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馬雲:最艱難的時刻到了!支付寶們全被“收編”?5個影響看過來

正如馬雲曾說, 支付寶來到了最艱難的時刻。

據媒體報導, 8月4日央行下發檔, 明確要求非銀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

並給出了最終時間, 2018年6月30日, 屆時所有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央行對網聯已經下了死命令, 必須完成接入, 技術達到要求。 幾個巨頭實際上表態也都比較支持, 不過這個時間點也比預期要早”, 一位不願具名的支付業人士透露。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 一位接近央行人士稱“意料之中”。 央行的終極目的是將整個支付體系納入監管下。 某種程度而言, 央行的目的已經達到, 至於落實的進程, 一切只是時間問題。

這也意味著, 清算市場終將由銀聯一家獨大轉變為多頭競爭的局面。

什麼是網聯?

首先, 大家可能不大清楚, 什麼是:網聯。

解釋一下, “網聯”的全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臺”,

指要為支付寶、財付通這類非銀行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搭建一個共有的轉接清算平臺, 受央行監管。

那麼問題來了, 央行為什麼要搞網聯。 我們拿支付寶當例子解釋一下。

2004年, 支付寶成立。 支付寶不是第一家協力廠商支付公司, 但用戶可以在支付寶開立帳戶,

裡面可以存錢。

根據監管要求, 這些錢受到高度監管, 支付寶要把它存管到銀行。

於是, 用戶在支付公司開立虛擬帳戶。 用於互聯網小額支付, 讓大家快樂地網購, 帶來很大便利, 起初並無大的問題。 大致的結構如下:

後來, 支付寶跟很多銀行建立合作關係,

在各行開有帳戶。 於是, 它就具備了跨行清算的功能。

比如, 我用支付寶做一次跨行轉帳, 從中行向收款人(可以是自己)的農行匯款。 那麼, 只要從我的中行卡轉到支付寶開在中行的帳戶, 然後支付寶再把它存在農行的錢, 匯至收款人的農行帳戶上。 以此, 支付寶用兩筆同行轉帳, “模擬”了一次跨行匯款(下圖虛線部分), 用不著央行的清算帳戶。

我們把這種“清算”模式稱為“反接”, 即支付公司在無數個銀行開設有帳戶(傘形), 就能夠實現跨行清算。 準確地講, 這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的清算, 而是繞開了清算。 央行主辦和主管的多個清算體系, 在這一模式下, 都不再被需要。

銀聯領導將其稱為“過頂傳球”(OTT, Over The Top), 劉慈欣在《三體》裡則稱之為“降維攻擊”, 總之是指一種全新的方法, 不用正面對撞, 就完勝了……

但是, 反接模式下, 會有些新的問題。 比如, 這本質上是一筆匯款人從中行卡向收款人的農行卡匯款的行為, 但是, 只要做些技術處理, 就可以使銀行、央行完全看不出來這一業務本質。 銀行和央行所看到的,只是兩筆同行轉帳業務,類似於從支付寶帳戶提現,或向支付寶帳戶充值,銀行和央行根本無從辨別,這是一筆跨行匯款。這大大提升了反洗錢等監管的難度,也加大了央行掌握資金流動性的難度。

總之,“反接”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具體交易資訊,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給反洗錢、金融監管、貨幣政策調節、金融資料分析等央行的各項金融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不僅如此,這一模式也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洗錢、套現獲利、盜取資金的溫床。

雖然此前央行一直在加大對協力廠商支付公司的監管,但這種反接清算模式一直屢禁不絕。由於支付公司的使用場景主要集中在互聯網支付、手機互聯網支付等小額領域,潛在風險並不可怕。但隨著支付公司開始進軍線下支付(O2O)市場,虛擬帳戶的使用場景大幅擴大,風險問題漸漸地不能回避了。

央媽最終祭出網聯大殺器,杜絕反接模式的時刻,央媽的最終目標,是把清算系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履行她的各項金融職責。

央行這政策,有四個意思:

第一,“央媽”給銀聯生了個小弟弟,名叫“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銀聯吃獨食的時代終結了。

也就是說,一直覬覦協力廠商支付的銀聯,徹底歇菜。以後協力廠商支付的事情,由網聯來負責(銀聯只占網聯1.55%的股權)。而銀聯在其核心業務——銀行卡清算業務上,正面臨著“國門全面打開”,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的全面殺入。

所以,銀聯有理由痛哭一場:昔日獨享蛋糕的時代終結了,洋鬼子來了,協力廠商支付也“侯門一入深似海”了。

第二,從業務管理的角度,央行把協力廠商支付“收編了”,支付寶和財付通的超級金融夢想,遭遇到了天花板。

可以看出,第一大股東就是央行;第二大股東(梧桐樹)是外管局的投資平臺,常常在股市裡翻雨覆雨的國家隊成員,可以理解為央行的“孫公司”;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大股東,也都是“央行的人”。

對於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來說,在“收編”的同時苦樂不均。財付通獲得了跟支付寶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友軍京東也躋身第五大股東。相比之下,馬雲會不會感到不爽?

