成色的一兩銀子?

以下採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準, 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

(參考資料:《宋史食貨志》, 《資治通鑒》等)

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 在盛唐時期2000—4000元;

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

明朝中期600—800元;

清朝中晚期150—220元左右;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銀總量太少, 價值過高, 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