第三,央行通過組建網聯,把對協力廠商支付的控制權牢牢抓在手中。

以前,由於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直接跟各銀行對接,就出現了客戶交易央行無法監管的情況。

這很好理解:比如你使用支付寶,從自己的建行帳戶向朋友的農行帳戶轉帳。如果是傳統的銀行卡匯款,這筆錢從建行出來,進入銀聯的清算系統,然後到達農行。

但在協力廠商支付出現之後,不是這樣完成的。你通過支付寶從建行轉出的錢,進入了支付寶建行帳戶;然後,支付寶從自己的農行帳戶,給你的朋友打了一筆相同金額的錢。這樣,除了支付寶,沒有一個仲介機構、監管機構可以看到這筆交易。這是最令央行不安的,因為央行無法監管。

所以,網聯平臺是央行強加給協力廠商支付的一個仲介機構。有人說,網路時代是“去仲介化”的,但由於“去仲介”的同時完成了“去監管”,所以政府不會答應。網聯就是這樣誕生的。

支付寶的被監管的命運

馬雲在創立支付寶之初,曾找銀行尋求合作,但是那時候的銀行認為馬雲的想法可以說是“太天真”根本就不切實際,從而不願和支付寶合作,但現在的支付寶已經發展成為了國內的國際企業!已經不再需要銀行的合作。

那時候支付寶與銀行之間的矛盾並不深,但是從支付寶推出餘額寶之後,情況就變了。

餘額寶的利息並不算特別多,很多時候就只有4%左右,但相比銀行不到2%的活期利息,大家肯定更傾向於餘額寶。不少人直接就將每個月的工資存在餘額寶,這樣一來,銀行的肉等於被馬雲搶了,銀行花了大筆的人力財力爭取來的客戶,竟然被支付寶一夜間挖走一大塊! 而且銀行客源還在持續的向支付寶流失!

當各大銀行回過神來,紛紛開發自己的APP,並邀請了移動、聯通、電信這三大運營商夾擊支付寶,而支付寶竟然憑藉強大的人氣與技術實力,已經幾乎無法撼動它的地位了。

伴隨著電腦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深入應用,支付寶已經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各大城市的地鐵、火車站、飛機場,支付寶逐漸成為人們購票通行的必備工具。在國際海外市場,支付寶也日益成為人們首選的移動支付方式。

這幾年,從體現收取手續費,到快捷支付限額,銀行正在一步步封殺支付寶,雖然銀行打壓支付寶的勢頭洶洶,但可以斷言的是支付寶市場地位未來3年是無法被撼動的,哪怕銀行以及銀聯聯合蘋果、三星、移動、聯通、電信等等也無法改變局面!

專為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服務的支付清算平臺——網聯,即將取代協力廠商支付行業的直連模式。央行近日下發的檔明確,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務遷移的相關準備工作,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設立網聯凸顯出監管部門加強對協力廠商支付機構資金流向等監管的決心。

迅猛發展的中國協力廠商支付市場,目前使用者量和交易規模均為世界第一。而此前,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繞開銀聯,形成了直連銀行的現有模式。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具體交易資訊,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也給反洗錢、金融監管、貨幣政策調節、金融資料分析等央行的各項金融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為此,央行設立了網聯即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臺,網聯模式在國際範圍內並無先例。從今年3月底至今,網聯試運行已經超4個月。今年6月末,網聯平臺正式啟動業務切量。截至6月30日,在支付機構接入方面,已有財付通、網銀線上、快錢、支付寶、平安付等機構完成接入。

包括央行清算總中心、財付通、支付寶、銀聯商務等在內的45家機構於7月28日簽署了《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設立協議書》,擬共同發起設立網聯。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註冊資金20億元,央行下屬7家單位目前持有網聯37%股份,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清算中中心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財付通和支付寶均持股9.61%。

上周《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明確了時間表,即2018年6月30日,所有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這意味著目前協力廠商支付的直連模式即將結束。

網聯平臺在不直接對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並且不碰觸資金的情況下,通過統籌銀行和協力廠商金融機構,間接為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服務。網聯平臺可掌握具體商品交易資訊和資金流向,防範洗錢、挪用備付金等行為,其建立也對協力廠商支付行業的風險進行了有效管控。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於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不過,網聯上線後仍面臨快速增長的線上支付輸送量的現實考驗。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長什麼樣子?

近日,網聯的股東明細終於面世。

8月2日,包括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財付通、支付寶、銀聯商務等在內的45家機構和公司簽署的《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設立協議書》被曝光。網聯註冊資本為人民幣20億元整,協議各方均以貨幣出資,出資額分3期繳納,出資比例分別為50%、30%和20%。

股東方的明確和組織架構的正式落地讓網聯成為線上清算中心的設想真正成為了一個定局。

和此前版本不同的是,支付寶、財付通兩大市場巨頭在此間並非佔據主導地位,包括央行清算總中心、上海清算所、黃金交易所等在內的央行下屬7家單位共同出資7.6億占股比例達到37%,央行系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股東,備受業內關注的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持股9.61%。

尷尬的銀聯

網聯的出現,相當於央行給銀聯生了一個弟弟。

網聯的功能和銀聯非常相像。

2002年,為解決全國銀行卡聯網通用的問題,央行牽頭成立了中國銀聯,全國銀行卡資訊交換總中心和上海、廣州、深圳等18個城市有當地的“金卡”中心全部劃歸中國銀聯運營。

據報導,接近央行人士坦言,網聯的籌建其實也有著重複投入的顧慮。“然而,且不論支付寶和銀聯的恩怨糾葛,從眼下的競爭態勢而言,支付寶已經在實際意義上承擔了最大的線上支付清算功能。從交易筆數來看支付寶已經超過了銀聯,讓支付寶接入銀聯系統的想法不是沒有動議過,但是支付寶基本不可能接受。”

上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某種程度上來講,銀聯也希望承接協力廠商支付和銀行之間的轉接工作。但銀聯一直作為央行的‘親生子’飽受詬病,與支付寶這樣的行業巨頭又存在比較深的糾葛,相關工作很難推進。支付清算協會是中立機構,由它來牽頭再組一個機構,合情合理。”

對比中國銀聯設立之初,銀聯籌建的時候是由央行牽頭設立了銀聯籌委會等部門負責相關工作,最終88家銀行共同發起設立,各家金融機構無論規模大小在最後形成的股權架構中股權比例都十分接近。

網聯的橫空出世,對於曾經清算市場的唯一的參與者銀聯而言,都是值得警惕的對手。

各方影響如何?

(1)用戶:網聯的設立,不會改變使用者對協力廠商支付服務的使用方法。若系統設計得當,性能良好,則也不會影響用戶體驗。

(2)支付公司:後臺清算體系變更,但不影響業務,也不影響沉澱資金(虛擬帳戶餘額),而對銀行的議價地位下降。央行能夠更加高效地監測支付公司的業務,及時遏制違規行為,有望使整體行業更加規範有序。借助清理整頓互金的時機,某些業務不規範的害群之馬可能會被加速清理,行業氣象為之一新。

(3)銀行:在原來的交易模式下,遺失了使用者的交易資訊,不利於資料的二次應用和開發。現在交易資訊可由網聯獲取,但銀行能不能與網聯合作得到資料,尚不得而知。由於網聯由央行主管,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若此,則支付公司帶給銀行的一大心病(交易資訊遺失),得到解決。

(4)銀聯:意味著長久以來想把銀行卡網上交易的清算也收歸旗下的努力,宣告失敗……當然,這也意味著,網聯的網上交易與銀聯在銀行卡線下交易的跨行轉接,並無重疊,形成了劃江而治格局。銀聯的心情,可能與最近父母剛生二胎的長子那樣……

(5)央媽:則如前所述,力推正接模式,以便履行其各項金融工作。

銀行和央行所看到的,只是兩筆同行轉帳業務,類似於從支付寶帳戶提現,或向支付寶帳戶充值,銀行和央行根本無從辨別,這是一筆跨行匯款。這大大提升了反洗錢等監管的難度,也加大了央行掌握資金流動性的難度。

總之,“反接”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具體交易資訊,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給反洗錢、金融監管、貨幣政策調節、金融資料分析等央行的各項金融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不僅如此,這一模式也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洗錢、套現獲利、盜取資金的溫床。

雖然此前央行一直在加大對協力廠商支付公司的監管,但這種反接清算模式一直屢禁不絕。由於支付公司的使用場景主要集中在互聯網支付、手機互聯網支付等小額領域,潛在風險並不可怕。但隨著支付公司開始進軍線下支付(O2O)市場,虛擬帳戶的使用場景大幅擴大,風險問題漸漸地不能回避了。

央媽最終祭出網聯大殺器,杜絕反接模式的時刻,央媽的最終目標,是把清算系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履行她的各項金融職責。

央行這政策,有四個意思:

第一,“央媽”給銀聯生了個小弟弟,名叫“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銀聯吃獨食的時代終結了。

也就是說,一直覬覦協力廠商支付的銀聯,徹底歇菜。以後協力廠商支付的事情,由網聯來負責(銀聯只占網聯1.55%的股權)。而銀聯在其核心業務——銀行卡清算業務上,正面臨著“國門全面打開”,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的全面殺入。

所以,銀聯有理由痛哭一場:昔日獨享蛋糕的時代終結了,洋鬼子來了,協力廠商支付也“侯門一入深似海”了。

第二,從業務管理的角度,央行把協力廠商支付“收編了”,支付寶和財付通的超級金融夢想,遭遇到了天花板。

可以看出,第一大股東就是央行;第二大股東(梧桐樹)是外管局的投資平臺,常常在股市裡翻雨覆雨的國家隊成員,可以理解為央行的“孫公司”;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大股東,也都是“央行的人”。

對於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來說,在“收編”的同時苦樂不均。財付通獲得了跟支付寶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友軍京東也躋身第五大股東。相比之下,馬雲會不會感到不爽?

第三,央行通過組建網聯,把對協力廠商支付的控制權牢牢抓在手中。

以前,由於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直接跟各銀行對接,就出現了客戶交易央行無法監管的情況。

這很好理解:比如你使用支付寶,從自己的建行帳戶向朋友的農行帳戶轉帳。如果是傳統的銀行卡匯款,這筆錢從建行出來,進入銀聯的清算系統,然後到達農行。

但在協力廠商支付出現之後,不是這樣完成的。你通過支付寶從建行轉出的錢,進入了支付寶建行帳戶;然後,支付寶從自己的農行帳戶,給你的朋友打了一筆相同金額的錢。這樣,除了支付寶,沒有一個仲介機構、監管機構可以看到這筆交易。這是最令央行不安的,因為央行無法監管。

所以,網聯平臺是央行強加給協力廠商支付的一個仲介機構。有人說,網路時代是“去仲介化”的,但由於“去仲介”的同時完成了“去監管”,所以政府不會答應。網聯就是這樣誕生的。

支付寶的被監管的命運

馬雲在創立支付寶之初,曾找銀行尋求合作,但是那時候的銀行認為馬雲的想法可以說是“太天真”根本就不切實際,從而不願和支付寶合作,但現在的支付寶已經發展成為了國內的國際企業!已經不再需要銀行的合作。

那時候支付寶與銀行之間的矛盾並不深,但是從支付寶推出餘額寶之後,情況就變了。

餘額寶的利息並不算特別多,很多時候就只有4%左右,但相比銀行不到2%的活期利息,大家肯定更傾向於餘額寶。不少人直接就將每個月的工資存在餘額寶,這樣一來,銀行的肉等於被馬雲搶了,銀行花了大筆的人力財力爭取來的客戶,竟然被支付寶一夜間挖走一大塊! 而且銀行客源還在持續的向支付寶流失!

當各大銀行回過神來,紛紛開發自己的APP,並邀請了移動、聯通、電信這三大運營商夾擊支付寶,而支付寶竟然憑藉強大的人氣與技術實力,已經幾乎無法撼動它的地位了。

伴隨著電腦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深入應用,支付寶已經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各大城市的地鐵、火車站、飛機場,支付寶逐漸成為人們購票通行的必備工具。在國際海外市場,支付寶也日益成為人們首選的移動支付方式。

這幾年,從體現收取手續費,到快捷支付限額,銀行正在一步步封殺支付寶,雖然銀行打壓支付寶的勢頭洶洶,但可以斷言的是支付寶市場地位未來3年是無法被撼動的,哪怕銀行以及銀聯聯合蘋果、三星、移動、聯通、電信等等也無法改變局面!

專為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服務的支付清算平臺——網聯,即將取代協力廠商支付行業的直連模式。央行近日下發的檔明確,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務遷移的相關準備工作,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設立網聯凸顯出監管部門加強對協力廠商支付機構資金流向等監管的決心。

迅猛發展的中國協力廠商支付市場,目前使用者量和交易規模均為世界第一。而此前,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繞開銀聯,形成了直連銀行的現有模式。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具體交易資訊,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也給反洗錢、金融監管、貨幣政策調節、金融資料分析等央行的各項金融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為此,央行設立了網聯即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臺,網聯模式在國際範圍內並無先例。從今年3月底至今,網聯試運行已經超4個月。今年6月末,網聯平臺正式啟動業務切量。截至6月30日,在支付機構接入方面,已有財付通、網銀線上、快錢、支付寶、平安付等機構完成接入。

包括央行清算總中心、財付通、支付寶、銀聯商務等在內的45家機構於7月28日簽署了《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設立協議書》,擬共同發起設立網聯。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註冊資金20億元,央行下屬7家單位目前持有網聯37%股份,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清算中中心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財付通和支付寶均持股9.61%。

上周《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明確了時間表,即2018年6月30日,所有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這意味著目前協力廠商支付的直連模式即將結束。

網聯平臺在不直接對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並且不碰觸資金的情況下,通過統籌銀行和協力廠商金融機構,間接為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服務。網聯平臺可掌握具體商品交易資訊和資金流向,防範洗錢、挪用備付金等行為,其建立也對協力廠商支付行業的風險進行了有效管控。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於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不過,網聯上線後仍面臨快速增長的線上支付輸送量的現實考驗。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長什麼樣子?

近日,網聯的股東明細終於面世。

8月2日,包括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財付通、支付寶、銀聯商務等在內的45家機構和公司簽署的《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設立協議書》被曝光。網聯註冊資本為人民幣20億元整,協議各方均以貨幣出資,出資額分3期繳納,出資比例分別為50%、30%和20%。

股東方的明確和組織架構的正式落地讓網聯成為線上清算中心的設想真正成為了一個定局。

和此前版本不同的是,支付寶、財付通兩大市場巨頭在此間並非佔據主導地位,包括央行清算總中心、上海清算所、黃金交易所等在內的央行下屬7家單位共同出資7.6億占股比例達到37%,央行系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股東,備受業內關注的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持股9.61%。

尷尬的銀聯

網聯的出現,相當於央行給銀聯生了一個弟弟。

網聯的功能和銀聯非常相像。

2002年,為解決全國銀行卡聯網通用的問題,央行牽頭成立了中國銀聯,全國銀行卡資訊交換總中心和上海、廣州、深圳等18個城市有當地的“金卡”中心全部劃歸中國銀聯運營。

據報導,接近央行人士坦言,網聯的籌建其實也有著重複投入的顧慮。“然而,且不論支付寶和銀聯的恩怨糾葛,從眼下的競爭態勢而言,支付寶已經在實際意義上承擔了最大的線上支付清算功能。從交易筆數來看支付寶已經超過了銀聯,讓支付寶接入銀聯系統的想法不是沒有動議過,但是支付寶基本不可能接受。”

上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某種程度上來講,銀聯也希望承接協力廠商支付和銀行之間的轉接工作。但銀聯一直作為央行的‘親生子’飽受詬病,與支付寶這樣的行業巨頭又存在比較深的糾葛,相關工作很難推進。支付清算協會是中立機構,由它來牽頭再組一個機構,合情合理。”

對比中國銀聯設立之初,銀聯籌建的時候是由央行牽頭設立了銀聯籌委會等部門負責相關工作,最終88家銀行共同發起設立,各家金融機構無論規模大小在最後形成的股權架構中股權比例都十分接近。

網聯的橫空出世,對於曾經清算市場的唯一的參與者銀聯而言,都是值得警惕的對手。

各方影響如何?

(1)用戶:網聯的設立,不會改變使用者對協力廠商支付服務的使用方法。若系統設計得當,性能良好,則也不會影響用戶體驗。

(2)支付公司:後臺清算體系變更,但不影響業務,也不影響沉澱資金(虛擬帳戶餘額),而對銀行的議價地位下降。央行能夠更加高效地監測支付公司的業務,及時遏制違規行為,有望使整體行業更加規範有序。借助清理整頓互金的時機,某些業務不規範的害群之馬可能會被加速清理,行業氣象為之一新。

(3)銀行:在原來的交易模式下,遺失了使用者的交易資訊,不利於資料的二次應用和開發。現在交易資訊可由網聯獲取,但銀行能不能與網聯合作得到資料,尚不得而知。由於網聯由央行主管,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若此,則支付公司帶給銀行的一大心病(交易資訊遺失),得到解決。

(4)銀聯:意味著長久以來想把銀行卡網上交易的清算也收歸旗下的努力,宣告失敗……當然,這也意味著,網聯的網上交易與銀聯在銀行卡線下交易的跨行轉接,並無重疊,形成了劃江而治格局。銀聯的心情,可能與最近父母剛生二胎的長子那樣……

(5)央媽:則如前所述,力推正接模式,以便履行其各項金融工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